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修自身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他的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后来汇集编纂成今天的《论语》。手捧论语,不烫亦不淡,行走在古圣先贤的智慧经验中,境界在,温润在,宁静在......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苍天还需要说话吗?“沉默是金”、“此时无声胜有声”应该是对孔子这句话最恰当的诠释吧。“言传身教”虽“言传”置前,但笔者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另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其实,有时候,“无言”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简简单单十六个字,道出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同时也告诉我们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籍,那就是对学习的兴趣。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重要,但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您对一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会比别人学得更快,习得更好;当您对一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会比别人做得更用心,完成得更出色。 

        作为一名师者,作为一名家长,我们在逼着孩子学习、逼着孩子干任何事情之前,我们是否考虑过“孩子有兴趣吗?我们应该怎样先把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呢?”而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也往往会忽略了兴趣的存在,忽略了兴趣的重要性,忽略了兴趣这个重要的因素,虽然太多的时候我们费时费力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困惑、尴尬、抱怨随之而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寓教于乐。”让我们做一个“乐教者”,用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法来促进孩子们兴趣的形成,让跟随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真正的成为“乐学者”。

        两千五百多年,穿越历史的长河,历经岁月的沧桑,如今的我们再看“论语”依然感觉就是这样的大道至简,虽是只言片语,却足以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续泡一杯佳茗,手捧一卷论语,轻坐于桌前。悄然翻阅,仿佛那哲理底蕴随热气在空中袅袅升腾,氤氲了空气,恬淡了心灵......

你可能感兴趣的:(半部《论语》修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