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昂扬精神(三)

汉武帝的豪迈与哀愁

先讲一个词儿: 博士。

大家知道博士的来历吗?博士,博学之士!起源于战国时期,在统一六国之前,秦在朝廷就设立了正式的博士官。秦始皇下“焚书令”时曾特别声明,由博士官所保有管理的书籍不再强制焚烧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焚书令”之后,博士官就成为了历史典籍仅有的合法保存着。

汉承秦制,我们都知道,因为焚书的缘故,秦朝对周朝的传统知识进行猛烈的破坏,因此西汉更需要有人来保留王官学与诸子学的思想与典籍。所以在汉初,博士官的主要作用是知识性的。

但在武帝朝时,博士官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博士官变成了五经博士。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来博士掌管的知识五花八门,《老子》、《尚书》、《春秋》等等等等,现在改革之后,博士官只管理儒家的五经。

博士的身份和作用,被调整成了官方正统知识守卫者。博士所掌管的不再是所有值得被保留的支持,而是只掌管朝廷相信并提倡的知识。因为朝廷“独尊儒术”嘛。

为了倡导儒术,博士官可以当老师带弟子了,这实际上是训练官僚人才。博士弟子员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博士弟子员“通一经以上者”就可以除吏,也就是说,在博士的指导下好好学习,弄懂了五经中的任何一经,就可以当公务员啦。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整个政治系统里的思想和价值观越来越统一。

除了博士制度的人才选拔,汉武帝还规定了一系列的选拔人才制度:一,察举制度。朝廷缺什么样的人才,就要求地方官将具有这种能力的人举送上来,如果察举的人才能力和质量不够好,地方官还要接受惩罚。察举的固定项目有孝廉、茂才和至孝。孝是孝顺,廉是廉洁,孝廉就是又孝顺又廉洁的人。茂才指的是有格外突出的专业技能的人。还有一个至孝,从字面上我们就能理解,他们通常做出了非比寻常的孝行事来,为朝廷提供了宣扬孝行的重要性机会和材料。

察举制度和博士制度形成了互补,博士制度负责培养具有儒家经书知识的人才,而察举制度就不那么重视知识了。

二,征招制。察举制度是地方寻找和考核人才,然后送到中央。征召制度则是朝廷直接下令,让地方将某个特定的人护送到中央。这其实是中央向地方传达的两个意思,一个是中央有渠道了解地方人才,你藏着掖着也没用。另一个是威吓地方官有失职之嫌。

三,公车上书。这相当于地方人才向中央自我推荐的渠道。中央朝廷会派特使到各地巡行,巡行过程中就会搜罗很多意见,那么,当时流行的,就是各地的祥瑞或灾异的信息。什么地方挖灵芝啦,什么地方出彩虹啦,什么地方地震啦,等等等等。有识之士不仅纷纷提供报告,还同时提供解释,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异常的事件。那在这些有识之士中,如果有优异的人才,比如它有特别好的意见或看法,那么,朝廷就会下令进行征召。

这一系列的制度整体效果就是,人才向中央集中,中央的实力越来越强,相对的,地方的实力就越来越弱。所有的人才都集中到中央去,再由中央统一分配统筹。这样地方就失去了对当地人才的主控权。

靠着削藩,靠着人才聚集,汉武帝在位的54年间,西汉从一个松散的帝国,变身为具有紧密结构,有着严整运作机制的集权帝国。

汉武帝是有着极其强列的控制欲望,为此我还调查了一下他是哪个星座的?因为我严重怀疑他是天蝎座的,查完以后发现他是狮子座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强大的汉武帝时不时会爆发出怀疑和焦虑,他这个皇帝做的越来越孤独。出于不安全感,他不但残酷的整肃了宗亲封国,还残酷的对待了自己身边的人,包括他自己的亲生儿女。

汉武帝时有两次最著名的巫蛊案,第一次是陈皇后,第二次是卫皇后。陈阿娇娇生惯养,性格跋扈,而且还非常的善妒,他根本不清楚自己嫁的是个帝王,他的占有欲只能让汉武帝刘彻越来越远离他。更加不幸的是,陈皇后还没有生下孩子,汉武帝身边的卫夫人就先生下了儿子,卫夫人是第一个为汉武帝生下儿子的嫔妃,因此她大受汉武帝的宠信。心理极度不平衡的陈皇后,做出了她这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错误决定,就是用巫蛊诅咒卫夫人。俗称“扎小人”。

