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生命叙事

                          平庸生活里的心灵驿站

    2021年对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工作和个人生活方向都有重大调整。

      工作方向:去年九月我校七年级新招收了一届信息化技术班,主要是与北京101教育合作,用他们的课件,教学资源和平台进行教学,我以前在私立学校教过这种信息化班级,那一年教学的班级,学生是经过初步筛选的,没有拔尖学生也没学困生,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也很守纪律,教学效果比较好。后来由于政策原因,我们又被调回公办学校。现在的学校以前没有办过信息化技术班,第一年办时人选都是学校挑的,听说有的老师并不想代信息化班,是学校硬安排带的。我想自己有过教信息化技术班的经验,那样的班级一般学生人数少,家长又重视,不愁教不好,我可以主动申请带下一届信息化技术班,正好补了以前没能将信息化班带下去的遗憾。

      2020年九月,我如愿带七年级信息化技术班。经过半学期的教学,我才真正明白此信息化班没人愿带的原因。在公办学校里,愿意出高价进信息化技术班的学生,大多是家长没时间和精力管孩子学习,只想出高价让孩子进人数少的信息化班,接受所谓的优质教育。而班里的学生呢,大多数是对玩平板和手机感兴趣,对学习内容不太上心的。由于合作方只负责提供101教学资源,对老师的培训也不太多,评价标准仍以成绩为主,而且比普通班级要求更高。结果是一学期下来,除班主任所带科目成绩稍领先点,其余任课老师的教学成绩都达不到合格标准,甚至连普通平行班也不如。作为任课老师失败感之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我想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成绩也不里一天可以提高的,只要尽力干不出意外,学生能略有进步,也算是我们任科老师尽力了。万没想到,2021年上半年,我所在信息化班里接连出了两件大事,让我深感教学此类班级的任务之巨,风险之大。

        一件事是一女生因英语作业没做被老师严厉批评,该生欲跳楼被救下。该生来自特殊家庭,缺少关爱,又遇老师不了解情况,教育缺乏耐心,差点出事。另一件事是我经历的,复习课上我抽查提问学生,一学生没回答出问题,站一会儿后,发病口不能言。这两件事我都有详细的回顾与反思,此处不再赘述。经这两件事后,我深切认识到,如今学情的复杂,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理念,管理方式,教育方法也有待提升。工作需更加深入细致,对学生的了解也要更多更全面,班主任与家长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也要加强,任何一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酿成教育事故。“

      原计划最理想的状态是能跟着信息班完整的带一届学生,后来因为个人原因和班级调整,这个计划取消了。具体情况是:信息班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校决定将两个信息化班中个别优秀学生抽出,剩下的学生打散重组班级。“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既然不能保证教好,不如让贤。自家孩子秋季小升初,我决定再带一届七年级。

        从教学方面来说,教信息化班级主要是用的是101平台上提供的课件和资料,个人根据教学实际也改了一部分课件保留下来,结果今年用时才发现,由于白板系统的不兼容,编辑格式的不统一,101课件部分内容在新的白板中无法显示。总之,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是无法直接拿来就用的。过去偷的懒已成为今天前进的绊脚石。

    对我来说,  信息化班级教学的一年从个人成长来说是失败的。从教学体验来说,增加了阅历,多看了一些名师分层教学的课例而已。至此,我与101信息教育的缘分就像一场美丽的邂逅,高期待进入,低姿态的退出。

      2021上半年唯一值得纪念的是,我跟着“南明教育”完成了《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跟着刘丽赏老师共读了几本书:《夏洛的网》、《绿野仙踪》、《特别的女生撒哈拉》、巜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为什么女巫一定得死》、巜神话的力量》、《流浪地球》。共读的每一本书我都按要求完成了作业,期末大作业也顺利完成。老师讲的共读分享课我也听了,虽然发言并不积极,但都参予了。通过共读,才发现自己为什么读过的书看时激动,过后收获很少。其实我并没有深入阅读,没有对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也没有整合归纳过,更没有以一本书为核心去深入研究过某一个问题,总之,缺乏了思考,读的又不太多,勤奋度也不够。读课外书的目的性也不是很强,随性又没有明确目标,所以收获了了。也因为共读,有老师引领,有积极的同行带动,所以我决定找一个类似的平台继续深入学习。

        在“南明教育”里我2020--2021学年参加的还有《故事写作》课程,是袁勇贤老师主持的。当初报名参加课程的原因是冲是“写作”二字去的,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写作能力不足,想锻炼提升一点。参加课程实验后发现袁老师对课程的设计是:想带着大家学习用小小说的的写作模型进行故事创作,2020年共设计了8次课,教师和学生各4次。从老师们的创作来看,写作的并不是很成功,大家普遍缺少小小说的创作能力,学生作品中每次能完全符合要求也不多。2021上期,老师改变了思路,要求师生同题写中考作文,共训练了3次,我跟着完成了2次,由于努力不够,收获也就一般。

