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我一直受到一个问题的困扰,那就是如何在保证自己写作质量的前提下保证一周一更。写作目前对我而言并不能带来什么经济利益,只是自己对知识输出的一种持续性自我要求,然而如果写出来的东西根本没人看,我想自己也是坚持不下去的,在这种情况下以作品数量或者说写作速度去博人眼球就是必须的策略,但如何在保证速度的情况下不让自己写作变得随意,就是我最需要权衡的东西。
在这样的情景下,我必须最大化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写作和素材积累,同时利用一段较集中的时间实现文章的整合输出。那么本篇我就想借着碎片化写作学习这个话题,延续上一篇自己提到的碎片化时代的焦虑,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正文
在碎片化学习的过程中我走过太多的坑,所以我总结了碎片化学习的三个特点,希望能帮助自己在这个循环重来之时,能尽可能避开曾经的坑
1、碎片化与系统化应该是航母与僚机的关系
僚机没有了航母,是无法在海上生存的,更别说作战了,所以同样的如果我们自身的信息体系碎片化的比例过大,而使整个体系比例失调的话,我们对人生意义的迷茫一定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于我们自身而言,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去调配航母的载重与僚机的型号数量就是一个必须的任务——有多大的航母就用多少僚机;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有多少僚机就定做多大的航母,如果实在造不出来,就把多余的僚机藏着先别让它们出勤。
其次还必须限制僚机的航行范围不能超过以航母为基点的一个固定的活动半径,否则僚机就飞不回来了——这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规划下来了,就尽量少做规划外的事情;第二,如果实在想做规划外的事情,就先把航母拉到那附近(重新规划),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你要放弃原先的一部分规划区域,其中的取舍同样是需要思考的。
2、真正理解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①二者的权衡
碎片化与系统化的权衡也非常像速度与质量的权衡,就我的理解而言,牺牲质量以换取速度是一种适应机制,一种补偿机制,更简单的说是一种权宜之计,一定不要把两者在心中形成等价,甚至觉得以质量换速度是一件多多益善的事。
以速度换质量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什么样的速度和质量比例才是最好的,归根结底取决于环境,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在时代允许最低速度下保证最高的质量,这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下面两个关键信息:
1、什么样的速度是时代允许的最低速度是没办法明确定义的,需要每个人去感知,也是最难最需要心法的地方;
2、一味地追求质量,而忽视环境对自己生存的需求,一定会像企业出现现金流断裂一样无法生存下去。
举个例子,就像蓄水池一样,质量更像势能,而速度更像动能,用势能换动能是一瞬间的事,而用动能换势能则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准备,所以我们必须清楚质量的单位时间价值更高。
②鸡汤故事背后的诱导
从小到大,我们听得最多的鸡汤里,就包含了那种上帝关一扇门就开一扇窗的故事,故事的本意是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气馁,乐观地勇敢向前看,在事后去悔恨过往的一切是没有意义的,然而这种故事听多会让人产生“上帝给我们的门和窗是等价的”,这样一种错觉,因此我需要大家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上帝的门和窗真的是等价的吗?
2、在这样故事情境中,难道窗不只是作为门的一种补偿来到我们身边的吗?
3、补偿物真的可以和原物等价吗?
4、如果抛却你已经失去了“上帝的门”这样的故事前提,直接让你在上帝的门和窗之间选择你会选哪一个呢?
对于这几个问题我没有标准答案,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补偿物更好其实也是有可能的,但我更希望这是大家是经过仔细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被故事情境所诱导而不经思索得出的结论。
归根结底,这个社会鸡汤泛滥也是因为这些知识提供者一味追求速度而不讲质量的结果,更深一层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心态曾经过于浮躁,对鸡汤更加渴望,而对有营养的东西不屑一顾所导致的,因此我对目前社会对于鸡汤的反感是深表欣慰的。
3、收集碎片化信息要抓住两个关键要点
①做减法
碎片化信息的收集要实现最高功效,其中一个技巧就是得学会来者不拒,甚至千金买骨,否则一旦在这件事上做不到全面开放,就有可能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擦肩而过,但是骨头太多了,你就很难从中找到真正的金子,最后被骨头给噎死,因此必须学会做减法。
②抢高地
在战场上,任何时候都可能会出现一个要点位置,哪一方抢占了就能够决定全局生死,我们称之为高地,或者用围棋术语就叫急所。同样的,在大量信息里面,一定有某些信息相对其他信息来说具有“高地”同样的作用,如果我们能用最快的速度去抢最有意义的信息高地,往往能够对信息的记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最短时间内能察觉到信息高地的存在并迅速抢占它,同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地锻炼。
两件事其实都是一回事,说的都是取舍,只不过一个在事后,一个在事前。
后记
对于碎片化与系统化的写作学习要点的总结就写到这里,本篇文章原先是打算控制在1500字以内的,真正码完字以后发现已经2000字左右了,看来我做减法的功力还是需要多加锻炼。
之前的文章之所以写得“又臭又长”,是因为我想通过它们来奠定我整个写作框架的基础,而之后的写作,我会尽量保证“低功耗”,以保证运转的持续性,当然质量虽然会被牺牲一些,但是核心的东西我一定是会守住的,所以还是希望能够被大家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