这个案子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就是个宫斗,但是汉武帝暴怒,不断地将该案扩大,最终处理了三百多人。这三百多人都是和陈皇后有关的,也就是说,是和先前的窦太皇太后和长公主有关的人。

汉武帝为什么要将案子扩大成这个样子?其实是借着这件事对旧派人士的一次大清理。旧派的人死的死,流放的也放,此时,距离窦太皇太后已经去世了五年,汉武帝终于借着陈阿娇的事件,彻底肃清了旧派势力,汉初的黄老政治到此全面结束。

没了陈皇后,生了儿子的卫夫人自然就成了卫皇后,长子刘据也被立为太子。卫皇后的出身并不高,但是因为卫皇后得宠,卫家的人连带的都得到了汉武帝的特别待遇。卫皇后的弟弟卫青进了朝廷,后来成为了抗击匈奴的名将军;卫皇后的姐姐嫁给了后来成为丞相的公孙贺。

卫家人一时间风光无限。然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居然与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更严重的是从他们私通的罪行中,又牵扯了另一个巫蛊案。这回诅咒的直接是汉武帝本人。公孙贺,公孙敬声,阳石公主以及另外一位诸邑公主都被处死了。

案发后宫中大乱,一时间有了好多传闻 ,汉武帝找他心目中最忠心,最能干的人来调查这个巫蛊案,这个人叫江充,是个酷吏,他在宫中大肆搜索后,宣称在太子的宫中找到了一个看来与巫蛊有关的桐木人桐。

恐惧之下,太子挺而走险,造假汉武帝的诏书,发兵捕杀了江充,最终,汉武帝父子兵戎相见。后来太子兵败被杀,卫子夫也随之自杀。这个案子几万人被牵连,最终酿成了一桩空前的答案。

巫蛊之案闹得这么凶,有两个背景,一个是皇帝权力的膨胀,另一个是西汉越来越强烈的感应观念。感应观念来自于阴阳五行。阴阳,中国人都懂,你要跟外国人解释,恐怕还真不好解释。那么五行呢,是金木水火土,世间万物都可以分成金木水火土,同类相吸异类相克。那么,将阴阳和五行结合起来,就是感应。

在小人身上算好五行,写上生辰八字,再用针扎他,深信感应的人认为,这样就可以伤害到他所痛恨的人。

“天人感应”则是董仲舒一手确立起来的,董仲舒及当时的儒生构建了一个高于皇帝的终极政治权威,这个权威叫做天,只有天才能检查平断,甚至改变皇帝的作为。天不会直接干预人事,但是他会依巡感应对人做的事,做出好坏的评判。

以天压在皇帝之上,避免皇帝个人独断专行,这种做法是王官学的传统。但董仲舒弄出来一个中介机制:感应!这个绝对不是儒家的,而是从阴阳家那里借鉴的。最后搞得大家都相信感应,那么弄出了个巫蛊的做法,也就不奇怪了。

再举个天人感应的例子,比如说汉武帝朝有两位皇帝的祖庙失火了,这事要是放在现在,我们首先报警,然后调查是意外还是人为的。因为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中,要么这场火灾是意外,电线漏电煤气泄露啥的,要么是人为的,有人故意纵火。但是西汉的人不会这么想,首先他会想到这是感应,是天传来的信息。还记得上节课我讲的淮南王刘安吗?这件事情最终被被解释为:上天以烧祖庙的方式警告汉武帝,刘安做的太不像话了,应该诛杀。倒霉的刘安,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念里,成了牺牲品。

处理刘安的过程不仅残酷,而且被刻意的扩大张扬,这除了表示一下朝廷削番的决心,同时还表示了汉武帝要借此向天交代,表是自己听从了天的指示,做了对的事情。也就是说,天给了你一个启示,你感应到了,那么你要把这个事情进行闭环。

