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八年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还能苦撑150年之久?

正所谓“破家值万贯”,唐朝的盛世巅峰的高度太高了,即使是自由落体的往下掉,也得有段时间了,“安史之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并不足以让唐朝迅速灭亡。

大唐王朝是我国古代的巅峰,从公元618年李渊建国,到907年朱温篡唐,算上中间武则天的武周时期,共计历时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的鼎盛时期,是在从唐太宗“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开元盛世”的这百余年里,“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

很多人可能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剩半条命了,就是吊着半口气咽不下去,苦苦支撑着。

其实不然,“安史之乱”后很长一段时期,唐朝的疆域和发展,都要强过北宋王朝的,如果说唐朝是苦苦支持,那宋朝从诞生之日,就只有半口气了!

“安史之乱”唐王朝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有三个: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吐蕃威胁,但是从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来看,这三个问题只能导致唐朝衰落,却不能使王朝灭亡,唐朝灭亡归根结底仍然是农民起义。

强势的宦官,在几代明君面前,无法毁坏王朝的根基

“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唐朝就出现了政权争夺的情况,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称帝继位,尊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

唐肃宗继位以后,开始重用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不仅将朝廷辛辛苦苦从边军中抽调组建的精锐禁军神策军,交给宦官掌管,甚至一度由宦官统领各镇节度使,自此宦官掌握了朝廷的生杀大权,专权控制朝政。

朝廷内部虽然有宦官掌握兵权,不断干政,但是从唐肃宗李亨开始,唐朝的数代君王,也都并非等闲之辈,甚至出现了几次中兴的局面。

公元805年,“安史之乱”将近五十年后,唐宪宗李纯继位,李纯是一位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皇帝,重用李绛、裴度等贤臣为宰相,使唐朝国力迅速恢复,出现了“元和中兴”的局面。

继位之初,就遇上了西川节度使刘辟的叛乱,李纯果断发兵,以神策卫兵马进行平叛,叛军屡战屡败,刘辟被俘虏,在长安斩首示众。

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密不报丧,私自掌控淮西兵权,李纯派遣裴度率军平叛,在随邓节度使李愬的配合下,一举攻破蔡州,擒获叛乱的吴元济,平定淮西。

元和十三年,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叛乱,唐宪宗迅速发兵将其平定。在李纯平定藩镇叛乱的胜利之下,宣武、魏博等镇节度使纷纷入朝进攻,唐朝出现一段王朝稳固的安定景象。

唐宪宗之后,唐朝又陷入了一段时期的朝政混乱时期,知道公元840年,唐文宗去世后,在宦官仇士良的支持下,唐武宗李炎继位。

唐武宗继位后,重用李德裕为宰相,对朝廷出现的弊政进行一系列改革。在经济上,唐武宗禁止官吏滥放高利贷,整顿吏治,使当时的人口数量出现了显著增长。

会昌三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想要承袭节度使的位置,朝廷没有答应,刘稹起兵叛乱,唐武宗在宰相李德裕的坚决支持下,一举平定泽州、潞州等地的叛乱。

会昌四年,唐军联合黠戛斯部骑兵,在回鹘乌介可汗南下侵扰唐朝边境时,一举将其击败。不久南诏、契丹、室韦、渤海、牂牁、昆明等国派遣使者入朝进贡,唐朝出现了“会昌中兴”的短暂繁荣。

唐武宗死后,宦官势力拥立李忱继位,是为唐宣宗,唐宣宗继位之后励精图治,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选拔人才。

唐宣宗时期,唐军联合回鹘等部,击败吐蕃,收复河西地区,解除了唐朝西面的威胁,一举将吐蕃势力驱逐到了岭南,吐蕃从此衰败。

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国势有所起色,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定富裕,这一时期唐朝出现了最后一个中兴局面,史称“大中之治”。

唐朝从“安史之乱”后,就这样不断在混乱和治世中经历了一百多年,就像铸剑一样,每一把长剑都不是笔直的,剑身会有一些微小的凹凸,这样才能够让长剑有韧性,可以铸造的更长,这可能就是唐朝从鼎盛衰落之后,又延续一百五十多年的原因吧!

藩镇虽然割据,但是天下藩镇林立,可以世袭独立的藩镇并不多

唐朝的藩镇割据,是因唐玄宗时期的节度使制度,唐朝强盛时期,中央朝廷控制着全国最强大的军队以及最丰富的财政资源,各藩镇不敢造次。

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从鼎盛时期,开始有了下滑的趋势,对外战争频繁发生,而且也经常吃败仗,唐玄宗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对外战争形势,一改之前节度使和采访使分管军政的制度,由藩镇节度使统管军政大权。

“安史之乱”的爆发,严重削弱了中央朝廷的权威,朝廷极度依赖各藩镇的精锐军队,尤其是朔方军,才得以平定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因此“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急剧膨胀,朝廷难以压制。

唐德宗继位没多久,魏博、成德两镇原节度使田承嗣、李宝臣去世,田悦和李惟岳要求世袭节度使之职,唐德宗拒绝他们的要求,于是田悦、李惟岳联合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发动叛乱。

唐德宗调遣幽州留守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李正己没多久去世,其子李纳统领淄青兵马,但被唐军围困,梁崇义被李希烈击败自杀,李惟岳被部下王武俊杀死,向唐德宗请降,魏博节度使田悦在唐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

这场各藩镇挑战中央朝廷权威的叛乱,眼看就要被平定了,但是唐德宗这时脑子短路了,对朱滔、王武俊的封赏未能令其满意,二人转头开始支持田悦和李纳的叛乱了,四人相互结盟,各自称王对抗朝廷。

