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与理发

这是我最近新学的一篇文章,来着大三高级英语教科书。原名Divorce and a Haircut。离婚与理发

学了这么多年教科书,遇到这篇文章不容易。

图片发自App


男主Tom,女主Nancy,理发师Mike,场景是男主在理发店回忆自己的婚姻生活。

故事如下:


高中相识,去了不同大学,二十出头结婚,生有三个女儿。结婚十三年后分道扬镳。

两人宗教信仰不同,结婚前,Tom硬是把自己的信仰改成了Nancy的。呵,很感人是不是,爱的彰显啊。

婚后10年的某天,Tom实在受不住内心的挣扎,脱离了Nancy的宗教。他明知这样会威胁两人的婚姻,不过...宗教信仰对西方人来说实在重要,而且自由,代表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观。

可是,这时,Nancy也脱离了自己的宗教。

夫唱...妇随?

这事让Tom心里极度震撼,那可是引领了妻子30年的价值观啊!

好了来谈谈理发吧。

结婚13载,丈夫没去过理发店,都是妻子帮理的发。

“帮我理个发吧”

“行,去拿剪刀”

一直没磨过,冰冷冷,钝得不行的剪刀。厨房放把椅子,脱掉上衣,也没在肩上搭条毛巾,就咔嚓咔嚓剪了。

男子汉,即使钝钝的剪刀拽着揪着头发,也硬是没躲。

从头到尾,7分钟,干净利落,丈夫也不用照镜子,对他来说,好的理发,只是意味着他好久不用再剪一遍了。

7分钟,足够填补丈夫生活的一块空虚了。

这段故事是Tom离婚后第一次去理发店回忆的。听说13年没来过理发店,Mike听了也着实吓了一跳。相比之下,Mike给他打了热乎乎的泡,用锋利的刀片,和电推刀。不仅没有拉扯头发,这样的理发,简直是一种享受吧。

对了,大学阶段,Tom也有许多理发师,Antonio是其中一个。他背已经有些驼了,手止不住的颤抖。啊哈,这样看来,让年轻的妻子代替Antonio不失为明智的选择,还是能省几块钱的。

话说妻子脱离了宗教后,还去了一所法学院学习,于是丈夫更加辛勤工作,“孜孜不倦”给予资金等支持。在我们的视角看来,他简直就是中国好丈夫欸?

他倒是也对这份婚姻习以为常了,觉得继续过着是理所当然的事,应该不会出什么篓子。

后来出大篓子了吗?

没有。

读这篇文章难受的便是没什么明显的高潮,总觉得不过瘾。习惯读那种故事:突然出了变故,一个让人觉得事情出现转折是必然的那种变故。怎么好好的13年婚姻,结束的悄无声息。

对了,妻子去法学院那个情节,原作这样描述:“她去法学院那段时间,我们其实有了些许口角,只是我(丈夫)太忙了,忙于工作,忙于给予她金钱支持,忙于照顾三个孩子。”

......

后来,妻子找到了事业上的成就感。激动的和Tom说“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刚破茧的蝶”,这时候,坐在Mike椅子上的Tom终于想起来妻子曾对他说过“我觉得你的角色,就定在茧里了”。好吧我承认这里翻译的有点晦涩,我也是想尽量还原意想以供大家品味。

我的理解是,妻子向往多变的生活,而丈夫的生活太一成不变,她也曾试图提醒丈夫自己的想法,可木讷的丈夫始终get不到。

理发接近尾声,Tom回想的越来越深入了。

“我这样(离婚)是不是相当于自己绕了一大圈,又把生活给重启了?”

“如果一段感情最终分崩离析,那是不是说明它的开始就是错误?”

“怎么两个一起生活的人,对同样一段感情,有这这么不同的理解?”

关于这不同的理解,我画了示意图,应该无需多言。

图片发自App

“是不是我俩在互相依赖和各自独立这件事上做的不好,上次,她和我分居搬出去住后(搬了几条街而已),还很兴奋的打电话告诉我她可以自己换电源插头了。正常情况下,这么多年,这种事都是我包办的...”

