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蛋、猪油拌饭、一火笼饼嘎儿的那些个味道

      我们出生的那个年代,已经没有任何温饱问题了,吃的饱穿的暖,我从来没有饥寒交迫的印象。但我们小时候,物质仍然匮乏,尤其是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应该算的上青黄不接了,那个时候没有大棚种植,青菜荠菜开花了蒜苔老了,蚕豆还没成熟,新的青菜豇豆丝瓜子还没长出来,几无蔬菜可食,于是很多便捷的食物成了填饱肚子的美食。不要跟我说没有蔬菜吃那就吃肉吧,肉很贵,难得吃一次呢。

      最简单方便的美味就是炖蛋了,鸡蛋上面飘着油沫和绿色的韭菜或者葱花,搅在米饭里吃,能吃两碗米饭呢。现在各种炖蛋神器,简单方便,最常见的是微波炉里两分钟转一转,马上就出来了。但是,现在的小朋友们肯定不晓得,在从前,炖蛋是个技术活儿。炖蛋的工具只能放在土灶的米饭锅里,既不是刚把米和水放在锅里的时候下去,也不能是饭已经蒸熟了的时候,那是什么时候呢?饭半生半熟的时候,米胀开了,看不到水了,大碗里放好调料搅拌好的鸡蛋液,然后把大碗放到米上去,盖好釜冠(读音是fǔ guàn就是木头锅盖),灶膛里再加一把火。好了,人可以走开去做一会别的事情,20分钟后,灶膛里的火灭了,灶上仍冒着热气,掀开釜冠,鸡蛋香、米饭香一起迎面扑来,锅里的米饭中间还留着碗的印记。

        蔡澜的《死前必食》头条是一碗“猪油拌饭,描绘成了令人销魂的美食。为了回味童年的这种味道,我真的去买了猪油回来熬了,直到冷却变成白色的膏状,我盛了一碗米饭,回想着童年时候,放在米饭的中间,慢慢拌开,我以为我一定会向从前那样几口就可以将一碗饭解决了,事实是——第一口的时候我就后悔了,第二口吃下去我就不想吃了,除了油腻,没有任何美感。猪不是那个猪了,米饭也不是土灶铁锅煮的饭了。这也没几年啊,十几年前我结婚之前,老家习俗带“待嫁娘子”吃饭,舅妈按照习俗给我下了一碗面,挖了一勺猪油,撒了蒜花,三下五除二就吃光了,而对于桌上的其它菜一点食欲都没有了。曾经熬油过后的猪油渣土话叫做滋油渣和其他蔬菜一起炒,也很好吃的。有次看到超市里有专门卖猪油渣的,我买回来炒青菜,味道却很怪异,全家人都不要吃那道菜。我一直想寻找原因,是什么原因让“二师兄”油的味道变了?

      咸菜萝卜干,至今仍是早餐的配菜,但现在人讲究养生了,觉得这些腌制品会致癌啊,不健康什么的,只是偶尔吃吃。那时能吃饱就不错了,哪里有这么讲究,咸菜萝卜干是每天必备的菜肴。一碗山芋干玉米粥,一碟萝卜干,一火笼饼嘎儿,一日三餐都可以这样应付过来了,吃的饱饱的,大人们吃了浑身都有力气。解释下什么是“饼嘎儿”,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蒸很多馒头,馒头切成片状,晒干后储存,家家户户都骄傲的晒在门前,谁家门口晒的饼嘎儿多说明谁家一年的收成好。饼嘎儿是那时的万能的主食,可以用水泡一泡蒸了吃如新出笼的馒头般;可以干的油炸,可以潮的油炸,又脆又香,可以当主食又可以当零食。咸菜是那个时候的万能菜,咸菜粉丝汤、咸菜豆腐汤、咸菜鸡蛋汤、咸菜炖咸肉伴着童年度过一次又一次青黄不接的日子。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空气中弥漫草木灰的味道,这种时光不再有了。物质生活的满足并不意味着幸福感的提升,欲望多了,快乐感也少了许多。活在当下,珍惜每个好时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炖蛋、猪油拌饭、一火笼饼嘎儿的那些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