唐德宗不得不加封李希烈,期望他能够坚定效忠朝廷,率军平定朱滔、田悦、李纳、王俊武四人的叛乱,但是李希烈阳奉阴违,很快和四人狼狈为奸,自称建兴王,发动叛乱。

面对愈演愈烈的各地叛乱,唐德宗一筹莫展,派出的淮西招讨使李勉、副使哥舒曜与叛军作战一时难以获胜。唐德宗决定征调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军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平定叛乱。

不成想以唐德宗为首的唐朝中央,昏招不断,对泾原平叛将士的犒赏十分吝啬,引起泾原士兵的怨恨,很快发生了“泾原兵变”,叛乱的泾原士兵攻占长安,拥立朱泚为帝。

唐德宗从长安经咸阳逃到了奉天,在唐德宗危在旦夕的时候,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赶到奉天救援,唐德宗才转危为安。

次年唐德宗下罪己诏,不得不赦免李希烈、朱滔、田悦等人的叛乱罪责,但要求各藩镇取消王号,间接承认了藩镇的割据现实。

但德宗之后,经历唐宪宗、唐武宗等帝王的励精图治,对藩镇势力进行压制,大部分藩镇虽然在军政治理上拥有独立权,但是节度使继任人选的任命上,依然掌握在朝廷手中,只有河朔三镇例外。

例如,唐武宗时期,控制泽州、潞州的昭仪镇叛乱,宰相李德裕力主讨伐,曾说:“泽潞事体与河朔三镇不同。河朔习乱已久,人心难化,是故累朝以来,置之度外。泽潞近处心腹,一军素称忠义,尝破走朱滔,擒卢从史。”

唐朝所谓的“河朔三镇”,也称为河北三镇,即为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镇,控制区域基本为现在的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北部地区。

河朔三镇基本就是“安史之乱”的核心区域,唐代宗将安禄山部下的降将李怀仙为范阳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经过唐德宗时期的“奉天之难”后,朝廷基本承认了河朔三镇的割据现实,三镇历任57位节度使,仅4位是朝廷任命的。

唐朝中后期,出现了一批中兴能臣,将唐朝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关于古代的王朝,有一句话总结的非常到位:一个明君加一个名相,这个王朝一定能强盛,一个昏君加一个名相,这个国家可以延续,一个明君加一个奸相,这个国家仍然可以延续,一个昏君加一个奸相,这个国家必然灭亡。

总结出来就是古代王朝,始终存在两个权力的平衡,就是皇权和相权,任何一个权力的坍塌,都不足以迅速导致王朝的灭亡,只有两个都废了,王朝才彻底完蛋了。

唐朝中后期不仅出现了极为有作为的皇帝,更是有一批贤明的宰相,辅助唐朝完成了安史之乱后的续命,为什么说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给唐朝的衰败安装了加速器,可能唐朝会延续得更加久远。

“安史之乱”后,唐朝第一个危机是唐德宗时期的“奉天之难”,“救时宰相”李泌,终于在唐德宗时期熬出了头,入朝拜相,调和将相关系,修整军政,改善唐朝内部财政政策,联合回纥、大食等打击吐蕃,解除吐蕃对关中的威胁。

唐宪宗时期,裴度坚决支持宪宗的削藩主张,因此与武元衡一起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也受伤,裴度亲自率军平定淮西镇吴元济的叛乱,一举震慑河朔等镇,使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自请入朝,收复河北三镇,开创了“元和中兴”的局面。

裴度在唐中期为相二十余年,举荐提拔了大量的能臣,如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臣,都离不开裴度的举荐。

其中李德裕更是唐武宗“会昌中兴”的重要功臣,力主平定昭仪、河东两镇的叛乱。会昌元年,回鹘嗢没斯部请求内附,天德军田牟等人请求乘势进攻回鹘,朝臣纷纷响应,李德裕坚决反对,力主接纳回鹘人。

会昌二年,回鹘乌介可汗要求唐朝送回嗢没斯,并提出过分要求,唐朝拒绝后,回鹘入侵唐朝边境,李德裕提拔猛将一举大破回鹘。

黄巢起义,才是真正打垮唐朝的一场巨变

黄巢之乱历时六年,是唐朝历史上历时最久、范围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是农民起义流动作案的鼻祖,走遍了我国黄河以南的所有省份,一度攻破长安,黄巢在含元殿称帝,迫使逃亡蜀地。

黄巢起义三大影响直接摧毁了唐王朝的根基,其一:黄巢在进攻各地时,时常屠杀各地军民,在长安纵兵屠杀,使长安百姓死者十之八九。

而且在围攻陈州时,为解决军粮问题,纵兵抢夺周围人口,充作军粮,围攻陈州三百多天,吃光了陈州周围的数十万人口,黄巢起义造成唐朝人口伤亡数百万人口,天下人口锐减,唐朝国力彻底衰败。

其二:黄巢起义基本摧毁唐朝中原的禁军系统,黄巢攻入关中时,唐僖宗仓皇南逃,中央朝廷的神策军迅速溃败,一部分精锐战兵被各勤王的反正收编,唐朝中原名存实亡。

其三:黄巢起义造就三个终结唐王朝的藩镇节度使,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宣武节度使朱温,打破了原有的藩镇平衡。

这三个藩镇在黄巢起义中迅速扩大自己的势力,拥有了可以灭亡唐王朝的能力,三个藩镇先后攻伐唐朝中央,朝廷无力平定,只能坐视三镇做大,唐王朝被朱温灭亡。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历八年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还能苦撑15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