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题四-动力的思维导图和读书笔记

图片发自App

这一专题的学习没有什么感觉,就把作者的总结搬了过来。以后再次学习再来修改补充。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界关于心理疾病的普遍的分类法。依照这个分类法,心理疾病可以分为三大类:精神病、人格障碍和神经症。我们众所周知的一些神经症,反而是最轻的心理疾病,这也是心理咨询可以发挥作用的主要范围,至于人格障碍和精神病,不是心理咨询的适用范围。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一个非常有特色、也非常有解释力的分类法。按照“自体+动力+客体”的这个结构,如果自体和客体间的关系是善意为主,那么动力就是活力,就可以充分流动在关系之中。当活力能滋养自体时,就是自信;能滋养客体时,就是热情;“自信+热情”就是心理健康的最简单标准。

如果自体和客体间的关系是敌意为主,那么动力就是破坏力,于是要么不敢流动,要么流动时会真的去搞破坏。

自己的一个形象化的理论模型: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发出的任何动力都像是章鱼的一个能量触角,如果被接住,就变成了生能量,如果没被接住,就变成死能量,死能量继续向外界表达,就变成破坏;向内表达,就变成自我攻击,这也是抑郁的根源。

所以虽然讲的是动力,但我们要知道动力在关系中表达,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 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在寻找你 ”,我认为这是最漂亮的一个表达。

自体、动力和客体永远都是绑在一起,所以寻找你的过程,也是在寻找我自己。

二、全能自恋

这是我觉得无比深刻的部分,我之前做过很多论述是关于全能自恋及其各种转化,现在慢慢发现,这也是我最受欢迎的讲座主题。我们这一周的内容,就是简单、笼统地介绍了一些重要概念。

全能自恋就是我觉得自己是神,我发出任何一个念头或动力,世界都该回应我,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世界,而这时就是自恋性暴怒。

全能自恋有核弹一般的爆炸力,是生命力的根本源头,但它必须和现实相结合,如果你能拥有切实的能力和爱,这时就会形成实体自恋,也就是真自信,否则就会是虚体自恋,也就是我们非常熟知的面子心理。

精神病患者,都是活在全能自恋幻觉中的,可是天才们,常常也是受全能自恋所支配的,他们的区别在哪儿?这两天我在读万维钢老师的《高手》一书,书中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天才和疯子都是解除了自我抑制,于是信息会如洪水一般涌进,但天才有更高的智识去做一下筛选和梳理。其实就是,天才能驾驭全能自恋的洪水,而疯子被全能自恋给驾驭了。

全能自恋不只是天才和疯子的专利,普通人也有各种表现。在《全能自恋的常规表现》一文中,我讲了四种普通人常见的全能病:卓越强迫症、行动困难症、诛心论和全能自恋退行。

只说病不给“药”,似乎不太对。所以这周问答中,我们多少给开了一点“药”。不过真正的药,是后面内容的讲解,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全能自恋的原始生命力是如何演化成各种人性的。

三、攻击性

生命动力分为自恋、性和攻击性,这是我自己对很多精神分析家理论的一个总结,甚至可以说精神分析治疗,就像是为了修通一个人的攻击性似的。所以你要知道,攻击性有多重要。

可是,难道人不是该追求真善美吗?真善美很好,但如果你发现在追求真善美时,你好像失去了力量一般,那么你就可能走上了歧路,需要好好去认识你的攻击性。

所以在“攻击性”这一周,一上来我就强调,每个人都不好惹。如果你脾气太好,或周围人脾气太好,你需要知道这可能并不是真的。每个人的心底里,都可能有怒火在烧。

攻击性极具价值。你有攻击性时,才真实,而两个真实的人,才可以建立起真正亲密的关系。如果你剥离了攻击性,你认为这是涵养,但结果可能会变成,你既不能滋养自己了,也不能滋养对方,你们就活在一个虚假的、缺乏活力的关系中。

