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真善美的赞歌一一《故园如歌》读后记

1/

《故园如歌》读完了。这是本土知名作家王彦博先生继《岁月风华》《岁月当歌》之后的又一部散文集锦。全书分“家亲凤音” “父老德韵” “村邻雅曲” 三个部分,共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的五十七篇有关故园的文章。前有作者前言,名家序文,后附"友邻靓声,编辑后记,无论排版设计,字图安排,色块运用,都不落俗套,别具一格,尤其氤氲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米黄色封面上,由省作协关仁山主席题写的书名厚重醒目,让人一下子联想到那如歌岁月中的故园人,故园事,故园爱,故园情。

从参加作者新书分享座谈会到现在,半年时间过去了,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读了这么长时间。说到原因,生活的忙碌、时间的紧张没有半点关系,忍住先睹为快的迫不及待,按下如获至宝的急切之情,平心静气,聚精会神,慢慢地读,认真地看,细细地品,是我拿到这本书时心情平静之后给自己定下的基调,也是这么多年读书过程中为数不多的一次刻意为之。

宁静的夜晚,万籁俱寂,一句句,一行行,一段段,一页页,我沉浸在先生的文字里。穿过时光的隧道,走进岁月深处,凝神注目中,先生笔下故园里那一个个持正守义、令人敬重感动的先贤、至亲、邻里、乡友、发小的人物形象、那一件件看似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却无不透露出朴素、纯粹和向真向善的美好之举,那一个个感人场面,那一句句肺腑之言,那一声声欢歌笑语,如同一幅幅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不朽画面,出现在我的眼前,走进我的心中。

2/

"王门后生不能只想着个人和小家,都要学着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祖母家约,不仅让四个儿子学有所成,服务于乡邻社会,还鼓励第三代人走出家门、走向四方,参军从戎,为公效力,服务国家,发奋图强。为他们指路挺力,鼓劲助威。即便离世之际,依旧谆谆教导子孙,尊"约"行事,延续传承。祖母胸有大爱,为了家庭,为了子女呕心沥血,无怨无悔,一个老人的高雅德行,家国情怀,真知灼见,贤惠仁慈,令人赞叹,让人敬佩!

得益于祖母的教悔,父亲早年入党,思想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得知一个家长想让孩子辍学去城里日本人的岗楼上谋个做饭的差使后,父亲义正辞严斩钉截铁地对其进行了阻拦和批评。在对待一名投诚人员的教育问题上,父亲又表现出了高度的政策责任感,力排众议,监督和鼓励并存,让其自身文艺天赋尽显尽展,在历史问题得以解决后,被骋为县里的政协委员,成为当地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父亲少得父教,多才多艺,且一身正气,很长时间履职村中的支部宣传委员和副书记工作,看到村里一虐婆儿媳恣意妄为,又见其刁蛮耍横拒不听劝,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父亲想方设法,自写剧本,巧施计策,五场话剧舞台搭在了刁妇门前,在锣鼓声中,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下,她无地自容,幡然悔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但一改过去的虐婆行为,还为儿孙订下一条家规:不孝顺老人的女子就是金枝玉叶,也休想进王家门。

父亲后脱产任教,退休后仍坚持编剧,一生对剧本创作和民乐演奏情有独钟,成绩斐然。父亲遵母"家约",对孩子们严挌要求,依其不同的性格特质、天赋乗性施以教授,这样一种对艺术的情怀在作者王彦博先生身上得以延续传承并发扬光大,一首家歌唱到了中央电视台,墨梅瓣图绽放异彩,美妙绝伦,小小少年便考入县里的宣传队,学生时代一曲校歌名声在外,多年来躬耕文坛,文学、书法、诗词、歌曲多有造诣,得传家风熏陶,不负父亲厚望,成为当地文学艺术界的名人。

