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是父子亦是良师益友

在2018年的圣诞夜我看完了这本书,想必这是最好的圣诞礼物吧。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在一封封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艺术造诣极为深厚,无论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着渊博知识的父亲。有幸看到这本书亦是向傅聪“借了”一个爸爸,总觉得这是一本可以再细看好几遍的书,从中定能收获不少。致敬傅雷夫妇。

图片发自App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人比你优秀却比你还努力,然而你都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努力的。他在信中告诉傅聪:“就是在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傅雷在自己身体抱恙的时候依旧坚持看书、每天花十小时以上翻译著作、给孩子写信。在58年的生命中,用了37年的时间,翻译了约500万字的译文,包括了文学、美术、音乐、政论方面的30多部作品。

图片发自App


儿子远在他国,做父亲的只能通过书信方式告知儿子如何避免弯路。家信中内容丰富,不仅涵盖了音乐、艺术、文学、哲学、历史等内容,还有大量恋爱、婚姻、理财、为人处世等生活家常类的话题。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对儿子浓浓的爱。

关于人生:他在信中道:“人生没有一桩幸福不要付出代价,东边沾了便宜,西边就得吃亏些。”;多次提醒他勿忘本,提高自我,回报祖国“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对你的期望。你对政府的感激,只是用行动来表现才算是真正的感激”;告诉他对待朋友要真诚“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告诉他注意休息以及合理分配时间“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在外好好利用时间,不但要利用时间来工作,还要利用时间来休息、写信”。;提醒他对新鲜事物要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事情的原本:“对于你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受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希望你常常用这个步骤来“巩固”你很快得来的新东西(不管是技术是表达)。”等等做人的道理。最令我感动的是母亲朱梅馥的那句:“我们虽然年纪会老,可是不甘落后,永远也想追随在你们后面”,我想最成熟的爱莫不如此。

图片发自App


关于音乐,他在信中叮嘱“乐理开始没有,希望你把练琴时间抽出一部分来研究理论。琴的问题一时急不来,而且技巧根本要改。乐理却可以趁早赶一赶,无论如何要有个初步的概念。否则到国外去,加上文字的困难,念乐理比较慢了”;“音乐主要是用你的脑子,把你朦朦胧胧的感情(对每一个乐曲,每一章,每一段的感情)分辨清楚,弄明白你的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等到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十分明确了,然后你的technic [技巧]自会跟踪而来的。”你听听,这话不是和Richter [李赫特]说的一模一样吗?我很高兴,我从一般艺术上了解的音乐问题,居然与专门音乐家的了解并无分别。”;“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需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关于文学,他与孩子探讨了古今中外历史名家:“你说到李、杜的分别,的确如此。写实正如其他的宗派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短处就是雕琢太甚,缺少天然和灵动的韵致。但杜也有极浑成的诗,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首胸襟意境都与李白相仿佛。还有《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几首,也是缠绵悱恻,至情至性,非常动人的。但比起苏、李的离别诗来,似乎还缺少一些浑厚古朴。这是时代使然,无法可想的。汉魏人的胸怀比较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古之下,犹令人缅想不已。杜甫有许多田园诗,虽然受渊明影响,但比较之下,似乎也“隔”(王国维语)了一层。回过来说:写实可学,浪漫底克不可学;故杜可学,李不可学;国人谈诗的尊杜的多于尊李的,也是这个缘故。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例如雨果早期的戏剧,比才的《卡门》,德彪西的《贝莱阿斯与梅利桑特》。但即使批评家说的不完全对头或竟完全不对头,也会有一言半语引起我们的反省,给我们一种inspiration [灵感],使我们发现真正的缺点,或者另外一个新的角落让我们去追求,再不然是使我们联想到一些小枝节可以补充、修正或改善——这便是批评家之言不可尽信,亦不可忽视的辩证关系。”


图片发自App


关于哲学与信仰,他有独到的见解:“真正的佛教教理并不相信真有天堂地狱;而是从理智上求觉悟,求超度;觉悟是悟人世的虚幻,超度是超脱痛苦与烦恼。尽管是出世思想,却不予人以热烈追求幸福的鼓动或急于逃避地狱的恐怖;主要是劝导人求智慧。佛教的智慧正好与基督教的信仰成为鲜明的对比。智慧使人自然而然的醒悟,信仰反易使人入于偏执与热狂之途”

关于婚姻爱情,母亲朱梅馥写道:“生活不仅充满难以逆料的艰苦奋斗,而且还包含许许多多日常琐事,也许叫人更难以忍受。因为这种烦恼看起来这么渺小,这么琐碎,并且常常无缘无故,所以使人防不胜防。夫妇之间只有彻底谅解,全心包容,经常忍让,并且感情真挚不渝,对生活有一致的看法,有共同的崇高理想与信念,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平安渡过大大小小的风波,成为琴瑟和谐的终身伴侣。”是啊,正如《诗经》的《郑风·女曰鸡鸣》写的那样,夫妇之间最高的境界不一定是心灵相通,默契更重要,更要彼此感恩。能从琐碎中酝酿甜蜜,才能成为好的生活伴侣。琴瑟友之,莫不静好。

这本书第二遍阅读时已标记了近100个笔记,几乎每封信中都有精华语录,值得再细看好几遍。一边羡慕傅聪拥有如此博学多识、才华横溢、通古博今的父母;一边惭愧自己的无知懒惰、文化浅薄,更是警醒自己勤奋努力,步履不停,在书中体验更多精彩的人生。

我们总喜欢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殊不知我们才是那个希望。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和孩子一起成长与孩子看到更多的世界,才有未来、希望。而不能将自己不进步、慢慢脱离社会的焦虑化为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从前有人问:“什么时候,你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我想,是在看到《傅雷家书》这一刻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傅雷家书》是父子亦是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