      跟着“南明教育”学了近5年,共学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人间词话》、《人是如何思维的》、《阅读教学设计》、《电影课程》、《教育写作》、《整本书阅读》,除哲学课程没过关外,其余几门课程都合格了。虽有不舍,但觉得自己创新能力不足,精力有限,每一门功课都学得不够深,有些科目如《阅读教学设计》、《深度语文》想跟着老师学,导师由于精力有限,又没有继续开设那门课了。我不是南明联盟学校老师,也没有很好的将所学知识与所教课程融合在一起,把知识变成可视化的能力,我也不太适合这种正在研发中的课程,所以我决定2021年6月退出“南明教育”的学习。

        “南明教育”的学习经历,让我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眼界,知道了有那么多同行在朝梦想的方向执着的努力着,不懈的追求着,创造着。他们像高山流云,让我倾慕,心生向往。我辈如草芥,跟不上流云的脚步,只能立足眼前,扎跟脚下。作为从农村艰难进城的我来说,先跟上同行的步伐,再跳出自己的节拍会更实际一些。

      过去的我很多工作都是机械性重复,按部就搬地做,有时想自我突破与改变一些,一时又不知从何下手,落后的地方太多了。身边的同事也不乏有先进的,优秀的典型。但大多数是仅限于善于管理学生,要求严格,成绩好而已。真正善教善学,能讲会写的老师寥寥无几。我的个人成长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摸索前进。因为关注李镇西老师的公众号,我知道了“新教育”,初步了解了“新教育”的理念。看了几位榜样教师的成长经历后,我决定加入“新教育”大家庭。

      之前曾看过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也关注过他的公众号,所以当加入“新教育”看到有李老师开设的《教育写作》课程后,我报名加入了。也陆续买了李老师的几本书《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恕我直言》、《教有所思》,起初看得是很有感悟的,也激起了我对教育的热情,对往事的回忆与反思。我觉得自己应能完成每月2篇习作,认真听课的底线要求。可真正实际行动起来,我才真正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与最大缺点是:知行不能合一,行动撑不住想法。

      8月没有开始打卡时,我写了两篇随笔反思上半年班级事故的前因后果。9月份,因疫情开学推迟了半个月,我熬夜写了3篇文章,2篇符合要求,1篇字数不足。10月写了2篇关于自家孩子上学与教育问题的随笔,符合要求,还有1篇被推荐为精华。11月提交了两篇,字数都够了,有教学反思和听课反思,点评都是赞扬的话,不知为何最后总评中显示只有1篇合格。12月由于家庭琐事缠身,没精力和心情听课写作,只写了1篇,开始想着把之前假期写好的文章复制粘贴放到小打卡上当作业交,后来又放弃了。我想还是如实反映自己的学习状况吧,不必为了形式作假。

        教育写作是我心灵沙漠中的一块绿地,纯净而唯美,我不能自己践踏她。反正“教育写作”是为自己而写,我也不必为了拿文凭而功利的学习。不过关就是警醒和提示,我可以选择一路向前,奋起直追;也可选择拒绝成长,黯然退出;还可以选择安于现状,随性而为。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最终走向哪里,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全在于思想和选择的方向。现在我明白为什么《苏菲的世界》这门哲学课我没有通过。“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基本的哲学问题我没有弄清楚,无论怎外界条件好坏,我都达不到理想的境界。正如我的理想很平庸一样,目前我不敢也不奢求更没强烈的欲望成为一位名师。哪怕是现实给了我机会,我也不一定抓的住。扪心自问我已被现实同化了,只剩一口气在这理想的网络世界里硬撑着,苟延残喘,不甘心早早离去而已。

        就从生活中先解剖自己吧。这半年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因为家庭条件所限,也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我们一直是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如今,大宝上初中二宝上幼儿园,为了工作方便,也为了节省接送时间,更为了体验小家庭生活的自由,不想过度依赖老人和因孩子教育问题产生太多矛盾,我想搬到学校附近住。可孩爸工作忙,不喜欢干家务,也不愿离开老人独自生活,我们产生了分歧闹意见。斗争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最终达成的共识是我在学校附近租房以带女儿为主,二宝放学后我和他爸轮流照顾,都忙时交给奶奶带一会儿。因老人不识字不能陪孩子读书讲故事,最后老人每周抽空来我干家务,两个孩子仍以我带为主。以前我是只管工作和带孩子,家务事很少操心,单过后,工作生活两头忙,一时间有些跟不上了。过去在生活上落下的功课都补上了。虽然辛苦了很多,但我觉得自己当家做主还是有很多快乐的,起码教育孩子时不必再照顾老人情绪,衣食寝居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安排,做饭收拾房间还能锻炼身体,增强统筹能力。住的离工作单位近,每天接送孩子来回节省的2个小时时间用来干家务足够了。起初,我觉得工作生活两不误,挺滋润的。还曾有过在工作上更进一步努力的想法。机遇是,我校有一位省级名班主任建了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已运行了一年。“工作室”正缺一个会写作又会电脑编辑的老师帮忙,我想这是个锻炼自己写作能力的好机会,可以一试。正犹豫要不要去报名时,我知道了一个消息,正是这个消息影响了我的决定,三思后我决定暂时放弃这个机会。

