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心理学:亲子关系的恨之入骨与爱之入髓


”哎呀!你怎么这么没有礼貌!赶紧给我叫叔叔!“

”这孩子,老是天天和别人打架!看我不教训教训你!“

”别玩游戏了好不好,你能好好读书不?“


       在亲子关系里,我们碰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孩子的不良习惯问题引成的。

       不爱学习、打架、过度占有、沉迷游戏、……

       这些不良习惯是怎么形成的?答案在父母身上。



       我在这里并非是要宣扬什么“父母皆祸害”的理论。而是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特别是在这种“百善孝为先”的教育理念之下,父母的地位之重,父母的影响之深刻,是其他的文化所不能比拟的。

       由此而伴生的,是“子不教,父之过”“昔孟母,择邻处”这种超限的家庭责任观。即父母只有将孩子牢牢的管教好,才能成材。这个观念导致我们常常采取不合适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管教,哪怕这显得有些过了。同时又对孩子照顾有加。

       如果严格管理加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仿佛自己的责任就到位了,剩下是孩子自己没能好好领悟和解决。这种看起来的“负责”,其实是用一刀切的方式把责任丢给孩子:

       “好吃好喝给你了,该怎么做也教你了,你怎么就是不学好呢?不争气的东西!”


这种做法负责吗?当然负责了,只是没有加以正确、科学的引导,显得有些盲目。

       这种超限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的自我意愿,是以父母自身的意愿为主导的。

       是的,我们这里所说的严格教育,不是夸张的三天一打,五天一骂,而是将自身的观点和意愿加到孩子身上并要求孩子去执行它。比如你要考名校,你要当医生,你要听话做个乖孩子等等。

       那你可能会问了,同样是严格教育,人家虎妈蔡美儿不就成功了吗?当然了,蔡美儿的女儿非常成功,但蔡美儿作为哈佛法学博士,耶鲁终身教授,其教育的“成功”和她的见识和资源是分不开的,她女儿的教育其实是有着详细的计划和目的而不仅仅是严苛,她身上也有着幽默感,同时尊重孩子的选择。

        没有她一般资源和智识的普通人,还真的难以做到。



       现在让我们把话题转回到孩子身上,看看严格的父母和作天作地的熊孩子们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对着爱自己的男/女朋友发脾气,对着养育你的父母无情的抱怨,狠狠的嘲讽自己的挚友。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这些“狠话”说给自己最亲近的人听?

       因为在他们这里我们是有安全感的,我们知道,即便我们无理取闹、发脾气对方也不会离开我们。

       传统教育下的“不打不争气”就是这样一种理念:我们相爱,但又伤害,反正你也无法离开我。仿佛通过这种破坏的方式,就可以达成我对你的期待,而你也能变成我希望的样子。

       孩子可不懂这些道理。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用鞭打和呵斥的方式让孩子来朝你期待的方向(好好学习、乖乖听话)前进呢?

       如果有的话,孩子也会习得这种方式,通过无止尽的哭闹来获得他对你的期待(要玩具、要零食)。

       父母作为成人,尚且知道适可而止,嘴上虽然继续唠叨和教训,但同时也会满足孩子的要求。

       可孩子却会认为这是他的胜利,正是因为他的哭闹,才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当我们谈到适当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不偏不倚。既不过度的指责孩子,也不能过度的溺爱孩子。我们先看看过度的教育会带来什么。

                                                                

                                                                  早熟


       过度的指责和批评,会让孩子体验到不安全感,为了避免这种不安全感,他必须尽快学会如何避免指责和批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些早熟的孩子。

       他们八面玲珑,在学校受老师欢迎,在家懂得讨好父母,但他们真实的性情,只能从他们情绪偶尔的爆发中得以一窥。他们的生命停留在成功躲避指责的那个时刻,他懂得讨好别人,终于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熟”“圆滑”“会说话”,但这掩盖不了他们是个baby的事实,他们的圆滑并非是来自世俗的打磨后包容一切的成熟,而是为了自身利益披上的铠甲。

                                                                   巨婴


       当教育走到另一个反面,过度的溺爱时,巨婴便诞生了。本应该交给他自己去体验的生命,自己去满足的需求,统统被父母完成了。

       这种没有经历过自我奋斗的脆弱生命,父母仍在时,他就像一个吸血鬼一般咬在父母身上,在父母离开之后,他必然遭遇巨大的失败,在这个世上艰难的生存直至死去。




       好嘞,我们终于到这里来了。

       适度的控制,意味着父母要有坚定的信念,能够坚持拒绝孩子不合理的需求。

       我见过很多家长,孩子喜欢新玩具,于是就不停的买,结果到了最后,玩具买了一屋子,孩子玩了两次都不玩了。

       适度控制的意思是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才是他真正需要的。比如买玩具,我们可以和孩子沟通说玩具是非买不可吗?和家里的玩具有什么区别?买了以后能玩多久,可以保证吗?

       孩子可能会找出千万种理由,最后撒娇赌气,但如果这个要求真的不合理,那么父母就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却难以在实践中坚持下来。

       这种拒绝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如果你的需求是不合理的,那么我不会满足你,从而让孩子形成“不合理的需求是被拒绝的,所以我应当提出尽量合理的需求”这个观念。

       而适度溺爱的意思,则是要懂得表达爱意。中国传统的文化是内敛含蓄的,我们甚至很难对伴侣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我喜欢你已经是不得了的表达了。

       而关于厌烦,我们则有着很多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在孩子犯了错之后,母亲们的唠叨倒是少不了的。大多数男人对他们母亲的唠叨可谓头疼,哪怕想一想也会让人烦躁。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这种唠叨可以尽量的少一点,因为他们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影响,反而会让他觉得生厌像嗡嗡的飞虫。

       将这些唠叨的话语,转化为孩子失败时的鼓励与安慰,反倒是个更好的选择。




       那么,做到这些就真的能教好孩子了吗?未必。

       先不用急着失望,因为孩子就是在一次次和父母的冲突中成长起来的,父母按自己的经验教育孩子应该如何生活(努力读书,成为医生、律师、公务员…),可当孩子发现自己有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积极运动,喜欢沉思,成为运动员、思想家...)的时候,矛盾就产生了,不必苛求孩子没有按我们的期望生长,自己无法帮助他感到无能与愤怒,我们仍然可以教会他如何拥有良好的品性与人格啊。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里是大白话心理学,我们下次见!


参考文献:

朱怡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C]// 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 2009.

白静. 我国儿童责任意识缺失的文化归因分析 [J].大观, 2014(7):176-177.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王星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意象对话咨询师

“通过对自体我当下感受的觉察和体验,即有觉察地感受自己的情绪,进而逐步寻根至原发感受。在呈现出原发感受背后的需要后,我们会有个顿悟发生,这一顿悟会指引我们达到重建自体我、修通关系我,最终获得人格重新整合的质的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白话心理学:亲子关系的恨之入骨与爱之入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