“要是她从没给我剪过头发该多好,都怪这种静态的角色把我们束缚住了。都怪我让她给我剪头发。要是没剪多好。”

理发进行到了最后一道工序,扑粉。

理发店的电话响了。

“喂,您好。”Mike去接电话了

“我想帮我丈夫预约理发。”

“我们早上7:30到下午4:30都接受预约”

“%#*~……”

“……”

“……”

“理发这种事,还是让他自己预约的比较好”

挂了电话,Mike狠狠摇了摇头说“当一个女人这么掺和男人剪头发的事,肯定没好结果”

听着,有点讽刺。毕竟Mike也听了大部分Tom的故事。

“如何,我都是按照您妻子的手法剪的”

Mike在Tom脑后勺举着镜子,表情神秘的问。

Tom一惊,愣愣摸了摸脑后的发烧,也许这就是离婚的感觉吧。

他最近和妻子轮流照看孩子,妻子去上法学课,他同时负责做饭。总之就是两人仍会遇到。

“她看到我的发现会怎么想?会惊讶?会笑?会发现我改变了?如果她问我在哪家店剪的,我一定要模棱两可的告诉她,然后她再问,我再答...把这个对话延长延长再延长一点吧...我问问她法学院的作业,说不定还能聊到周末做什么呢...她到底会是什么反应...会觉得...?”

一路上,Tom都在忐忑地畅想。

到家,她在客厅准备晚上夜校的课程,头也没抬。


故事结尾还挺难受。

两人,各自优秀,相爱,三个孩子。

为何这样都要分开,那什么样的爱情或婚姻才是好的?

课上,季教授替我回答问题“你觉得他们离婚的原因是什么?”

“一、没有了宗教信仰的支持,信仰告诉人们婚姻家庭孩子的重要性,告诉人们要适当的牺牲,然而他们已经不受这约束了;二、性格上,两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大相径庭;三、他们似乎很少沟通,不知道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是一味地奉献自己认为正确的...”

我关于女主的介绍好像有点少了,其实,我们班有男生认为,男的是好男人,女的,有点,作。

当时我站起来反驳:这位女性只是有自己明确的追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被婚姻生活麻木而忘了梦想。我很推崇这位女性的做法,实际上我也很鼓励身边的女同学也能像她一样,不管在什么年龄,什么环境,都能果断去追求。况且,她也没有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身份。我所认为的,只是她和丈夫缺少沟通,或者沟通的不够直白,男的如果无法理解,那就更该直截了当。

话,挺糙的。

其实我还有点疑问,是关于前面那张人生观的示意图。

那张图是根据书上内容画的,可并非我本意。

我觉得,故事里男的应该是一个没什么兴趣爱好,生活比较规矩乏味,没什么激情和惊喜的;女的则是一个想法很多,爱好广泛,生活有波澜的人。

那自然,性格上,应该女的比较积极,男的则消极。

可图中不是,图中的女的,早就对这份感情没了信心,而男的却一直很看好。

我个人,是比较像文章的女生的性格的;

而我男朋友,则挺像那个男的。

上课时就一直恐慌,因为性格上男女主和我俩实在太像了。可我还是搞不懂为什么我就成了消极的那个。(一般不要瞎对号入座)

我想了想,发现,人是有多面性的,至少是双面性。

女主可以在工作中,法学院班级中,面对孩子时,是一个无比积极乐观,笑容满怀的人,而回家面对丈夫时,太久太多的事情没有沟通,也无法突兀地拿上台面讲,那就是另一幅面孔了。

真实生活中,这种案例挺多的吧,都把笑容留给了别人对于最亲近的人,只有表面相敬如宾,内心,早把门关上了。

图片发自App


处于一种生活态度的人,真的很难彻底理解另一种人的。

男朋友最后问我

“XX,你觉得我们经常去食堂吃顿简单的午饭,然后手拉手去图书馆门前晒会太阳聊聊天,这样不好吗?”

“……好”

静谧如流水的确岁月安好,可我内心,似乎总希望它能突然溅起一束浪花。


爸妈都已中年,做子女的,最希望的莫过于他们也能慢慢享受生活,爸妈心平气和沟通的时间似乎很少。好想哪一天,他们突然和我说“我俩去xxx玩几天,别烦我俩啊”

第一次写,很杂乱,有些想法还是表达不清,实在抱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婚与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