当然,好的关系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可以容纳攻击性,并把破坏性转化成生命力,这就是“去毒化”。当关系具有这个品质时,就会成为好的关系,不具备时,就会变成坏的关系。

接着我讲了一个很大的概念——生和死,将一般意义上的生死做了极大延伸:任何一个动力一旦发出,被接住就是生,没被接住就是死,接住时我们会把攻击性体验为生本能,而没被接住时,就会体验为死本能。

但无论如何,你都需要在外部世界中去展开你的攻击性,这时你才有被接住的机会,否则就什么都不会有,而只有内在封闭的黑暗,所以我在问答中说“先试试表达攻击性”。

四、锤炼生命的韧劲

因为讲全能自恋和攻击性,也因为讲生和死这些大话题,看到很多用户陷入到焦虑中,所以临时加了一周的内容,“锤炼生命的韧劲”。我写得比较个性化,其中关于时空、连续和断裂,是我自己的思考。

我们先讲了两种时空感。一种是婴儿式的,因为婴儿觉得只有当下这一个时空存在,没有形成一个抽象的“我”,所以婴儿会认同自己的任何一个具体动力,觉得我就是动力,动力就是我。所以,婴儿觉得动力一旦在当下的时空中不能实现,它就死了,这时“我”也就死了。

另一种是成熟的时空感,知道动力在当下这个时空没实现,那还可以通过时间累积和空间变换,增加它实现的可能。并且,动力不是“我”,所以一个动力的生死,不会引起“我”的生死感。

接着我们谈了自我效能感,是“我能凭我的能力实现我的动力”的感觉,并讲到幼儿时因为没有现实重大利益的得失,所以是一个绝佳的练习自我效能感的时期,这时候父母不要太越俎代庖。

一旦形成了比较强大的“我”,一个人就该有意识地去挑战自己,不断离开舒适区,让死能量锤打自己,而自己成功转化它为生能量,这个时候一个人就会不断增强。

在加餐中,我讲了自己的思考《连续和断裂》,连续的东西容易被我们视为生能量,于是我们喜欢连续;而断裂的东西容易被我们视为死能量,于是我们排斥断裂。因此,我们崇尚理性,排斥感性。一旦你能不断做到生死转换,你会发现连续的感性流动是极美的东西,这也就是心流。

锤炼生命的韧劲也是我直播时的内容,如果你错过了直播,可以看文字版的内容回顾。直播主要是总结了第四周的内容,但做了一点补充:你必须去做选择,必须充分展开你的动力,否则就等于一切都没开始。

五、性的动力

性是对关系的渴望;性的模式,是一个人内在关系模式的呈现。

这是我自己一直以来对性的理解的总结。

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性无处不在,高耸直立的东西,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而像容器一样的东西,都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男人潜意识深处渴望成为“世界之王”,击败所有男性,占有所有女性,一旦失败就会变成“恐怖之王”。所以,性动力的确是让人类最不安的一个东西,甚至超过生死。人类因此要遏制它,或者希望把它升华,而文明就是原始欲望升华的结果。

六、生命的初心

最后这一周的内容,是希望再次强调,无论如何要展开你的动力。

特别讲了,那些看似封闭而平静的人,可能是处于绝望中。每个人都必然是无数次发出自己的动力,但如果缺乏关系,缺乏客体,那么,这些动力就会从对关系的渴望变成绝望,而沉寂下来。这些动力会集中在潜意识深处,变成各种恐怖的黑暗存在。

这一章的内容,是我受益于我的一些来访者,当碰触到他们内心中的恐怖婴孩后,我发展出了一个练习“碰触你的内在婴儿”,希望通过这个练习,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婴儿。

自体一直在寻找客体,而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如果没有这份寻求,一切都不会发生。所以,勇敢去寻找吧,当我全然地找到你时,也就找到了我自己。

这条道路,被约瑟夫·坎贝尔称为“英雄之旅”,它绝不是一条坦途,会有各种黑暗和恐怖存在,同时也有瑰丽的风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题四-动力的思维导图和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