汉武帝搞了一个又一个的如此大的阵仗,实际上,是将皇帝和整个外在世界隔绝开了,皇帝没有同僚,当然也没有平等的朋友,甚至还没有了家人。在整个权力的人力资源部里,皇权高高在上,皇帝的任用选择,不受任何制度约束,这样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皇帝用对了人,那么这个事情就对了,如果用错了人,那么这个事情就糟糕了。而且皇上通常优先看上的,都是懂得如何服侍最高权利者的。而这样的人未必会处事公允,这也是为什么太监常常干政的原因。因为他们离皇帝最近,又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做皇帝的当然不会挑自己不喜欢的制作太子,然而,他喜欢的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就立刻变成了对他绝对权力的最大的,乃至唯一的威胁,因为太子不是单独一个人,谁当上太子 ,也就依着他是未来的皇帝,他必然会吸引一群人聚集在自己的身边,这也就是我们常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所谓的太子党。

绝对的皇权带来的恶果是,基本上有能力又有资格帮助皇帝的,都被视为皇帝独占权利的威胁,而被排除在外。比如太子的权利,比如相权。后来产生的外戚问题,宦官问题,追根究底,也都是跟这种权利集中结构密切关联的。

汉武帝朝和权力集中制平行发展的,是和匈奴之间的斗争。那么,游牧和农耕是怎么开始有冲突的呢?

在第一个系列《中国是怎么来的》当中,我讲了从渔猎采集到农耕的文明的发展,那么为什么游牧民族始终没有发展出来农耕文明呢?因为他们活跃的地方实在是不适合农耕。

在欧亚大陆上有一条重要的分界线,那就是草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界线。我们常常忽略这条界线,因为传统的地理教育中都是以国界为概念的,抛开国界的概念,纯粹从地理上看,即从中国北方向北向西延伸,我们就会看到内蒙古自治区,蒙古,中亚诸国和西伯利亚南部中存在着一片连绵不断的大草原,这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

草原什么概念?缺乏足够的降雨!它只能长一些矮点的植被,游牧民族就是在这个天然的大草场上放牧的,这片草吃完了就去吃下一片草,他们根本没有这是你的地盘,那是我的地盘这种想法,逐草而居,哪来的疆域概念。

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也不会斗得你死我活,稍微形成了胜负的态势后,输的一方就会离开,迁徙到别的地区。

农耕民族在经济生产上占有优势,这就使得他们能够得到较稳定的收获,也有余力支持较大型的社会组织。从酋邦到城邦再到国家的出现,这样的社会组织反过来又提高了农耕民族的生产力。而相对的,自从游牧民族取得了骑射的能力后,他们在军事上的力量就有了更加明显的优势。

过去,由于地理上的障碍,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鲜有接触。可是慢慢的,草原连环移居效应使得他们开始向南靠近。

草原连环移居效应就是:假如甲地干旱,那么,原本生活在甲地的甲族就不得迁入到乙地,并因此而和在那里的乙族发生冲突,冲突后,如果甲族输了,那么他们就会继续移动进入丙族的所在地丙地,如果甲族战胜了乙族,那么就换乙族出走,进入丙族的势力范围,然后是下一轮的冲突及冲突后的迁徙,总之,连环下来的结果就是,能在一个地区中留下来的都是相对比较强悍的部落,弱一点的就被迫远徙,这样走着走着,就与农耕民族有了接触。

北方游牧民族,尤其是匈奴开始成为中国的问题,大约是在战国中期。当时北方个个国们纷纷修筑城墙,就是为了防止匈奴,这些城墙后来被秦始皇有规划的连接起来,形成了万里长城。由此可以看出,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匈奴已经对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史记》《汉书》中,都有“匈奴列传”,但是我们依然很难真正捕捉到游牧民族的来历和变化,我们能勉强得到的信息是,匈奴之所以做大,进而取得了足够的实力,能够跨越戈壁沙漠,这主要源自它们形成了与之前不一样的政治组织,越来越多的部落连起来,形成了庞大的联盟组织,这种规模组织,最终成为上了草原上的庞然大物。

