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0_摘抄

青蛙腿、小火车……一百年前的人用什么奇葩设备测心电?

  • 导联编号包含的是空间信息,而PQRST则是心电图在时间上的标记。我们的每一次心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心房先收缩,心室再收缩,随后心室电极复位,这个过程反映到心电图上就是几个高低不同的波。爱因托芬在1895年首次对心跳的波形进行了标注:P波代表了心房的收缩,QRS波群代表了心室的收缩,而T波代表了心室的电极恢复到初始状态,而这个标注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爱因托芬首次标注的PQRST波

不平等是否就是不公正?

似懂非懂,过段时间再看看能不能理解。

  • 平等原则先于政府,也是政府的基础。托马斯·杰斐逊认为这一原则是“不言而喻的”; 亚伯拉罕·林肯认为这是国家“为之奉献”的“主张”。
  •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不公正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它隐藏在隐含和未声明的假设背后,这种方法是非常不诚实的。当涉及到不公正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立场。只有当女性占所有职业的50%时,正义才能得到实现吗?如果不是,什么是可接受的例外情况?如果是这样,这是一种需要努力实现的理想,还是一种需要立即实施的政治要求?如果是后者,如何在不通过国家权力进行严厉和持续的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点?
  • 把数字意涵与正义混淆是徒劳的,但并非是无害的,也并非没有现实后果。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它助长了对体制的信任的侵蚀。实际上实行的自由民主,从数据来看永远都不够好。与此同时,不劳而获的道德权威被授予了靠政府慷慨和基金会资助为生的身份论者。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肯定地说,都不是促进正义。
  •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解释现在数学上的不平等,那就是把责任归咎于过去形成我们社会和制度的条件。因此,历史记载了丛林规则下强者不间断地享用弱者的大餐。不公正,是时间的产物,是系统性的,结构性的,不可避免的。
  • 在实践中,传统道德在理论上被强烈否定的同时也被默默的接受。从反对专制的历史斗争中获得的自由民主价值观,从基督教教义的巨大储存中重新利用的价值观,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自由、尊严、同情,当然还有平等。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样的价值观是虚假的,是一种剥削的伪装。对于那些拥护不公正的历史理论的人来说,这种价值观是真实的,但并不真诚。
    然而,一旦引入自由主义价值观,我们就有了道德进步的标准,而历史理论也就在此时开始分崩离析。过去远不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它成为了批评者宣称的所体现的解放力量的基础。当下并不是被系统的不公正所困,而是不完美的物种向雄心勃勃的个人自由理想进化的一个时刻。人类关系的原动力不再是权力意志,而是前所未有的、部分成功的超越权力意志的尝试。这种尝试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指出这一点似乎几乎是不礼貌的。无论国王或贵族,无论奴隶制或种族隔离制度,不管我们选择的身份是什么,我们都比我们的祖先更自由、更富有、更健康、受教育程度更高、流动性更强、联系更紧密。从某些角度来看,这些事实可能毫无意义:对佛教徒来说,一切都是幻觉。但在自由价值观的背景下,过去两个世纪的进步是难以否认的。
  • 在我们的制度下,不公正是指,出于任何原因,把任何人从一出生就当作狼或羊来对待,这样就注定了他们的命运。

科学擦屁股指南

  • 肛门口里面的肛管内壁是黏膜(与口腔黏膜相似),外面则是皮肤(就像口周皮肤),肛门周围有很多大汗腺和毛发,大汗腺可以分泌汗液。肛管黏膜外周环绕着肌肉群(肛门内外括约肌),肌肉收缩的牵拉作用使得肛门平时保持紧闭,放松下来则出口开放,额外用力收缩还能更紧。


    肌肉缩紧肛门,就像拉紧抽绳口袋,关闭时不可避免出现放射状小褶皱
  • 按易被感染程度排序,尿道>阴道>肛管肠道

喝鸡汤的好处只有一个……

瓦罐鸡汤 / 肉的营养数据对比
  • 嘌呤,对于痛风患者及高尿酸人群来说,简直就是「杀手」。
    鸡肉本身就属于高嘌呤食物,100 克鸡胸肉的嘌呤含量能达到 208 毫克,已经是 1 类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 150 毫克~1000 毫克)啦。
    并且嘌呤还可以溶于水中,所以在烹煮时,原本存于鸡肉中的嘌呤会逐步渗入到汤中。

形象传播的出圈与出新:这些网红城市爆红的秘密有哪些?

