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劲(朱老师)

      换劲在中国武功中其实是个入门的东西,一般在入门阶段先练外形,例如压腿、拉筋等等,第二步才练换劲。中国武术对于换劲的定义,首先中国武术认为使用肌肉和骨头发出来的力道认定为僵劲、僵力,其缺点是需要用较长发力距离、外形较大难收回、出力的来回相对需有个转还而不能连续,例如散打拳击等,在一拳与一拳之间需有个拳的收回,不能连续发出,单手无法连续发力,只能交换,中间有个停滞过程。与之相对的,中国武术认为无论内家外家,应该将这种经由骨头肌肉发出的僵力通过练习转化成基于筋和骨头发力的模式,称之为劲,这种转换就称之为换劲。因为筋有弹性,而这种依赖自身弹性的发力,消耗能量较少不易疲劳且这种弹性可以自已弹回来,一如出铁棍在扫出去之时需用力,再收回来需要再用力量,而改用橡胶弹力棒,扫过去需要力量,待它以自身弹力弹回来再发力就可以,也就是收回来是不用发力的。


        换劲法有许多,外家方法是用一些专门动作或套路来达成,有些人认为套路作用是用来便于练习,记住招式,在实战中是一一拆开使用,虽没错,但其实除了便于练习以外,但任何一个套路并不是第一个动作到最后动作,中间有些几个动作可以沿用于实战,但不可能每一招都可以,还会包含一些过渡招、练换劲的,所以若可以把其中这些换劲动作区分并选取出来单练就可以很快达到换劲效果;例如说我自已的动作中有左右挑打和金鸡独立,虽说我的动作名称与网路上各门派的叫法不同,但并不影响其效果;以金鸡独立来说,一手放肩以上如宣示,一手放大腿外侧,并弯下腰突然交换﹣此称之为武练,主要练大筋,


第二种是文练即透过站桩,主要是练小筋或某几条筋,一般认为二种都要练;


第三种方法,把某个动作,例如散打的左右直拳透过使用大力量快速打法把力量耗完,比如先打快速50下,再改为均匀节奏地一下一下打,当初师父教导时,用个靶子给我打,若认为我未用全力就会用打我一卜提醒我要用力高速打,之后再均匀左右打,那时的要求是每手各500下,我初时只19岁还自恃身强,在大学校运中百米短跑有12秒的成绩,但也只打了180下左右就瘫坐在地上了,第一次师父就认为算了,但第二次(也就过十几分钟后而已)要求我再加五十次也就是230下,这样不断打下去,其原理就是把你肌肉力道用尽了、抽筋了、抬不起来,那你肌肉就会无法再发力,你的筋就会出来代替发力,虽说这样效率低,但是你发力动作会很流,所以外国人在打拳击,那些职业者其实也是换劲完成的,当你看阿里或泰森出拳时,看似毫不费力,他们打多了,其实也是换劲完成的,不要以为他们没有换劲。


换劲完成后,换出来的劲称为初期内劲,是属没有内气的内劲,也称为筋骨劲,有个好处,打人时自已不疲劳也有透劲效果,透劲效果是因为具有颤动性,相当于橡胶棒的弹性效果,古代士兵拿枪要一枪攻击穿铠甲的敌人,若杆子是铁质的,就要用足够的速度与力量才能把铠甲给刺过去,否则就只能是对方顶飞出去而已;若杆子是具弹性的木质,在一枪刺出时的效果可以有颤动效果,可透过铠甲,在不刺破铠甲的状状况下,强烈震动敌人铠甲裡的五脏六腑使其受伤再将其刺死。


再来谈第四种换劲方式,同时也是换劲后需要注意的点,练筋骨换劲,在换劲完成后,不能老是练拳,因为黄帝内经中明确说筋需以气养,若只是一直练筋是会受伤的,所以老农民筋骨很强健但一般寿命不长;内气练出来,筋自然壮大起来,即伸筋拔骨,在内气涵养之下,筋和膜就会腾起,撑壮大起来,一如把橡胶棒放入蒸笼中,不断处在热气之下会变粗变软,而人体的内气在体内是有温度有热度的。


以上四种换劲法,有一个注意点,不可追求力量大小,而重点放在其动作是否不疲劳,另外换劲时不可以对着风(例如电风扇)或见水,因为换劲时,筋和骨的的气孔都打开,是很容易很关节炎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换劲(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