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真的是终其一生吗?
虽然坚强的人可能会走出童年的阴影,但缺爱,缺少安全感的童年对人性格的影响确实存在,而且想要走出来,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如何培养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让孩子学会爱与被爱,是比学习还重要的能力,是幸福的能力。《童年不缺爱》正是介绍培养孩子爱的能力的实用方法。
作者心心妈,原名项目,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也是一位全职五年的妈妈,这本书细致阐述了日常培养孩子中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也分享了很多有趣的游戏以及具体的实例,推荐给养育孩子的父母阅读。
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只是因为希望被“看见”
明明放学回到家就不高兴,踢门进去后,委屈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扔玩具,正好被下班回家的爸爸看见,爸爸批头就骂明明:“你这孩子,发什么脾气?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
明明听到爸爸的责备,越发委屈,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妈从厨房出来,抱着明明问:“明明今天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吗?说给妈妈听听吧。
明明告诉妈妈,在学校里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说他弄坏了玩具,老师也不肯听他解释,不是他弄坏的,没人相信他,他很生气。明明说出来之后,妈妈表示相信他,他很快又高兴地玩了起来。
孩子通过负面行为这个表象,是想要我们看到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这个时候询问和倾听就能让我们真正”看见孩子“走进孩子。
孩子爱说话,家长担心孩子不善于思考;孩子不爱说话,家长担心孩子内向,影响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孩子太活泼,家长又担心孩子会不会是多动症。如此不一而足的担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作为家长我们只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让孩子有自信接纳自己,客观地欣赏自己,这将是孩子将来发展的一笔财富。
父母不做繁忙的救火队员,主动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联结,花心思表达对孩子的爱
如果表达方式不对,我们永远理解不了孩子,也永远走不进孩子的心里。我们该如何关注亲子联结,滋养亲子关系呢?
关注生活中孩子需要联结的时刻,在孩子需要时,适时告诉他,你永远在他身边支持他。联结是安全依恋的基础,孩子安全依恋模式形成,他将来与朋友,与伴侣的关系也更顺利。这将惠及孩子一生的幸福。
要学会向孩子表达爱。被爱填满的孩子,内心也是充盈,踏实的。
活在当下,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
延迟满足也要有度,过度的匮乏感会让孩子自卑,更重要的是欲求不满的人才会贪心,当孩子吃饱了,穿暖了,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之后,他们便无须依赖物质满足带来的安全感,进而学会如何克己。
孩子需要简单,真实的生活,需要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生活的美。
游戏是一种更有效的语言,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游戏的沟通比语言的沟通更有效。
借助游戏帮助孩子表达:孩子上幼儿园时,回家你问他在学校吃了什么,老师讲了什么,孩子可能还讲不清楚,你如果和孩子玩游戏,让他扮演老师,他就会把学校的生活表演出来。
借助游戏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人都不喜欢讲大道理,孩子更不例外,家长可以把要告诉孩子的道理通过游戏表演出来,孩子自己会悟出来道理,这比我们苦口婆心讲出来的道理有用,深刻的多。
父母多陪孩子玩游戏,还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一方面,玩游戏可以促进孩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分泌,让孩子脑内神经元生长更迅速;另一方面,玩游戏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快乐果汁”,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安全感。
游戏的好处那么多,效果如此明显,如何设计适合自己孩子的游戏呢?
1.保持轻松的心态,游戏就是要有趣,放松的,远离平时那些控制的言语;
2.充分发挥想象力,孩子是天生的游戏家,不要拘泥于形式,让孩子自己去发挥更有趣;
3.夸张的表演,让孩子笑出声来‘
4.遵守孩子的规则,游戏是孩子的世界,进入他的地牌,我们要听他的安排。
5.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会处理情绪问题。
别让自己因为情绪失控伤害孩子
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橘子的孩子最近上幼儿园,分离焦虑很严重,每天早上都精疲力尽,这天她爆发了,对着孩子吼道:"每天早上都这样,你看别的小孩都不哭,你又不是第一次上学,哭什么哭?“ 经过作者的提示,橘子意识到她是因为自己不被孩子爸爸理解进而情绪失控,又把这坏情绪宣泄给了不懂事的孩子身上。
孩子长大后,我们只是再也掌控不了他,于是我们用成人的特权压制孩子,其实我们只是借机释放我们的无力感和对孩子失去控制的恐惧。
如同接纳孩子的情绪一样,我们也要接纳自己的坏情绪,并有意识地做好情绪分离。
教育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要和爸爸配合好,也要与长辈沟通好。
教育孩子只有妈妈一个人是不够的,妈妈要积极用好爸爸这个合伙人,不要大包大揽,爸爸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妈妈替代不了的。
家里爷爷奶奶对孩子都是溺爱的,但长辈又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合伙人,我们要善于处理和长辈之间的关系。在一些教育理念上有冲突,但不要激化冲突,长辈对孩子的爱是最深切的,就算偶尔教育方式方法不对,有爱在,效果也不会差到哪去。很多时候人都是陷在自己的执念中。
珍惜每一次和孩子的相处,做孩子身后那个坚强的依靠,无条件理解孩子。
用爱滋养孩子,孩子的内心被爱充盈,他就有了爱和被爱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孩子离开我们独行于世界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