穿越了戈壁大沙漠,他们突然发现,他们居然可以增加一项经济来源,那就是以武力来掠夺农产。

农业生产拥有着规律性的生产周期,比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这样的生产形态也就给了游牧民族的抢夺时间表。夏天之前,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四处游牧,照顾牲口。从夏末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就转为向农耕民族进行掠夺。一段时间之后,匈奴的经济结构微妙的改变了,形成了游牧和掠夺的二元混合式的经济形态。

匈奴这个部落大概是挺令人头疼,从秦始皇对待匈奴的策略上,我们就可以窥探一二,连秦始皇对待匈奴的方法都是以防范为主,别的国君就更占不着便宜了。

公元前200年,因为韩王信投靠匈奴,公开与汉帝国为敌,所以刘邦决定亲征。对此,大臣刘敬强烈反对,但刘邦不听,还将刘敬关了起来。于是就发生了汉帝国最耻辱的一战,就是“平城之辱”。

作为一个领袖,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屈能伸。被匈奴轻易的包围后,就去贿赂匈奴单于的夫人,这太丢脸了,以至于史书都不好意思直接明确记录。

刘邦逃回来后,立刻就释放了刘敬,而刘敬给出的政策就是和亲。以和亲的方式给予匈奴高额的陪嫁,一旦匈奴单于成为了汉朝皇帝的女婿,那么就大幅降低对汉人的敌意。而且生下来的孩子慢慢也都有了汉人的血统。由此,在汉初的时候,和亲代替了掠夺。

和亲是汉人提出来的,但是后来常常变成匈奴过来主动求亲,并且求亲之时会带大批人马靠近中国边境,如果谈判谈的不高兴,随时可以翻脸,那么大批人马就变成了侵犯的部队。所以说求娶公主是次要的,看公主能有多少嫁妆才是真的。

刘邦死后,汉惠帝继位,在汉惠帝三年的时候,匈奴的冒顿单于利用和亲的名义,给西汉朝廷送了一封挑衅的国书。国书是写给吕后的,内容如下:“我生长在蛮荒的地区,曾经多次到中国的边境,很向往能去中国,我知道你的丈夫死了,而我也没有妻子,我们俩都很孤独,都没有人陪伴取乐,不如干脆你就嫁给我吧!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赤裸裸的侮辱。鸿门宴中曾经无惧面对项羽的樊哙立刻主张:“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让我带领十万军队去杀的匈奴落花流水。樊哙发完豪言壮语后,立刻有人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揭了他的短,因为当年平城之辱的时候,这位樊将军人也在,那个时候他高居上将军之位,带领了32万的军队,结果呢,别说打败匈奴了,甚至差点连汉高祖都救不回来。

一提到平城之辱,就再也没人敢扬言打匈奴了,因为大家心知肚明,以西汉当时的国力,根本不具备教训匈奴的实力。于是大臣以吕后的口气写了一封客气的回复国书:“谢谢你竟然对中国念念不忘,还送国书过来,这样我们很惶恐,我都多大岁数了色也衰了,头发牙齿都脱落了,你应该是得到了错误的消息吧,你不会真的要委屈自己跟我结婚的。”

这个回复简直卑微到了极点,并且给了单于一个明确的态度,我们会挑一个年轻漂亮的公主,再加上一堆布匹金玉等送过去。

这么做的结果,使得匈奴越来越看不起西汉,同时也越来越变本加厉的像西汉施压。胃口都是慢慢被喂大的。到了汉文帝的时候,有一个宦官被选在了核心代表团里,注意,和亲的公主不是一个人出嫁,而是带着一个出嫁团,那么,这个出嫁团除了汉朝的使节之外,不会有人再回来了。这个宦官万分不舍长安,甚至不惜威胁朝廷,说如果真的让我去,我到匈奴那边就出卖汉朝。

没人去在意这个小宦官的内心和他所说出来的话,然而,这个小宦官却说到做到了,成为了汉初的大汉奸。他给匈奴出主意,和亲要照常进行,厚礼也要照常收,但是劫掠也要照常做。这样一方面可以借此保持勇武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不让西汉躲在和亲的后面高枕无忧。就是要刺激他们打仗,只要他们打了败仗,匈奴就会有更大的利益。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匈奴与西汉之战一定是免不了了。那么下节课,我们就来讲讲西汉的著名将军李广。

你可能感兴趣的:(帝国的昂扬精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