        这个消息是:工作室的上一位编辑不幸得了癌症,才空出这个工作岗位的。癌症在如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为什么会让我听了消息后害怕呢?最主要的是生病的人让我痛惜。她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让我再次反思:应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我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刚30出头,参工作不满5年,英语专业,因工作责任心强,能力出众,被学校委以重任。前几年一直带九年级双班,教学成绩优异,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她为了工作,结婚之初没急着要孩子。我校办首届101信息班时,她又被选为“种子教师”,曾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信息化技术教学大赛”获一等奖,破格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因其信息技术熟练,又被选为“名办主任工作室”编辑。可能是她天生体质弱,工作又太拼,经常熬夜,她的生活方面很不顺。先是怀孕失败做手术,今年竟又查出患乳腺癌,癌症手术后回家康复治疗,又不幸出了车祸,听说是撞到了后脑,以后能不能完全恢复很难说。同事们谈到她的不幸遭遇时,既为她难过担忧,又不免感伤自己。从她的工作劲头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一味干工作,不懂照顾自己。一旦生病离开工作岗位,才发现单位里少了谁都没太大影响,就像人们常说的“地球少了谁都照样转。”可是从家庭的角度,个人的角度来看,没有了健康,家是残缺的不幸的,个人的追求奋斗还有多少价值意义呢?虽说,她这样的例子少有,她生病和出车祸与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心里还是有个“梗”,有点忌讳的感觉。觉得她的遭遇就像个警钟,在提醒我们什么。反思良久,我觉得自己想要的太多了,我是贪心的,既想要工作优秀,还要家庭幸福;既不想太忙太累,还想收获满满。理智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我也能奢求自己被上天格外眷顾。如果工作和家庭不能兼顾时,我肯定首选家庭。如果在事业与健康中选一个,我毫不迟疑的选健康。我承认自己是胆小怯懦的,瞻前顾后的,意志不坚定的人。遇到抉择时,总是优柔寡断,保守退缩,给自己找名种理由。平时的阅读学习,我只能等到孩子睡后,才有那么1个小时左右的自由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再干一份经常熬夜加班用眼的工作,我的精力是不够的。思虑再三后,我放弃了这个提升工作能力的机会。维系眼下生活的幸福与内心的平衡对我来说比较迫切,这也是我一直平庸不前的主要原因吧。

      或许,上天也在考验我。12月份,我家老人因骨折不能动,家里宁静的生活被打乱了节奏。先是二宝放学后,没人照顾。我和孩爸要照顾老人的衣食起居。每天单位家里两边跑,掐着时间接送孩子干家务。接着,二宝因肺炎又得住院。单位体检时我也几项指标异常,提示要进一步深入检查。组内也有一位年纪相仿,经历类似的姐妹病情严重。她当即请假做了手术,现在还在化疗。她的课大家轮流带了一阵。一时间,对健康的追求,家庭的守护,是组内的共识,单位热议的话题。原计划放寒假时再出去体检的,因为疫情原因,提前放假又出不去了。我决定还是先按本地医生的建议边治疗边观察。自省自查,我缺乏锻炼,亚健康。健康问题是我目前必需重视的。

      2021年末,有一个意外的惊喜是,我在百度文库的知识店铺竟有了一点小小的收入。那个知识店铺是我两年前上空中课堂时,一位助教老师教我开通的,当时只当是新鲜事物体验一下,并没有对平台的收入有什么期待,只想着可以多一个平台储存自己平时整理和独自创作的课件,等自己需要用时还可以凭借VIP会员的身份免费使用别人的资源。就那么着,一点点的积累,聚少成多,有了一点点“睡后收入“。相对很多大咖来说,真的是不值一提的事,还不够别人喝杯茶打一圈麻将的收入。对我而言,确是莫大的鼓励,是我过去努力付出的见证,是对原创的认可,是知识价值的体现。就初生的婴儿,再丑再小,当妈的也不会嫌弃,会尽心尽力的呵护这婴孩成长。

    寒假又逢疫情,各地管控的都很严。照顾老人孩子,陪娃读书学习又成了我的每日必修课。网购的书籍正在路上,继续跟着“新教育“学习,尽量让平庸的生活多一抹亮色,给贫瘠的大脑充充电,在心灵沙漠找一处停歇的驿站,但愿瘦弱的种子能穿越岁月的风沙在合适的时机发芽长大……


          2022年1月14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年度生命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