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新说·儒者的节操》之四 怀忠信以待举

《孔子家语新说·儒者的节操》之四

         怀忠信以待举

忠,存心居中,正直不偏。《说文解字》解释为:"忠,敬也,尽心曰忠"。故“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又说"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信的意思是诚实可靠,不欺骗。《说文解字》:誠也。从人从言。會意。忠信合在一起,就是忠诚信实之意。

毫无疑问,忠信牵扯到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孔子将其视为儒者修身立命的根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忠信,所以进德也。”(《周易·文言》)并且身体力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论语·公冶长》)还用它教育学生: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问自己的主张如何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在荒蛮地区,也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为不笃敬,即使在本乡州里,能行得通吗?站着,仿佛看见"忠信笃敬"这几个字直立在眼前;坐车,仿佛看见这几个字依靠在车辕的横木上。这样做了以后就能行得通。" (《论语·卫灵公》)

作为一种美德,忠信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并将其当作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所以历代儒者均以“怀忠抱信”为人生信条。

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尤为突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都要多次自我检讨:为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传授的东西经常践习了吗?

忠信落到实处,就是一言一行。曾子的夫人去赶集,孩子哭闹要跟着去,妻子便许诺说回来杀猪给他吃。等妻子赶完集回家,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以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不诚实守信啊”。于是就把猪杀了。

小到信及孩童,大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这种忠信在怀的充实和自信,养成了曾子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气概。《庄子·让王》中记载:"曾子居卫,温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声。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依然气冲霄汉,粪土功名利禄。

这与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仲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回吃着简单的饭,喝着生冷的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替他犯愁,他却照常快乐。这种安贫乐道的崇高气节正是儒者所倡行的。

正因如此,曾子才能在敝衣以耕,鲁君再三派人送给他土地的时候,不为所动。才能在“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之时,皆不应命。

忠信也是春秋时期仁人志士的言行规范。他们以忠信为准则,以做人不忠不信为耻辱。推崇之高有时甚至超过了一切。中国早期的儒家、道家、兵家、墨家等都遵循这一做人做事的原则。

《左传》记载过延陵季子挂剑坟林的故事。

 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出使时路过徐国,徐君十分喜欢季札的佩剑,但却没有说出来。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思,但由于还要出使别的国家,所以没有送给他。等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这就是“大信不约”。虽然季札只是心中默许,但他并没有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违背做人应有的诚信。这种“信”到极处的行为,实在是值得今人三思。

成败的根源,源于内心的诚敬。如果连应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成就得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人没有信用,就好像车子无法走动一样。《中庸》讲:“不诚无物。”如果缺乏真诚的心,与应有的信义,那任何的事业都很难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更是将忠信看的比生命都重。墨家是春秋末期形成的一个民间团体,组织严密,纲纪严格。创立者墨翟早期习儒。后虽脱离儒门,但却将其忠信思想承袭并发扬光大。《吕氏春秋·尚德》:墨者钜子孟胜和楚国的贵族阳城君交好,受阳城君所托帮他守卫封地。阳城君将一个叫做璜的玉器分成两半当做符,把一半交给孟胜并吩咐他“符合听之”。后阳城君因参与楚国内乱而出逃,楚国决心用武力收回阳城。孟胜无奈,打算为朋友死难。弟子徐弱劝他,委托人逃匿,协约就等于自动终止。况且国君强行收回,也属于不可抗因素。这样再去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孟胜却对其弟子说:“吾于阳城君,非师则友也,非友则臣也。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孟胜派人将巨子之位传给宋国的田襄子之后,便自杀了,跟随他的180多名弟子也一起自杀。三个弟子完成任务,拒绝了新任巨子田襄子的命令,又返回楚国,追随乃师而去。墨家被后人誉为“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扭转脚跟后退。这种刀山火海面前的凛然正气和牺牲精神,实乃上古华夏民族的铁血根脉。

忠信不光表现在古圣先贤身上,升斗小民也是如此。山阳儒生范巨卿在太学读书,与汝南张元伯结为至交。学业结束时,范巨卿对张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到时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约定了日期。约定时间快到的时候,元伯把事情告诉了母亲,让她准备好酒食恭候范巨卿。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张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就该为你们酿酒了。"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分手。

后范巨卿官至山阳郡功曹,和张元伯一直未再见面。张元伯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他的同乡好友郅君章﹑殷子徵每天都来探望他。元伯临终时叹息说:“很遗憾不能见到我的'死友'”。子徵说:“我和君章尽心尽力照顾你,难道还不算'死友'吗?”张元伯说:“你们二位是我活着的朋友。而山阳的范巨卿,才算得上我生死相交的朋友。”夜里,范巨卿突然梦见张元伯带着黑色帽子,帽子上垂着缨带,急匆匆地走来,叫他说:"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了,要在某一时下葬,永归黄泉。您如果还没忘了我,能不能再见我一面?"范巨卿惊醒,悲伤长叹,大哭一场。他禀告太守,请求前去奔丧。太守虽然不信,但不想违背他的心情,就答应了他。范巨卿于是换上吊丧的衣服,快马加鞭,急速赶去。还未赶到,葬礼已经开始。谁知下葬的时候,棺木却怎么也放不进墓穴。元伯的母亲抚摸着灵柩说:"难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于是就停下灵柩等了一段时间,就看到有辆白马拉的素车远远嚎哭而来。元伯的母亲说:"这一定是范巨卿来了”。范巨卿一到就叩拜灵柩说:"元伯,您可以走了。生死异路,从此永别。"参加葬礼的一千多人全都感动的流下眼泪。范巨卿就拉着绳索牵引灵柩,灵柩这才缓缓向前。然后他又留在坟地,为张元伯修坟种树才离开那里。

这就是世代传扬的“鸡黍之约。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书中所说的山阳郡即是今天鲁西南的金乡县。金乡是著名的大蒜之乡。当地儒风炽盛,崇尚忠信,百姓多以范巨卿为楷模。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家语新说·儒者的节操》之四 怀忠信以待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