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的裁撤

2016-06-07

一提到湘军,很多人的印象便是凶悍,能吃苦能打仗。确实,湘军将这种霸蛮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历史上给予湘军的积极正面的评价很多。 在阅读唐浩明版的《曾国藩》之前,我对于湘军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上的功劳和湘军的精神。而《曾国藩》还展示了湘军的另一面,作为人或人性的另一面。这或许也可以看做是湘军最后被裁撤的一个原因。

迫于时事----长沙城险被太平军占领,清政府的绿营军根本不是“长毛”(清政府对天平军的称呼,因为太平军不束发)的对手----仍在母丧期的曾国藩从湘乡(今娄底双峰)荷叶塘奔赴长沙,协助当时的湖南巡抚张基亮督办湖南团练。 历经十几年,湘军平太平军,平其他的叛乱,暂时稳定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理应受到朝廷器重的湘军,为何,在立功之后,被湘军主帅,曾国藩主动裁撤,仅保留水陆三万人马呢? 究其原因,有如下两点:

第一: 曾国藩招募的湘军(最初不敢称之为湘军,而称之为“湘勇”因曾国藩担心朝廷会认为曾有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心理,直至后期圣谕中称之为湘军,才改湘勇为湘军)大部分为当时湘乡的农民。 湘勇的将领也主要为封建儒生,曾国藩与一些将领的有着同乡、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如:罗泽南,李续宾、彭玉麟、鲍超、曾国荃等。另外,湘军以营为基本单位,设营官、哨官等。湘军中的士兵由营官自由招募,因此,士兵只服从营官,形成了上下层层隶属,全军仅服从曾国藩。 湘军最盛之时水陆士兵有20多万,和毫无战斗力的政府绿营军相比,如同石头与鸡蛋的相遇。清政府怎能容下手握如此重兵的曾国藩?但是清政府又迫切需要依赖曾国藩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及其他的叛乱,这种既依赖又忌惮的心理,曾国藩怎能不知?“可以说,从曾国藩手中掌握几千团勇的那天起,朝廷便对他存有相当大的戒备之心,并随着他的名声和功劳的隆盛而增强”(唐浩明《曾国藩》)。曾国藩,一代忠孝,儒家一脉相承的“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在其身上已经是根深蒂固,维护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显然是曾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因此在攻取天京之后,即便其部下有觊觎之心,曾国藩也一直坚持“鼎之轻重,不可问焉”的理念,同时为表明心志,主动上奏朝廷,裁撤湘军。

这是曾国藩裁撤湘军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湘军自身的原因。

一是湘军掠夺财物。湘军中的士兵最主要的是农民,是由曾国藩自主招募,不是正规的军队,因此不属于朝廷的编制体系,不领朝廷的薪水粮草,因此朝廷所拨付的粮饷如杯水车薪,再加上其他一些官员的阻碍,粮饷一直是个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足见粮饷的重要性,为解决问题,曾或是设卡抽厘(相当于设关卡,向商人征收税钱),或是动员大商贾捐赠,最主要的是他省的资助。另外,很多士兵当时是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从军,应该说很少有保家卫国或者保卫清王朝的思想。凝聚湘军的,钱财是一大重要原因。这曾国藩心里最清楚,要让湘军士兵为他卖命,动力还是在于“升官发财乐呵呵”(《水师得胜歌》)因此每攻下一城,将领默认、带头手下的士兵掠夺财物。例如,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攻下天京后,带头将天京城掠夺一空,大批的钱财由天京通过水路、陆路运往荷叶塘, 其他的将领也效仿,将大批的财物运往自家。并上报朝廷天京城没有值钱之物,他们也没有吞并财物。但是迫于之后舆论压力,作为攻打天京的主帅,曾国荃隐退荷叶塘。

二是湘军屠城的暴行。破九江、安庆和天京之后,除掠夺财物外,还大肆屠城。这种屠城的行为,有出于消灭太平军主要力量的原因,也有发泄个人愤怒的成分,围攻安庆长达18个月,围攻天京更长达两年有余,围攻时的条件艰苦卓绝,这加大了湘军对太平军的恨意。一旦攻下城墙,则将屠刀伸向了城内的将领、投降的士兵、甚至无辜的百姓,以发泄愤怒。但是屠城给湘军带来了深深的负面影响。

抢掠与放纵,严重的削弱了湘军的战斗力,分赃不匀也加深了将领间的矛盾,军队的凝聚力消亡殆尽。曾国藩也看到了湘军出现的这些问题,但是无力从根本上去解决。这成为压在曾国藩心头的一块石头,曾也担心湘军内部出现导致致命问题的行为。这加快和坚定了曾国藩裁撤湘军的决心。而曾国藩的组建湘军最原始的意图即是平定太平军。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同时也为了向朝廷表明心志,自己并非想要拥兵自重,不重蹈“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覆辙。 在深思熟虑之后,依然决定裁撤湘军。

总之,曾国藩裁撤湘军是否有其他的原因,我不得而知,但是曾国藩裁撤湘军的壮举,可以看作是其功成身退的一种表现,也保全了曾曾国藩。如不裁撤,是否会出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后烹”的结尾?或经不住同僚的劝说,举兵自立?这,无从得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湘军的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