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夜思考着想做内容的我该往哪里走

文章不写收手会变生疏,问题不思考思想和认知会变停滞和自恋。

每每想提笔写东西的时候就会在想每次都会断个2-3天,自从上次立flag 之后会坚持写,但会放在其他的地方,手写在笔记上。那种感觉是很爽的,笔尖游离在纸上像是一场专属的舞蹈。

冬天的早上起床时间比起之前是稍微有点晚,有了整整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是就是一转眼间的感觉总是睡不够。记得在南站上班的时候早上都是7点出门,8点准时到公司就一个人可以腾出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现在距离也是在11个小时之内还算可以接受算作最为幸福的,地铁里听着得到的课,本以为在地铁上可以利用这些时间,但是效率不是很好。通勤时间是很大的一块时间占有,个人的意志会被削弱,工作的激情也会被大大折扣。

晚上看到了内容创造者该往哪里走的问题?现在码字的人该往哪里走,哪里才是出路,当我想做公众号的时候,公众号的打开率和红利也基本快没有了,对手转战了段视频。当想要开专栏的时候别人已经做了,内容创业风口也快结束了,总是在正确的时间做着不是很对的事情。现阶段的事情都基本的满档了,那未来的生意该怎么做呢?

做微信公众号的贾大宇给出了自己的见解:1,我做的公众号别人有没有在做;2,别人做了什么样的水平;3,我有没有把自己的公众号做好极致?

未来做内容放 main给的建议是:1,如果别人已经占位,那就去占领另一个小山头,这样就更容易成功;2.在定位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强项,如果不擅长写就去尝试做段视频。

那就是在大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去除同质化,做差异化。

就像是头条一样有着自己的细分市场随便的一个每天发个各种暴露美女的图片就可以活得大量的流量,抓住了流量红利的一小撮也是可以做的很好。但是从长久来看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他没有自己能长久存在的商业模式。该如何正确的看到微信公众号这个问题?曲凯曾说过:他觉得头条是流量型,知乎是定调性,微信则是用来喝用户产生直接接触的。

正是由于缺少在实践运营层面的经验,就导致了有时候会过分的依赖书中的以及网上传出来的各种案例和课程。 从理论去直接指导实践很多的事情做起来很不顺,在书中可以很好的把自己放在全局的层面,而当处在实际的事情当中就会显得没有了分寸容易迷失,只有当事情或者问题解决掉之后才发现如果当初那样做就会很简单的问题。时刻的跳出来看待自己和问题就会显得很轻松和理智。

真正的看待自己和认识自己才是最大的价值所做,想做内容创作不是一个满怀激情就可以的,太多的人会放弃在做的事情,很容易坚持不住。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天夜思考着想做内容的我该往哪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