  • 人们如何展示,以及如何认知“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被称为“城市形象传播”。
  • 2020年,我们的判断是,城市形象传播呈现两大趋势——出圈与出新。
    出圈,描绘的是过去人们“看不见”的“小众城市”,透过网络平台的参与式传播,呈现独特的城市元素,提升“能见度”,突破原有的小圈层进入大众视野;
    出新,描绘的则是“有名”的城市,透过传播内容和创意的调整,呈现出城市的新形象。这既包括既有形象的清晰化,也包括展现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 大城市的故事不好讲。小城市的烦扰是没有被人们记住,大城市的忧愁却是被人们记得太牢。
    这不是“凡尔赛”。记得太牢的,往往是城市的“刻板印象”:城市最为突出的元素,描绘者其实不甚了了;单一面的城市印象太深刻,看不到城市的另一面。
  • 出新有两层含义:北京讲述的“故宫六百年”,将人们熟知的故事讲到极致,让刻板印象清晰化;古城丽江讲述教师张桂梅的故事,讲述她如何将三千多名女孩送出大山,话锋转向城市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 城市的新故事改变了传播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传播者和受众的行动。故事逻辑的根本,是共情效应。探察城市爆红历程,看似是技术赋能,但终究离不开人们的心灵共振。
  • 布鲁默-麦奎尔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心绪转换和社会交往需求,是信息传播提供的两种“满足”。人们透过在陌生城市的情感寄托,完成某种心绪的转换。传播过程中,理塘、昭苏等城市是被凝视的他者,是被消费和再创造的符号元素。
  • 这是独特的参与式传播:大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下一个用户接受的信息,往往带有上一个用户的“创造”与定义。足够生动的城市故事,从个体表达到群体共鸣,再到更大群体的共鸣,不断循环上升成为“顶流”。
    与此同时,推动故事循环上升的,有争议性话题的游戏化“掰头”,也有暖心价值观的映射。
  • 在美国学者乔纳·伯杰的《疯传》中,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交货币”。在他看来,有价值的信息、有争议性的话题,已成为一种中介符号,人们乐于分享和参与讨论以获得人际关系的荣誉感。

说出来很不好意思,虽然上班摸鱼了一天,但我真的好累哦

  • “拒绝饼干的诱惑而吃萝卜”这件事耗费了人大量的意志力,影响了后续的任务——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自我损耗”理论(ego depletion)。葡萄糖被认为是意志力最重要的来源。
  • 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迈克尔·因兹利奇(Michael Inzlicht)试图从演化的角度来为摸鱼“辩解”:人类作为一个有机体,不可能只做一件事,需要做很多事情来成为一个健康、繁荣的物种。早期人类要打猎采集、寻找伴侣,现代人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诱惑更多,处理这些事情的机制也更加繁忙,疲劳在所难免。 “人类需要做很多事情来成为一个健康、繁荣的物种”,我喜欢这句话。

中国首个专注移动社交App关停,曾是微信第一对手

  • 远程协助功能原先在MIUI系统上,2019年8月,这项功能被移植到米聊上。截至米聊关停当日,它仍是最为用户们所不舍的功能。连接远程协助后,用户可以将对方手机的画面投影到自己手机上,通过自己的手机来操作对方手机,其最常用的场景就是给长辈远程处理一些手机上的问题。

100万“音乐难民”陪伴虾米到最后一刻

  • 有人在朋友圈写道:2021提醒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成为电子难民。
  • 歌单的第一条热评来自用户“H!karu”:“我们这群人,二十多岁,MP3音乐和轻音乐杂志,是启蒙,聚集到了音乐博客大巴,聚集到了豆瓣音乐,最终聚集到了虾米音乐。珍惜每一个有着独特社群文化的角落,在资本博弈的时代,说不见就不见了。”
  • 虾米音乐关停:一百万怀念它的人和错失音乐帝国的阿里
  • 豆瓣用户“海伯利安”发过这样一条动态:“对豆瓣上的一些友邻是什么感情呢,可能没见过,也算不上是朋友,可是一想到他们的存在,就觉得世界还是好的。”
  • “如果虾米有幸活下来了,跟腾讯、网易也不会有太大区别。我们或许是错过了一些机遇,但最后看,也许这就是必然结果。”


    2月4日虾米音乐的“每日30首”

    歌曲播放页上方,每首歌都配有一句编辑“推荐语”

