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眼里《道德经》97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赏析

通行本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

1、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

2、跨:跃、越过,阔步而行。

3、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跂者不立,

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其唯於道而论之,若却至之行,盛馔之余也。本虽美更可秽也,本虽有功而自伐之,故更为疣赘者也。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未有不能立且行者也,苟以立为未足而加之以跂,以行为未足而加之以跨,未有不丧失其行立者。彼其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亦若是矣。

其可道也,日余食赘行。

譬如饮食,过饱则已,有余则病。譬如四体,过完則已,有赘則累。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帛版

炊者不立,自视(示)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此处(示)是对视的校正,(余)是对食的补充校正。【自】【弗】是补充

另注:牧童所指帛版是指汉墓帛书甲版乙版合本。


通行本与帛版放一起比较,《 》内为通行本

炊者不立,《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视(示)不章,《自是者,不彰》

【自】见者不明,《自见者,不明》

自伐者,《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曰:《其在道也,曰》

“(余)食、赘行。《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物或恶之》

故有欲者【弗】居。《故有道者不处》

区别有两处一是“  炊者不立,《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中炊与企、跨,  一是”故有欲者【弗】居。《故有道者不处》”中道与欲。

延伸了解

炊,解字

《说文》炊,爨也。从火,吹省声。《扬子·方言》爨,齐谓之炊。《公羊传·宣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又《史记·封禅书》先炊之属。《注》正义曰:先炊古炊母之神也。《前汉·郊祀志》作族人炊之属。

又与吹同。《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注》与吹同。详口部吹字注。

姓氏渊源

炊、爨。读音作chuī,亦可读作cuàn

第一个读音的渊源:源于职业,出自远古时期人类敬祀之炊母神,属于以宗教信仰为氏。

炊母神,就是在古代氏族部落中为族人们作饭的女性,是她使大家有可口的饭菜食用,人们因以为“炊母之神”,倍受 族人崇敬和景仰。后有人以炊母神为姓氏,称炊氏,读音作chuī(ㄔㄨㄟ),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读音的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时期爨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爨官,为西周时期在宫廷内为王室成员制膳之士中的灶官,就是俗称的火头倌,专职掌管炊火。

爨,就是今天称作的灶,用于安置无足器皿进行煑食物,“大羹湆在爨”,就是烹煮肉食、肉汤。无足之器皿就称作锅。

查阅得知,炊者两解。一是做饭者亦称灶母,一是爨姓引伸为锅(无足之器皿)。

延伸资料:

1、帛书乃1972~1974年马王堆汉墓(西汉初长沙国丞相之墓)出品。西汉初(公元前206始)

2、河上公在汉文帝期间(约公元前179一163年)

3、张道陵在西汉末年(公元24年后)确切讲在东汉初年。

4、王弼在曹魏晋初期间(公元226———249年)

5、苏辙在北宋(公元1039———1112年)。

依此推,帛版为炊字,王弼版为跂字并延展为企者不立跨者不远,苏辙仍做跂字。因王弼因跂着不立故企者不立而使通行本定型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跂有两解:一是抬起脚后跟站着亦有盼望向往企求之意,一是多出的脚趾亦通岐有分叉之意。

企一解:本意为抬起脚后跟站着今用为盼望向往企求之意。




本章节中部分摘录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即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牧童眼里《道德经》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