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一碗高级鸡汤

《哲学导论》张世英

最近看的一本书是《哲学导论》,作者是张世英。不是教科书,也不是入门故事书,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非常集中,前后篇章在内容上有连贯紧密的逻辑。总而言之,并不可怕。

前情提要

西方哲学史上普遍流行的分类法,将哲学分为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

本体论追问我是谁,我在哪?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

认识论追问我到底能不能认识世界,我所知道的东西到底对不对,怎么判断对不对?

价值论就是对我而言什么是重要的?我看中什么?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哲学中的“天道”相当于本体论,性命方面相当于价值论,基本很少有认识论。

本书结构

这本书按照哲学的分类来安排内容,第一篇讲本体论和认识论,第二篇和第三篇讲的审美观和伦理观同属于价值观。第四篇讲历史观,我不太清楚历史观属于什么。第五篇简单回顾了一下哲学史。

整本书的结构如上。虽然分为许多篇,但是中心思想是集中的,一句话总结就是

反对西方传统哲学史上的主体与客体二分的思维方式,将哲学从抽象的天国拉回到具体的人世和现实生活,强调人与世界合一,物我交融的生活世界,亦即作者所说“民胞物与”“万物一体”。

我理解的是,只盯着眼前的六便士,是因为你只懂得主客对立,而抬头看月亮才是人活着的目的。所以提倡我们,人生苦短,活出美感。

前后篇章也不是相互并列的关系,第一篇是基础,也是核心,其他篇章在此基础上自然引申而出。我想,读书应该走的是树状图,内容枝枝丫丫延伸而出,而不是像竹子一样,直愣愣一株。所以今天只写第一篇,可以与其他书一起念,第二篇审美观可以与叶朗《美学原理》一起读,主要观点是相似的,而《美学原理》又可以和许许多多的美学书一起读。

第一篇导图

第一篇的全部内容如图所示:


第一篇 本体论与认识论

首先,人与世界万物关系主要有两类:“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和“主体-客体二分”。

“万物一体”的关系中,人不是站在世界之外的旁观者,而是“纠缠”在世界之中,这种“纠缠”就是“生活”。“主体-客体”关系中人将世界万物当做认识对象,探索、驯服,目的性和功利性强。二者的关系不是谁优于谁,而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海德格尔的基本思想和意思也就是在辨别此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中阐明的

P7:海德格尔的语言比较晦涩,他的基本思想和意思还是比较清楚的:生活、实践使人与世界融合为一,人一生下来就处于这种一体中,所以“此在”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关系是第一位,“主客关系”是第二位的。(生活、实践是最根本的,思维认识是派生的)

在西方

在西方哲学史上,先是经历了原始的“天人合一”,它让人有诗意,却没办法科学的认识事物;“主客二分”则必然产生科学,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但是他让哲学苍白无力,让生活枯燥乏味,让人的精神境界低下,物欲横流,还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西方近现代哲学则倡导在“主客二分”关系之上追寻更高级的“天人合一”,这种更加高级的“天人合一”是人类精神意识发展的最高境界,它就是审美意识(第二篇的审美观即是在这个基础上接着展开探讨),海德格尔是西方现代哲学中高级的“天人合一”和反旧形而上学思想的一个主要代表。

定位了海德格尔,也能更容易理解他的存在主义是什么样的东西,不过这只是参考,就像看电影不能剧透一样,看一本书之前最好洗净脑子里的标签,让它还原成它“原本如是”的样子。

以上是西方的状态,他们的原始“天人合一”到柏拉图开始就有了“主客关系”的萌芽,直到近代,笛卡尔明确提出此关系,黑格尔将“主客二分”推向极致,之后开始走下坡路,也就是出现了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开始反对旧的主客关系。这也是西方现代科学发展非常发达的思想根源。

在中国

而中国则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处于一种原始的“天人合一”的状态,模糊的觉得人与自然通灵,“主客关系”也存在,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让中国成为一个“诗的国度”,但是自然科学却几乎没有发展。

作者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定义为“前科学的文化”,把西方现代文化称为“后科学的文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的因素比较缺乏,所以中国就个人而言缺乏科学精神或者说缺乏求实的境界:见机行事,不做分析,不追求严格的秩序,遇事但求“差不多”、“过得去”就完了。这是我们要去提高的地方。

直到19世纪末,谭嗣同等进步人士为了救国而大力介绍西方的“主客关系”哲学,其实就是学习西方科学。因此中国是没有经历过“主客关系”这个阶段,直接将西方思想引入,学的不怎么像。

现今,西方近现代从黑格尔以后,已经发现了“主客二分”思想的弊端,开始有意超越之,而中国仍然陷在其中,仍然慢半拍,所以作者要做的正是超越“主客二分”,但是结合中国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探索一个更有特色的道路(这个道路在哪里呢,不知道)。

事实上,中国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有其高明的地方,这一点是西方缺乏的,这也是西方人眼中,东方既神秘又诗意的原因。现在他们又在费劲达到一种类似中国天人合一的境界。作者提出对未来哲学和文化的一点期望:在科技繁荣的今天,我们不可能再以簑笠、荷锄为审美题材,但是仍然可以在高精尖的科技园里写出“后科学文化”时代富有中国传统审美特色的文艺作品。

从更长远的层面来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的这个发展路径不一定不好,“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国文化的下一次崛起蕴含在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云云,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些精华当中(去除糟粕),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去捡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总有一天我们会去老祖宗那里寻根,不过先得我们有了钱才可能发生,我们是看不到了,估计我们的孙子也看不到,且等一等。

