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之二:实践知识

二看《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一章的引言有感之二。

阿德勒说“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是实践知识,因为所谓知识也就是源于对错误和谬误的认识;不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自己,谁要是拥有这样的知识,谁就马上懂得实际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实践知识是知识的形式之一,被称为“改造世界的知识",与“认识世界的知识"相对而言。它既是知识又不同于知识,是经验化、个人化的知识。我的理解是好比看着菜谱做菜,程序完全相同,材质也大致相同,但做出来的菜,却因人的不同而略有差别。这个菜谱就是知识,每个人做出来的那个菜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实践知识。

这句话不好理解的地方在于,他说知识是源于对错误和谬误的认识。我理解也许就是"吃一堑,长一智"的意思吧!

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在自体心理学之父",专注于对人性的研究。他在《洞察人性》里提到了理解人性的重要性,因为无论人如何改变,他的行动路径是不变的,因为他的心灵活动基础是不变的,而这和他出生头几年有紧密的联系。

这个理论在我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深有体会。心理咨询的第一次访谈通常会涉及到一个人的家庭状况和个人成长史,很多问题的根源都在这里会被发现。

在学过系统式家庭治疗之后,我在第一次访谈的时候会着眼于画家谱图。围绕着家谱图的搜集,我会了解到这个人的个人成长经历,父母的学历、性格、职业、疾病、爱好等情况,为了解他的心灵活动基础提供依据。

一个人的心灵活动基础,除了先天遗传的成分,还有后天环境的影响。假如在0到1岁不能够获得无条件的关注,饿了没人喂,哭了没人拍,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不信任,长大以后,他的行为模式就有可能是回避。同样,如果小的时候被送走,没有在父母的贴心呵护下长大,他就会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对这个世界就没有信任和安全感,做事患得患失,缩手缩脚,难以和别人建立关系。

相反,被父母精心呵护长大的孩子,内心是丰盈的,充满价值感的,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就是友好的,所以他就容易和人沟通,彼此信任,做事敢做敢闯,应对得了挫折。

无论哪种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领会,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个时候的知识才算被自己真正掌握了,才能够给自己的行动带来指导意义,我觉得这就是实践知识。因为人各有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实践知识也是有所区别的。


比如我对共情的理解,首先是书上的那一段关于共情的解释,“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知道了共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角度想问题,但仅此而已,只是理论知识,大家都会说,但未必理解。真正对它的理解,却来源于无数次心理咨询的实战经验,面对一个不愿意开口的小学生来访者,我会陪着他沉默,陪着他东张西望,因为这一刻他是不希望开口。


《心灵捕手》里的咨询师在第一次咨询的时候,就几乎无聊的陪着比尔呆了一个小时。因为此时此刻,来访者需要的就是这种呆着的状态,咨询师没有必要非得跟他谈话。如果为谈话而谈话,只是避免了咨询师的尴尬,没有做到和来访者的共情。

正如阿德勒在文中所说"所谓知识,也就是源于对错误和谬误的认识"。正是因为有了曾经没有很好共情的经历,吃了不少地“堑",才有了今天的"智"。

而我相信阿德勒之所以写出如此多的理论,有如此多的领悟,也是因为他曾经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在苦难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知识。这点正如俗话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心理大师都曾经遇到过心理问题,催眠大师埃里克森正是因为自己站不起来,所以用催眠产生了奇效。


阿德勒在《洞察人性》中说:今天唯有犯过错误、知错能改的人,才能对人性有真正深刻的领悟。这种人有些或许是被混乱的思想旋涡、多种多样的错误所困,但最后还是拼命摆脱了,有些却在旋涡附近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刺激。但其他人,特别是有同感与移情天分的人,自然也能掌握领悟人性的技巧。对种种感情冲击有过亲身体验的人,才会对人性有最高明的认知。改邪归正之人在各种大型宗教的繁盛时期和当前这个时期,都有很高的价值,相较于无数正直之人,他们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目光也更长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曾在种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奋战,好不容易爬出生命沼泽,从堕落中勇敢汲取经验、加以提炼的人,必然能深刻感知生活的滋味,相较于其他人,其在理解人性时的领悟能力也更强。不过,有些正直之人也有很强的领悟能力,这点我们自然不会否认。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感之二:实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