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论文的博士要羞死!玩游戏也能玩上国际核心期刊,5万人做到了

有朋友问我,尽管有些游戏可以让玩家参与到真实的科研项目,但那些“简单劳动”也就换了点游戏币,真心没有太多的价值。

朋友还顺便补了一刀,这和付费要人填调查问卷没啥两样,肯定没市场。

但如果这是个名利双收的好职业,又如何呢?

当然,利确实不多。


就点游戏成就

但名就非同一般了,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好多搞科研的终其一生都难以追逐的梦想,也许就被玩家在游戏里不经意达成了。

别以为这只是一个景愿,早就实现了。

前面提到过贝尔实验室做的游戏《foldit》,在上线2年后,也就是2010年,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布了这款游戏的研究成果。


饶有趣味的是,研究团队特意在作者栏处郑重其事的写上了“超过57000名玩家”,作者单位写的则是“全世界”(Worldwide)。

在全球最顶配的学术刊物上,还可以这样玩?这真心不是国际玩笑。

不过我那有点杠精朋友还是不忘记吐槽:这也没啥意义,谁又知道具体哪个玩家做出了贡献呢!

好吧,这个论文先放一边。

咱看看另一个论文,2014年,一篇题为《来自大型开放实验的RNA设计规则》的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署名作者多达3.7万人,其中科研人员仅有10名。

请注意关键点,署名作者!这一次可是有名有姓的。


3.7万人都是谁?

他们来自一个名为《EteRNA》的游戏,这个游戏有点类似《宝石迷阵》或《俄罗斯方块》,玩家可以通过点击对各种颜色的小块进行重组,模拟真实世界中RNA(核糖核酸)的运作规律。

而且不光是玩游戏哦,每周,斯坦福大学会选出4到16名玩家设计的分子进行人工合成,而入选者绝大部分都是业余玩家,有在麦当劳打工的学生,有退休后的数学教师,也有私人诊所的牙医。

当然,这个选择也是非常游戏模式的——在游戏里得分最高,就能获选。

结果,玩游戏玩出了水平的玩家,就得到了一个现实大礼包:有机会让自己的RNA设计在真实世界中存在。想想都有成就感。


至于那些没有成功得到高分的玩家呢,也有奖励:成为科学家。

结果,论文在名为“EteRNA参与者”利附录的详细注释中则显示了所有37542名玩家的注册名。

脑洞这样开……

等于说,玩家就算是正式“注册”了一个科学家身份,并通过顶配级别的学术刊物给认证了。

如果这还不算名利双收,委实只能说去幻想成为现实中的乔布斯或电影里的《头号玩家》,才能拥有成就感了。


话说,被踢爆学术不端的那位明星,要是之前顺手玩了把游戏,且列名作者之中,会不会结局好上那么一丁点呢?

当然,这不过是闲话。但至少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两点:

其一是游戏这东西,如果脑洞大开,确实可能衍生出除了娱乐以外更多的场景,哪怕是科研这样的高精尖。

其二是科学世界对于游戏玩家不仅仅是包容,而且是想尽一切办法发挥他们的千分光、热肠热,包括给他们署名、让他们出名。

至少可以认定的一点是,这些带着科研初心的游戏,肯定会好玩,否则不会动辄上万人参与。

至少可以猜测的一点是,这些设计带有科研目的游戏的科学家,或许自己就是一个资深到不弱于其学术水平的玩家。

真的很想看一眼那篇论文,3万多个注册名排下来,会不会比论文还长呢……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抄论文的博士要羞死!玩游戏也能玩上国际核心期刊,5万人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