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解孤独

月亮,从遥远的寂静的水平面升起,她想向这热闹的,繁华的,嬉闹的城市打招呼。可是她,伸出来的手,又小心翼翼地缩了回去。毕竟,在这繁华的都市里,已经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抬头再看看她了。

在我看来,月亮,本也是爱热闹的吧,过去她常常在,初一或者十五的时候,制造个欢快的节日,让人们敲锣打鼓,和她一起舞舞狮子,猜猜灯谜。

可是,如今的她,那么静,那么清冷,那么孤独,永远是形单影只的,只朝着她的终点,一步一步孤独地行走着。

也是,这城市里,与她遥相辉映的光束里,恐怕再也没有她熟悉的锣鼓声,鞭炮声,甚至欢笑声了吧……她的人类朋友们,正在刷抖音、打游戏、看电影、带娃、追剧,忙得不亦乐乎,愿与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朋友,恐怕早已不复存在了。

都说,孤独是生活的常态,可是乐于接受和理解孤独的人却并不多见。就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孤独的角落,承载着他的压力,他的烦恼,他的疲惫……可是,能走进来瞧见这个角落的人却并不多,因为没有人愿意将这份孤独、这份脆弱、这份无助公诸于世,哪怕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爱人,更多的人,选择逃避,选择无视,选择……自我欺骗。

有的人,刷刷抖音,打打游戏,看看直播,躲在这个角落里的小伤口便自己愈合了。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伤,都能靠刷抖音、打游戏能够疗愈的。有时候,我们分明是在假装快乐。躲在虚拟的尘世喧嚣之外,享受快乐,可是当再次回到残酷的现实时,痛苦和孤独是加倍的。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著名编剧刘和平在参加主持人董卿《朗读者》的节目时说,“成功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而勇敢的人,义无反顾……我选择的是一条求难得难的孤独的路”。是的,真正强大的人,从不会害怕孤独。对他们来说,孤独是一面放大镜,会放大自己的伤口,放大自己的缺陷,但是他们会勇敢地,直面孤独。只有真正接受这一份失望,这一份寂寥,这一份伤痛,会和这残忍的孤独和平相处,并将这份孤独视为自我反思,自我创造,自我成长的重要契机,人才会真的长大,真的成熟。

人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月下,我们瞧着月亮姐姐的旅程是清冷孤独的,月上,她瞧着我们这些人,又何尝不是呢?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遇见孤独,有的人毫无准备,于是手足无措,心生怨怼,而有的人内心强大,总是能沉着思考,冷静应对。或许,孤独的灵魂才更加清醒,有些人,有些事,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想得明白,看得清楚。

我第一次遇见孤独的时候,是在深夜,梦里一奇怪的老头冲着我念,“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吓得惊出一身冷汗,醒来便是一夜无眠。孔夫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可如今,早已过了三十而立的年纪,一事无成,只剩下这孤独惊现于深夜,从黑漆漆的窗户上,裹着冷冰冰的寒风,向利剑一样刺来。

我将飞向哪里,跃到何方?我抬头望着月亮,似乎更加理解她了,我有些羡慕,她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只是这条路,是清冷孤寂的,没有人陪伴,前进的信念是她唯一的伴侣。

噩梦醒来,除了这岑静的月光,手边只有一些书为伴,读了《曾国藩传》,我着实敬佩曾老先生在人生低谷时的生活态度。当年,曾国藩于天下大乱之际,47岁的他临危受命,组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湘军军队,与太平天国两军对垒,在他高明的战略指挥之下,很快,湘军便收复了两湖最大的城市武汉。但是,有志者事也难成,不断有昏官向咸丰皇帝进言,“曾国藩,一个退休在家的平民,竟然在两湖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这恐怕远非,国家之福啊”。被解除兵权后,曾国藩一度沉沦,试图投湖自杀。被人救起后,内心寒凉无比的他,陷入了孤独和无助,只是内心强大的人,不会沉沦太久。于是,他开始反思自己处处碰壁的人生,他发现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而光的,于是他收敛锋芒,修正自我,对同僚和气包容,对皇帝迂回进谏,他不再怨天尤人,相反他清醒地知道,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便要努力改变自己,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中年变法”,脱胎换骨,绝处又逢生。

曾国藩老先生的梦想之路或许走得慢了一些,走得曲折了一些,但是孤独无助后的清醒再出发,是难能可贵的。毕竟,有些力量是不能靠别人馈赠的,直面生活的勇气往往是必须要靠自己生发的。一个人只有失利时不自弃,失败时还自省,才能在自己脆弱的心灵上筑起坚固的堡垒,让自己无坚不摧。

你可能感兴趣的:(月解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