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居民们”——《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四季颜值都在线的小兴安岭,是不是已经让你情不自禁、心向往之了呢?
夏天,小兴安岭郁郁葱葱,繁茂的枝叶遮住了蓝天,森林里幽暗,森林外却是刺眼的,那些冲出层层树叶“围堵”的阳光,成为一道道很亮的光线,这条条光线就像利剑一样,又尖又长,又明亮又锐利。你知道吗,阳光可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光合作用了。
一、万物生长靠太阳——光与植物
我们要一日三餐,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而植物是怎样得到食物的呢?原来,植物除了用根吸收养分以外,还自己开了一家“食品工厂”,它们利用叶子里的神器——叶绿体,加入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将这些“变”成它们喜欢吃的食物(糖类物质),顺便还产生了新鲜的氧气,这个过程就叫作“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的许多环节,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制造“神器”叶绿体时,植物需要光,如果没有光,叶绿体就会发育不良。
其次,“神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也需要光。
最后,在放入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的关键“加工”环节,需要一些“调料”——酶,这些“调料”也需要光来进行“活化”,让它们发挥作用。
光不仅影响着植物的餐饭,还能影响植物生长的方方面面。
植物种子的发芽要看光的“脸色”。人们把需要在光下才能发芽的种子叫作“需光种子”,包括莴苣种子、烟草种子等;相反,需要在黑暗条件下才发芽的种子叫作“嫌光种子”,包括西瓜属植物和黑种草属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需要在黑暗中才能发芽;还有一些种子属于比较宽容的中间派,它们因长期接受人工选择和培育,对光的要求不严格,在光下或黑暗中都可以发芽。
植物的生长状态由光“说了算”。若是你把豆芽硬塞到“小黑屋”里去,那可怜的豆芽就会长得细长而柔弱。因为没有了阳光,“神器”叶绿体的发育和叶绿素的形成遭遇障碍,豆芽的内部构造发育也受到了影响。
植物开花要和光“商量”。那些喜欢晒太阳的植物叫作“长日植物”,比如牡丹、天仙子、冬小麦,它们一定要在白天时间长、夜间时间短的条件下开花;相反,那些喜欢凉爽的植物叫作“短日植物”,比如菊花、水稻、苍耳,它们的要求和“长日植物”正好相反,喜欢在黑夜长于白昼的时间开花。聪明的人们利用这一点掌握了人为控制花开的技巧。比如,菊花一般要在下半年、中秋节前后才开花,假如想让菊花在上半年、长日条件下开花,只要控制照光时间,把每天照光时间限制在8—9个小时就可以了;假如我们希望春夏开花的长日植物,能够在秋天短日条件下绽放,就可以用人工光照,延长每天的照光时间。
植物的颜值也要依靠光“赏脸”。我们吃到的苹果,向光一面的颜色会特别鲜艳,而背光的一面则发白,这也是光造成的。
二、死神降临前的“梳妆”
秋天,枫树的叶子变红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为什么有些树木的叶子会在秋天变红呢?要知道,秋天是树叶生命的最后一站,可是,偏偏就在树叶即将落下枝头的前几个星期,死神降临之前,树叶却开始“梳妆”,为自己涂上嫣红的色彩。
科学家们发现,此刻的树叶好比即将沉没的一艘大船,逃生之路(新陈代谢的通道)即将堵死,“船员们”(细胞们)在争分夺秒地抢救珍贵的“货物”(尤其是氮)。
那么,树叶为什么还有闲心披上红装(制造红色素),打扮自己呢?有人认为,红色素是树叶的“光线盾牌”,这“红色盾牌”能有效地保护秋叶,让叶绿体免遭过量阳光的破坏,树木就可以从“老朽”的树叶那里获取额外的养分,这些养分对于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为明年春天萌生的新叶子做好营养的储备。
树叶披上红妆,原来是为了保护“老朽”的树叶,这些老树叶则是为了保证树木在来年的新生。这是多么伟大的牺牲啊!当诗人杜牧看到那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肯定不会想到,那是“老朽”的树叶在为明年新生的树叶做着最后的奉献。
三、去大兴安岭拉柴火
美丽而富饶的小兴安岭,在我国的东北。在东北这片莽莽雄浑的黑土之乡,孩子们会喜欢充满魔幻色彩的雾凇奇观,老人们会流连那白雪皑皑、红灯高挂的雪乡农家,吃货们当然不会放过锅包肉、炖粉条、炸鲜蘑、溜肉段等东北美食。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还孕育了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就是迟子建。
在迟子建小的时候,曾经和父亲一起去拉柴火。柴火就是用来放入炉火中燃烧的树枝。
迟子建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度过的。每年一进入9月,植物枯萎了,冬天就缓缓来临了,这时候,人们就要点燃小火炉。为了让小火炉有柴火“吃”,大人就会带着孩子们上山拉柴火。
迟子建的父亲生性乐观风趣,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树上的鸟一听到父亲的声音就给惊飞了。迟子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可是寻着找着,就被“笃笃”吃虫的鸟儿吸引了注意力,或者是被奔跑的白兔带走了,忘记找倒下的树木,只顾得看兔子的足迹了。
四、古代的“导航”——指南针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小兴安岭真大啊,如果你在这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之中漫步,可千万要注意掌握方向。
当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自己不太熟悉那里,你也不要太惊慌。因为只要你有一部能联网的手机,就能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帮助下,迅速找到准确的路线,抵达自己的目的地。不仅如此,如果你愿意,只要你动动手指就能把自己所在的位置告诉别人,你只要守候在原地,就能等来专车接送。
可是,在没有手机,也没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古代,人们怎样寻找路线和方向呢?这就要说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了,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因为指南针能够为人们指出南方位置,所以得名“指南针”。
那么,指南针究竟为什么能指示方向呢?这和磁场有关。磁铁在地球磁场中能够指示南北方向,具有“南北指极性”,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利用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了指南针的雏形,它被称为“司南”。
在使用指南针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改进,后来,指南针在外形上终于成为最简便的针形。人们只需要拿一根小钢针在磁石上反复摩擦,等到钢针磁化后,便成为指南针了。
北宋时期,指南针被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在北宋以前,航海者是利用日月星辰的位置来判定方向的,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在晴天时使用,因为一旦到了阴雨天,航海者就找不到星星、月亮,他们的命运就难以把握了。自从有了指南针,即使是在阴雨天,航海者也能快捷准确地定位。因为指南针为航海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所以它很快就成为航海家的必备之物了。
我国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都离不开指南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