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花园大会心得分享

这一次一天半的花园大会中,一月五日下午主要是造园公司创始人的造园与管理的心得分享,一月六日全天,则是朱育帆、李宝章、利征、俞挺、朱弘博等景观建筑界的大佬们的设计思考分享。除了少数几个“花园塑木的应用”、“花园铝艺的应用”不太懂行外,其他或多或少让我醍醐灌顶。

总结下来,大会上主要讲了设计与管理两件事。

一:首先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位

不止一位造园师说,如果什么类型的庭院都能做,那么意味着这家公司打造不出辨识度很强的品牌。

就像阿玛尼定位于高端人士,优衣库则更加亲民,一眼就可以辨别,而且各自都深入人心。充分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后,思考什么档次、什么类型的项目消化起来游刃有余,专注于此,才更加容易出圈。这是朴树花园创始人的观点。

朴树花园是云南的庭院公司,以小巧亲人的中式风格为特色。并且在此基础上思索并实践了很多节省成本、研发创新的方法。

二.有一定的研发投入

《道德经》上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那么治理公司或许也可以用管理家庭来类比。家庭理财中,需要有一部分钱购买资产,以期钱来生钱,也就是要去养一个能够持续下蛋的鹅。对于公司来说,研发创新能力也是一个可以持续生蛋的鹅。任正非的华为公司能成长如此迅猛,与他长期的研发投入离不开关系。

其实这个也是经济学一直研究的范畴。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的资源该如何分配,才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研发可以是技术研发,也可以是艺术创新。可以很花钱,也可以很省钱。

朴树花园的做法是让每个设计师一个月想四个景观小品,并对优秀者有奖励机制,将其纳入素材库,下次可以直接使用。而奥雅和乡伴的做法会有很多资金投入,如奥雅在一年前成立数字化设计研发中心,带一批博士团队入驻天津,强调专业间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性使用,致力于寻求当下景观规划设计的新方法和新模式。而乡伴认为,未来的参数化、无人化是建筑实践的大趋势,所以正在合资成立一家3D打印公司。而乡伴成为了行业里第一个将3D打印投资、设计、施工、应用一体化的队伍。从短期来看,成本投入很高,但是长期来看,这必将带来更大的效益。

三.打磨一套标准模式

这是朴树花园的观点,在每次做完一个项目后,他们都会复盘,思考里面的闪光点,把它摘录下来,放在库里,逐步优化成一套标准模式。这将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并将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建立一个知识文化体系

朱育帆、李宝章、俞挺,没有丝毫掉书袋,但是他们在讲述案例时,能够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功底。做设计需要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文史哲审美情趣。李宝章、利征做的排版与我们有较多相似的地方,而朱育帆的排版完全是极简风格,没有在这方面过多炫技,仅仅是从一幅画、一幅字去撷取灵感,听来非常有说服力。在如今新媒体的影响下,业主与甲方拥有更加便捷的获取优秀作品的方式,审美有相应提高,所以说作为设计方,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审美情趣更加高尚,才能打动他们。

无论是新东方还是和君资讯,都建立了强大的知识库。新东方的员工被要求每年至少阅读二十本书籍。这便如同少林寺,因为强大的佛学底蕴,即便是一个扫地僧,也能在几句话之间让人有所领悟。

五.设计可以很主观                     

这是俞挺的观点,他在阐述古代庭院是否有棕榈树这一点时,就说过,或许古典园林并不会有这样一种植物,但是或许是园主人并不知道这样植物的存在,若是知道,觉得好看的话就一定会用。那么作为设计师,我们不用照搬教条,有时候就应该以“美”作为设计原则。

六.多探索和考察

做设计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出去探索和考察。在考察和在书中对比映照过程中,才能了解中式园林“死”中看到“生”的一派勃勃生机,日式园林中“生”中看到“死”的一派寂静,才能了解因精神差异性而产生的不同风格的园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终究会沉淀在我们身上,打磨出更好的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年花园大会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