你每设置一个“好友分组”,就给自己戴上了一层面具

  • 如果说必要性的话,我认为这个分组还是很必要的。这层篱笆不仅意味着排斥,同时也意味着抵御;用户在网络社交中通过分组、设置权限来维护最后的私人空间。
    但它真的只是理想化的保护。脱离网络空间,这层防护就不复存在。父母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对你施加管辖,公司领导可以安排你在各种时间做这做那,而现实生活与网络空间的不同在于,我们会变得相当没有勇气去抗拒,我们做不到像好友分组一样把它们屏蔽在外。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自由空间依然被侵蚀。
    这种出于被动的分组,是孱弱而理想的自我保护。
  • 这时,朋友圈的性质则完全是展示性的;但它展示的东西却很奇怪,这种行为类似在生活的间隙安排一场小戏剧演出,自己选择内容和剧本,同时把门票送给那些被选定的人。这种分组就像,一个演员提前给自己找了一堆喝彩的人。
  • 好友分组和“朋友圈人格”形成的原因,要归溯到社交网络的性质上。与真实生活不同,网络社交的存在带有更加直观的反馈性,这也是其娱乐性所在。我们的生活,想法,语言行动,都能在发表后的第一时间获得观众的反馈(时间拖得越久,朋友圈反馈就越少),反馈形式可能是点赞,可能是评论;这更将我们推向了剧场表演的中心,或者说——自我世界的中心。
  • 正如欧文·戈尔曼所言,“当一个人在扮演一种角色时,他必定期待着他的观众们认真对待自己在他们面前所建立起来的表演印象”。现实生活中依照言行举止反映出来的个人风格,在社交网络里发生倒置,更多的人几乎是先确定风格,然后按照设想的风格来表演自己。风格变成了一场有意的展示,也因此而多少具备了些虚假性。尽管在虚拟世界里,这种虚假显得很真实。
    众多的反馈与喝彩会让演员更迷恋自我的角色。设置朋友圈分组更是将这场演出推向了极致,人们希望最大化地把自己推送到受欢迎的人群中,获得反馈;而冷落的反馈则会让“朋友圈人格”的整个价值体系崩溃,站在世界中心的演员会重新评估自己的演技和风格。比如,如果一条朋友圈发出去,没有一个人点赞,没有一个人评论,那么这条动态就会被认定是“失败的”——不取决于你发了什么,而取决于别人的反馈——发送者本身也会怀疑,这条动态是不是不合时宜,是不是“我一时短路发神经的话语”,最后这些无人问津的动态往往会被很尴尬地删除。
    同理,一个设置在反馈机制上的“虚拟自我”也是如此容易崩塌;朋友圈分组与其说是筛选和过滤,不如说是为了维持这个“虚拟自我”而进行的努力,为了防止这个脆弱的幻象被破坏,使用者竭力避免不同的价值碰撞。所有可能喝倒彩的、有反对观点的或者明显不处于同一体系的人都被排除在外,以防止他们对自己精心包装过的内容进行打击;而且,分组也有利于让可能的人集中关注自己。

医生把自己“麻翻”的麻醉药,有那么容易买到吗?

  • 要把一个人捂倒,肯定是这个人中枢神经受抑制,需要几个步骤:吸入药物、药物进入肺部、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再通过心脏泵血进入颅脑,至此,药物才能发挥作用。

《自然》调研:近九成科学家认为新冠病毒不会消失,这对生活意味着什么?

  • 《自然》在调研中请科学家们选择驱动新冠病毒持续传播的最主要原因,高达七成的科学家选择了免疫逃逸。这在冠状病毒里并不罕见——从新冠之前就存在的几种冠状病毒来看,感染过一些普通冠状病毒的人,之后还会重新感染。而几十年前产生的中和抗体,对于现有的流行毒株的保护力有所下降。这一点和新冠病毒非常类似。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至少有3种冠状病毒已在人群中传播了数百年之久。

超一半中国人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可能你从小就有

  • 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 59%。
  • ➊ 粪 - 口传播(间接喝了被粪污染的水源)
    ➋ 口 - 口传播: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妈妈,她的子女会更容易被感染;大多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在 5 岁之前(推测有共用餐具、咀嚼喂饭和嘴对嘴亲密接触)
  •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
  • 40 岁前,没查过幽门螺杆菌的,就可以去查一次;40 岁之后,建议直接做胃癌筛查,不用单独查幽门螺杆菌;孩子一般不用查,做好预防,通常建议成年后再检查治疗。
  • 比较推荐的检查有:
    ➊ 吹气检查
    碳 13 / 14 呼气试验,需空腹
    检查前,不要吃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
    ➋ 幽门螺杆菌抗体
    需要抽血
    治疗后复查不用查抗体
  • 通过正规治疗,幽门螺杆菌是可以根除的。推荐四联疗法,一般疗程为 10~14 天。
  • 消化内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220_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