3/

世间之情,唯母爱最深、最纯、最真,这样一种浓郁和炽烈,在先生笔下的《母爱殊深》一文里,演绎的淋漓尽致。你看,为让"五儿"(作者)学艺,母亲发布了"圣旨,"准许唯有"小五"可以享受霸占父亲老掉牙耳机的特权。送儿宣传队报到的路上、母亲交到孩子手中的两支"护腕"胶带以及一路的千叮咛万嘱咐。为儿高考走东村串西庄寻找的复习参考书。高考三天、往返百十里陪子赴试时手提自制约墨水瓶煤油灯。还有那一分一角凑起来的五块钱。那一双套袖。一个针线包。尤其是先生笔下的母亲见儿生病、心急如焚、寻医诊治之余找村里"半仙"的占卦问吉,在我看来,它没有半点愚昧,反而彰显了母爱殊深的最高境界和至真至诚。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我看见了母亲的焦虑,看见了母亲的挚爱,看见了母亲的深情,看见了天下母亲那感天动地令人唏嘘的无私大爱。

母亲走了,那一路之上的忧伤之绪,那母亲遗体前的仆跪恸哭,那回天无力的悲怆之情,那自此阴阳两隔再也不能相见的撕心裂肺,是先生的悲痛欲绝哀伤至极,亦是我读至此时的感同身受泪眼朦胧,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起母亲同样的英年早逝,为先生的悲而悲,为先生的痛而痛。

爱之厚如天,百世不足还。为了我们几个孩子,母亲耗尽了毕生的心血,直到生命的尽头。如天地厚重之恩惠,我们何以报之?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走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孝敬她老人家,这成为自己无法改变的心痛和遗憾。我想,亦是先生每每思之母爱之时的一种悲怆之情吧。

4/

《二哥从戌在高原》《三哥巧记》《四哥娴熟打场琴》三篇文章,分别记录了三位胞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轨迹,他们得益于家风的传承,无论参军从戎,还是在家务农,都让自己的人生写满了可圈可点之处。

三篇文章中,《三哥巧记》因为曾经为先生编辑制作过美篇而印象最为深刻,自然,这种深刻除了羡慕作者的文笔,更主要的是被文章中主人公的精神所打动。三哥七岁失语,但却做出了很多健康人也没有做出来的成绩。他心灵手巧,无所不能,"扫天婆""马尾夹""画孙猴儿""砸盼带""做掌柜"。绘画、鼓乐、马尾加工等等等等,不因自身残疾而自馁,毕生努力,奋发有为,深得父母待见,更获四邑乡民赞誉。

《妻贤家安》《二嫂珍情》《和哥敬老》《妯娌亲和家永兴》《老屋苍树手足情》,那是弥漫在故园深处的浓浓爱意。人类的任何情感,一定是血缘关系最为亲近,作者把记录家亲凤音的十七篇文章放在这本书的第一章,正是表达了这样一种对故园亲人的至亲至爱之情。

5/

无论是性情厚道、乐于助人的王西旺,银发矍铄、乐施好善的大脉先生,断卦问象、占卜吉凶,以一个近似残疾人的辛勤、用自己自认为也获得了很多乡邻赞誉的灵验本事为人服务的卦师士安,还是断臂能人、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的一把手,光脚抹腿、高声大嗓、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大脚三",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却自诩能"吃谱"懂棋,也确实能披曲着调、上阵拼赛、编"谣儿"称王的文盲秀才。这些乡间奇人,故园趣事,幽默诙谐,甚而有一丝滑稽狡黠,却反映了底层农民朴素而本真的正直、善良和亲切,他们或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或精打细算,持家有方,或秉性热情,乐于助人,或能工巧匠,为民造福,以自己的方式,为乡民服务,为故园添彩。

《敏婶儿》《`傻'振德》《冒失鬼儿》《梅香喜艺》《村叔排戏》《来叔"俭"事》《车子口五君》《族谱与老侄》《靳满顺与王荣桂》,一个个人物淳朴自然,鲜活生动,一件件事情受人称道,让人佩服。看似普普通通却透露着人性的美善,平凡中有着不平凡的意义。

