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鲁迅先生《药》中的人物吗?

当下,网络文章写的往往十分的随意,特别是自媒体文章,往往是“随心所欲”,如是自娱自乐倒也罢了。但当下是“流量为王”、“数据为王”、“资本引导”的网络时代,引导人们更多的注重了“快餐信息”。在网络上的严肃作品并不是很多,吸引眼球的往往是“娱乐圈”、“饭圈”.......有的文章在大声呼吁正能量,但是细看只是一个跟风的标题党,缺乏必要的描写、没有事实依据,但是由于是“大V”点赞,就是好评如潮。

文章需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个人观点、新鲜事物.....,单纯的“博眼球”的是被“利益”、“流量”控制的傀儡,是在给背后利益获得者的充当免费的“推手”。写到这里,就想到了“人血馒头”。

鲁迅先生的《药》中是这样描写的: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 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老栓以为获得了“救命稻草”,他的确是拿到一个一馒头。看看周围人的表现:

“好香! 你们吃什么点心呀?”这是驼背五少爷到了。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此时恰恰蹩到临街的壁角的桌边,便坐下问话,然而没有人答应他。“炒米粥么?”仍然没有人应。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中间放好一条凳,小栓坐了。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愚昧带来的后果就是死亡。

当下,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但是,网络中贩卖变异“人血馒头”的并不是没有,只不过是穿上了“马甲”。比如:贩卖个人信息、软文贩卖悲情博同情等等。

我们也许无意中就扮演了《药》的角色还混然不知,浑浑噩噩的做着帮手。

重读鲁迅先生的《药》,我们可以对号入座的想一想,我们是其中的一个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鲁迅先生《药》中的人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