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困惑与思考

最近两周,线下教学始终不顺,磕磕碰碰,面对课堂学生的无动于衷,甚至产生了是不是自己的课件做得很差,是不是自己完全忽略了学生,备课时分看着自己的课件在想是不是自己的课完全忽略了学生。昨天最后一个班级的《古代日本》教学让我豁然开朗,问题治所在。

李镇西老师说:教师的备课必须经常看教材,努力做到烂熟于心。工作第五个年头,一年半高中,一年支教,一年半初中,对各个阶段的教材/课标不熟悉,每次都是备课时候才专门学习。本学期,被学校安排严重的超常规课时:跨年段执教6个班级,每周15节课,新课5节,总学生300人,还要每周的校本作业,这个工作量超过初三两外两名老师的工作量,甚至超过同年段的语数英老师很多。这样的工作量,导致我每周都需要提前一周准备好下周的东西,所有时间永远处于备课的状态。所以导致现在对教材不熟悉,对课标不熟悉,对学生不熟悉,对确定好的课件也不够熟悉。所以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自己都是磕磕绊绊,学生更是可想而知了。面对这种困局,改变不了现实,无法更改工作量,我能做什么呢?

1 侧重点选择:初二年段属于已经教授过的年段,初三年初次接触。将工作重心放置在初三年,重点备初三年的课。初二年主要延用去年的材料。

2 每周坚持小测,利用自己看晚自习的时间。测完之后,马上改出来,当晚出结果。该抄的抄,该更正的更正。

3 直升班,重点放在突破重难点和思考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努力向“深度学习”领域靠拢。

昨日,地理同事反馈学生只要有一点需要动脑经,转弯的地方学生就不会。我的教学也发现,学生上课时候的思考和阅读力很低。有同学能够回答出来,大部分同学都是无动于衷,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探究怎么的课堂互动能够让学生都充分参与进来,这是我们教师的使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0-27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