更有才艺出众者,走南闯北,功成名就,声名鹊起,享誉四邑,作者浓墨重彩之下的《筱芙蓉》《戏官秋雨》《敬学纪事》《根平书记》《恒叔青山》《万恒的乡情》《美人李茂卿》《御厨王纪湖》,不但是故园的骄傲,更成为这座小城的自豪。他们胸怀大志,志在四方,在各自的领域里成就卓著,事业有成,受人尊崇,令人敬佩,当是受之无愧,名副其实。

6/

故园如歌,或低沉,或高昂,或细腻,或粗犷,或如铿锵有力,或荡气回肠,正是故园人以自己的持义守真、德韵善行谱就了这些高低不同抑扬顿挫的曲调,让歌声更丰富,更多彩,更深沉,更悠扬,响彻在故园大地,回荡在四面八方。

故园如画,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涂抹出一片五彩斑斓,每每沉浸在先生的文字里,我常常不由自主的心情激动,记忆深处那一幅幅画面也愈发清晰起来。

"一个烈日炎炎的午饭后,位于村西头的饮水井的井台上悄悄搭建起了七家八户凑来的藤井木架,架子成三角形,三根立柱分正南、东北、西北、斜向交叉于空中,交叉点下固定好一个定滑轮,定滑轮里有一个旋转轱辘,轱辘上栓好三四厘米粗的拉绳,拉绳的底端紧连着装料的料斗,拉绳很长。约有七八十米,是人们用力从井底拉出"料斗"的引线。"先生笔下的这个淘井工具太熟悉了,当年参与过的淘井过程和先生的描述几乎分毫不差,那种配合默契,动作娴熟的技能至今想来依旧让人佩服,而那种团结互助,协调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更是我无法忘怀。

"天当被,地当床,睡田野,心欢畅。上级号令一声下,广阔田野播种忙。全县上下一盘棋,誓为革命多打粮。"《洼宿》中先生曾经表演过的这段快板,亦是我清晰的记忆。田野里地上的"窝棚"、半地下半地上的"地印子"是当年农村很多人收秋种麦时曾经夜宿的地方。也是当年"吃在地睡在洼"抢时间争速度尽快完成秋收秋种任务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时代在变化,很多东西已成为历史,但无论怎样变化,当年那样一种基层农民响应党的号召,听从指挥齐心协力,不怕艰苦战天斗地的精神、意志和力量,却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7/

而《天灯》《影墙》《村艺》《甩笼花》《烤百家火》,这些令人怀念的乡间趣事,则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里难得的精神享受。夜幕降临,挂靠在墙壁上宽大的屏幕里,一个个电影画面里的故事是大人们忙碌之余的欣赏和满足,是小孩子们欢欣鼓舞的期盼和喜欢。即便十里八里之外的邻村有电影上演,那一条条乡间小路上,午夜时分,一定是踏着月色回家熙熙攘攘成群结队的人们,还有那意犹未尽品头论足的笑语欢声。

点天灯、甩笼花、烤百家火,这些除旧布新、寓意吉祥、欢乐喜庆的节日活动,既是那个年代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和祈愿,也是每每节日之时深受人们喜爱的民俗文化的延续和传承。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享誉故园的文化娱乐活动近乎消失,让人一丝惆怅之余,更多怀念在心。

"正恰元宵玉兔悬,圆灯篝火送云天。当年蜀相研娇艺,今朝布衣乐雅年。少壮笙歌连笑语,纤腰舞动竞欢颜。嫦娥广袖迎尊叹,福禄从来在人间。""铁屑犁盘玉米芯,笼镶垒炭火熔金。飞花投壁流光灿,落地上元庆岁新。九寨娇姑瞠奂美,八村俊少叹奇琛。青风皓月播吉庆,天上人间共佳春。""元宵明月挂,故园欢乐多。千米通衢上,父老笑呵呵。儿少搀耄耋,闺媳扶妈婆。相随至街去,同烤百家火。东户旧炊苗,西家底面罗。南邻敝帚具,北头废筐壳。齐焚入堆燃,柴灰济阡陌。布社净庭室,村邨遍清和。红火好日子,岁启开新河。今又大十五,乡愁梦南柯。掩泪思桑梓,小文记蹉跎。坊间悠悠事,传世赋欢歌。"

