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第一批种孑用户是如何炼成的?

发布会传播排期

IP的打造逻辑是价值观→故事→角色,但是P推广的核心逻辑是角色→故事→价值观,这是人们接受事物的正常逻辑,定是先接受人设,再去探寻人设背后的故事。

媒介融合的时代,需要有标识度的lP形象IP形象的三个标准:

1.特点:从形象上来说,特点重于好看,特点是构成P成型的最重要原因;

2.精准:|P是把所有的流量或情感认知归于一点,在P培养和发展中要考虑精准;

3.联想:具有跨平台的识别度,在其他方面可以做转移和连接


男过三十,人不如狗小孩子可以熊,老年人可以犟只有活在中间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必须获得正常且正确前进或者后退,都非自己可以掌握


物质化的今天,人们反而向往纯粹的情感因为那是已经缺失很久的美好去看她的一张车票,难过时的一包蔗糖,离家时的一盅大米,都可以是最美好的记忆


社群商业模式变现规律

1.获取用户,把控流量,通过入口级产品获取用户,最后通过流量变现来获取盈利;

2.生产内容,增加用户黏性。通过组织线上线下活动,授课,讲座,产品培训,沙龙,行业大会,论坛,峰会等各种形式变现,同时给用户带来更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

3.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CRM来更有价值的信息及资源朋友圈、微社区、兴趣部落、QQ群内容微信二维码、邀请码、软件AP等工具服务,获取用户信息,沉淀用户池,从而带来销售转化服务。


小米的第一批种孑用户是如何炼成的?

在做小米手机系统(MU)时,雷军下达了一个指标:不花钱将M|U做到100万用户。

于是,主管MU的负责人黎万强只能通过论坛做口碑:满世界泡论坛,找资深用户,几个人注册了上百个账户,天天在手机论坛灌水发广告精心挑选了100位超级用户,参与MU的设计、研发、反馈等。借助这100人的口碑传播,M|U迅速得以推广

那时,雷军会每天花一个小时回复微博上的评论,即使是工程师也要按时回复论坛上的帖子。据统计,小米论坛每天有实质内容的帖子大约有8000条,平均每个工程师每天要恢复150个帖子。而且,在每一个帖子后面,都会有个状态,显示这个建议被采纳的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工程师D,这给了用户被重视的感觉。

此外,小米有一个强大的线下活动平台“同城会”。每次活动邀请30-50个用户到现场与工程师做当面交流。这极大的增加了用户的粘性和参与感。

除了营造参与感,小米还积极的与米粉交朋友—这是小米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全员行为,为此小米赋予了线员工很大的权力。比如,在用户投诉或不爽的时候,客服有权根据自己的判断,自行赠送贴膜或其他小配件。另外,小米也非常重视人性服务除了赋予员工权利,小米还会赋予用户权利——成立“荣誉开发组”,让他们试用未发布的开发版、甚至参与绝密产品的开发。

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但给了用户极大的荣誉感和认同感产品型社区特点——产品+服务+高参与度+尊重、认同用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米的第一批种孑用户是如何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