虽然国家的未来我们看不到,但是从个人发展来讲,个人精神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而人的境界也由此划分出四个等级,一个是欲求的境界,第二是功利的境界,第三是道德的境界(没有脱离功利境界),第四个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即审美的境界,这是个怎么玩味都无法穷尽的话题。特别有意思的是禅宗关于“自我”“本我”的思想,超越了“自我”将可见到“万物皆如其本然”“随处做主,立处皆真”。

P106:万事万物既保持了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合,圆融无碍,这种禅悦、安宁的境界与主客二分中的“自我”执意以我为中心、把人与我对立起来的焦躁不安状态迥然不同。这种境界与中国道家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是相同的

第二篇会讲审美观,和叶朗先生的《美学原理》有一脉相承之感,可同读。

文摘

下面是一些精彩的文摘,原本第一遍读完觉得得画图,第二遍读完觉得这是一本只要get到核心思想就可以抛下的书,第三遍才发现这本书远没有结束,得一直回访。

P7:人在认识世界万物之前,早已与世界万物融合在一起,早已沉浸在他所活动的世界万物之中。

“一切沉思、严肃的探索和思维皆源于生活这个深不可测的东西”——狄尔泰

P20:尼采认为苏格拉底用逻辑推理即他的概念辩证法为道德——“美德”辩护,使人失去了活生生的、自然的生活。柏拉图接受了苏格拉底的改变辩证法,创造出一套理念体系,认为“至善”的理念是最高理念,是“真正的世界”,希腊人原本具有的那种泰然自若的自然生活态度被柏拉图的“至善”弄得荡然无存。

基督教的上帝实际上是柏拉图的“至善”理念之人格化和神化,现实生活在基督教中更进一步否弃了。尼采虽然高度评价康德的批判者薛,但对他的道德至上的思想却给予了尖锐的批判,认为康德为了维护道德的崇高地位,才“发明”了“实践理性”,“虚构”了一个“本体界”,其实是徒劳。(就这样轻易地否定了人家一辈子的心血,尼采祖宗真的是把空气都要怼翻了,如此超越时代不死才怪,又如何能教人不爱)

道家的天人合一境界,超出了克罗齐所讲的认识,超出了经济上的功利,也超出了道德,实际上是审美意识。我以为审美意识应该是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

P25:人们大多数或大部分时间总是按照“主体-客体”关系模式看待事物,把事物看做是自我以外的东西来认识,因此生活是片面的、抽象的。只有达到高级的“天人合一”境界,生活才是真实的、具体的。思维、概念是人的精神意识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但又是必然要被超越、被扬弃的。

P28:审美意识的天人合一,其核心在于感情的真挚,真正的使人都是最真挚的人,其活动不是出于应该,而是出于自然的真挚,故有许多诗哲不言道德而自然合乎道德。

P45:万物相通,万物一体,这是一个千差万别而又彼此融通的世界。

我以为哲学乃是教人超越主客关系,在更高的基础上回复到不分主客、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整体,即从宇宙整体的内部体验到一种物我梁王的境界,这就是最高的审美意义和价值所在,其中很自然的包含了一种“民胞物与”的伦理道德的感情和意志。

P46:哲学的最高任务不只是达到同一性或相同性,而是要进而达到各种不相同的东西相互融合的整体,亦即达到天地万物之相通、相融。

P51:思维总是企图界定某种事物,划定某种事物的界限,但这种界限是不能绝对划定的。我们应该成人思维的局限性,但也正是在思维逻辑走到尽头之际,想象却为我们展开一个全新的视域。

P56:人的现实生活是具体的、生动的,科学抽象是第二位的。单纯的科学技术只能使世界黯然失色,使事物成为枯燥的、仅仅为人所开发、利用的对象。所以我们主张哲学应当超越科学。

P62:人生乃是作为有知、有情、有意、有本能的人与万物融合为一的整体,这才是真正的现实,才是真正达到了人与万物之间无限隔的境地,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无限。

P65:从个人来说,超越主客关系,达到人与万物融合为一的境界或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与世界”的关系,(即“在世”的境域),乃是个人意识发展的更高级的阶段,是一种超理性认识的阶段。一个完全不能超越主客关系阶段的人是根本没有诗意的人。

P77:境界就是一个人的“灵明”所照亮了的,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有意义的世界。

P80:主客关系的哲学思维突出认识活动在人的生活整体中的优先地位。一方面认识活动给人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利益,另一方面,人却成了只有认识而缺乏感情、缺乏欲望的无实际生活气息、苍白枯燥的人,认识活动于是脱离了人生的目的,人实际上脱离了活生生的生活世界。

P82:社会历史是一个无情的大舞台,它让具有各种境界的角色在意识不到自己境界的情况下充分自由地进行各种自具特色的表演活动,相互角逐,相互评判。

P113:我们应该生活一天,就做一天的追求,一日至死,就安然无谓的死去,这才是真正做到不执著,真正做到超脱。

P126:那种以为脱离红尘、不识不知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圣洁清高的看法,把“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理解为单纯的悠闲自在、清静无为的看法是,是对超越的误解,这种所谓超越,实无可超越者,无可挣扎者,既无痛苦磨炼,也谈不上圣洁高远。

P197:崇高不是高傲自负,那是一种虚假的崇高,人生的最高境界不应是悠闲自,而是经受得起痛苦的超越。

天地万物与人原本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王阳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是一碗高级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