三段诗词,是先生对这些乡间趣事民俗文化妙笔生花的倾情留记,辑录于此,借其雅韵以示当年这些村艺雅俗的鲜活生动。

太多个静谧的夜晚,我似乎走进了先生笔下的故园,在街头,在巷尾,在车子口,在知青居,那声声吆喝仿佛在耳边响起,那场场演出的情景又仿佛在眼前晃动,那是先生的记忆,亦是我的曾经,故园是一缕乡愁,故园是我们心灵永远的家园,怀念和祝福,是每一个热爱故乡的人一致的祈愿,共同的心声。

8/

写一篇自己的感受和想说的话,是我未读之前便有的想法,既是学有所获的心得,也是尊崇先生才情的一种见证。虽同为喜好文字,先生成就颇丰,我却只停留在爱好的阶段,他的思才,他的勤敏,我是自愧不如的。但这不妨碍我的敬仰甚而崇拜,读,是一种学习,写一点读后的感受,则是一种自我的内化。既然是心仪已久的文字,读而不语,于他,总觉有不恭敬之绪;于我,是愧对于内心。

说一个插曲,参加完先生《故园如歌》分享会后不久,孰知新书没了踪影。我很是遗憾,觉得愧对先生了。本想再索一本,却又难以启齿,怕先生由此觉得我轻慢了他的文字和我自身的敬仰之情。一个月后,上中学的小孙子说是他把书顺走了,《故园如歌》让爱好作文的他燃起了写作的梦想,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失而复得的我欣喜之余又有些感慨,为孩子,更为先生,你看,真正的文字不仅丢失不了,还可以感化于芸芸众生。

其实,就是实在找不到了,我亦会不顾难为之情,开口向先生再求的。

9/

钦佩先生的写作风格,在他的笔下,没有风花雪月的脂粉气,没有扭扭捏捏的小资情调,没有书斋文本的匠气。他的文字不靠辞藻取胜,行文不绮丽花哨,不附庸风雅,不胡编乱造,更不矫情。如歌的故园孕育了先生,也赋予了文字的天才和灵动。这是他一生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他写亲人,写的是家长里短的细节,他写乡邻,写的是人物内心的语言表达和心理刻画,他笔下的人,笔下的事,就像你的邻居,你的亲朋,神态、心态都是你所熟悉的。先生仿佛天生就具有在生活中挖掘创作素材的能耐,一桩不起眼的小事,一截落满尘土的往事,一段司空见惯的掌故,他都能在键盘上敲出一团团跳跃的火花。很难说他的散文篇篇精品、字字珠玑,但他的文字因为来自读者熟悉的烟火日子,所以读起来质朴、自然、亲切。

看过一段关于散文的阐述很是认可:散文是一种反对装饰、漠视修辞的文体,它的最高境界是平实和淡定,它传递给读者的,不应该是华丽的词藻或迷途般的结构,更应该是那颗真实、淳朴的心。先生的文字神态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格局,他的作品少有话语泡沫,实打实地散发着散文本真的气息和味道,这种不刻意、无意识的创作实践,更说明生活对于文学的重要,是散文创作应该大力提倡的。

因为早年接触过先生的文字,敬佩之情一直有之,《故园如歌》是我多年以后有幸得以拜读的第一部先生收录在册的散文集锦,记得文章的开头我曾说过,放慢速度,时间充裕之后再细品细赏,这里有欣赏学习文笔功底的想法,但读着读着,我更被文字的深情所感动,完全沉浸在故园深处那一幅幅画面之中。同是一片土地,同在一座小城,无论人物、故事、情节,场景,那守真向善的情怀、那向往幸福的期盼,那无法放下的牵挂,那绕缠在心中的思念,是先生对故园的挚爱,亦是我一一一个普普通通的读者的深情,这样一份发自肺腑的情感,来自对故园乡情的感同身受,来自对岁月的怀念和眷恋,更来自对先生呕心沥血,倾情奉献的这一幅幅时光美图,一曲曲故园颂歌再一次的敬重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曲真善美的赞歌一一《故园如歌》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