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社交老年痴呆症:用勇气和改变对抗成长的孤独

微博上看到一个话题:#社交老年痴呆症#,本以为是一个关注老年痴呆症的话题,点进去却发现是一个关于现代年轻人社交障碍、社交恐惧的话题。

博主总结的“社交老年痴呆症”有着以下几大症状:

说话时总是躲闪别人的眼睛

到新环境会害怕重新认识新朋友的时候

不会维系友谊,导致和初中高中同学都不怎么联系

跟一群不熟的人待一起比TM打了一架还累

远远的看见认识的人,犹豫是打招呼还是绕路走

明明自己很孤独无聊,但只想一个人待在家里最舒服

想张开口说话突然觉得好累

……

还有很多人补刀:群设置成免打扰了、聊天只聊几句了、QQ除了工作不再用了、微信发的最多的是文件传输助手、朋友圈三天可见了、微博除了哈哈哈哈哈哈再也发不出其他内容了……

不幸的是,我几乎全中。

上周,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高中时要好的男性友人发了一条动态,内容简单,无非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再上周,还是在朋友圈,我看到高中挚友结婚并生子。这两次我都在犹豫,要不要点赞,要不要送上祝福。

每每这种时候,我不免有些悲凉,曾经都是亲密无间的朋友,随着各自去到不同的城市,认识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事,就慢慢淡了联系,显得如此“自然而然”,大家都不再是了解彼此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的那个人了。

人越长大,就越孤单。小的时候喜欢一群人在一起疯,长大后变得喜欢独处,最多也就是约上一两个好友聊聊天,喝喝枸杞开水,然后发出一声感概:哎,老咯!

其实都不过是二十、三十岁的人。

有人说: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随着成长,你会发现社交不该占有生活的全部,需要学会断舍离,学会阅读和思考,学会独立面对世界,这是一种成熟。

我还看到有人说:圈子本就是越来越小的,所以别太在意一些人的离开。因为其实你没必要交很多朋友,相反很多蜻蜓点水的感情还会造成困扰。

我曾经有某个瞬间被这些话所说服,因为我明白很多的分别只不过是感情没到。而那些真正的心灵相通的挚友,即使不联系,见面也会亲密如初。但是,直到一个朋友因为抑郁症而选择离开人世之后,我忽然发现,这些都是扯蛋。

得知她离世的消息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不可置信,因为不久前,我们刚刚见过一面。她来火车站送我,我们聊着彼此最近的生活状态,聊到她暗恋的男孩,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

那场亲密的交谈让我觉得,真正的友谊就是哪怕不联系,我们也从未走远。可是她的离开,打破了所有的认知,我不知道她甜蜜的微笑的背后是一颗被抑郁症折磨的心。那场用微笑掩饰的交谈,想来应该是她对我的告别。而我,却连跟她告别的机会也没有了。

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呵护彼此的情感,结局会不会好一些?我常常这样质问自己。

我今年六月份刚刚从学校毕业,迈入社会。以下是我的一些日常:

上厕所最怕跟公司的人碰到,撞到了只好尴尬而不失礼貌地说一声hello。

同事们约了一起出去吃午饭,每次感觉如坐针毡,严重影响了我的食欲。

公司团建,一群人在一起嘻嘻哈哈,互相劝酒,不喝酒的我有些格格不入,只好默默吃菜。

我明白,这是我自己的原因,是我自己在潜意识里面就在拒绝融入。每次跟朋友谈起这些,他们都感到吃惊,毕竟我之前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开朗、话很多!

《幻乐之城》有一期的嘉宾是蒋欣,无论是在电视荧幕还是在社交媒体中,她给人的印象也一直是大大咧咧、极其开朗。但是,她却在那期节目中选择了 “社交恐惧症”的主题来拍摄音乐短片,诉说自己的社交障碍。

或许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社交恐惧通常是那种内向、腼腆、害羞的人才会有的,其实并不然。正如王菲所言: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一点点社交恐惧。

昨天,我终于拨通了那个男性友人的电话,我跟他说:“我现在整个人都非常懒,已经很久不联系老同学了,也不爱聊微信,每次想着找你,却又觉得这么久没联系了,突然联系好奇怪。每次看到你发的朋友圈,都害怕如果就一直这样淡漠下去,对我是一个莫大的损失,所以我又舔着脸来骚扰你了。”

他说:“其实我也一样,最近也忙着上课,基本也没和之前的同学联系了。反正以后想联系就联系,别有负担。”

生活如此五味杂陈,我们怎能放任自己“痴呆”下去?想要治愈社交老年痴呆,就必须心胸豁达地委身于生活的河流,而不是在自己那座空无一人“博物馆”里当固执的管理员。

几个月以后,我在跟公司的前辈打招呼的时候,开始慢慢尝试去看着对方的眼睛,起码会故作轻松的打着招呼;我和同期入职的姑娘们常常聊起各种花痴八卦;长假之后,我在公司茶会上和同事们互相分享着各自家乡的美味……

我也期待着,时隔多年后和男性友人的再次见面。

来自“彪悍到底”微信公众号 城安 请不要私自搬运哦~喜欢请关注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治愈社交老年痴呆症:用勇气和改变对抗成长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