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小小小小小小彡
遇到危险时,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就把头钻进沙子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
——鸵鸟心态
01
我今年大四,机缘巧合,我在某银行实习。
说是实习,其实就是打杂,帮经理处理资料,帮同事跑上跑下。
一次,经理让我统计新入行大学生的资料。
照旧,我在内部邮箱上把通知一发,就坐在椅子上等回复。
眼看到了规定时间,怎么还没有人发信息。
于是我便找到了经理。
经理一听,说:银行内部很忙的,哪有时间盯着邮箱看。我们支行就有一个,你自己下去问问他吧。
说罢,经理告诉我他是谁,我才下去问他。在等客户办完业务后,才催到了他的资料。
回来又问经理,其他人怎么办。
经理不耐烦地给了我另一个新入行大学生的电话,让我问他。
等着等着,时间过了,经理问我做完了么?
听说我还没有开始打电话,就说,你就是这样的鸵鸟心态,赶快去打电话催。
没办法,我才硬着头皮组织语言挨个打电话要到了资料。
02
后来我专门上网搜了一下鸵鸟心态,若有所思。
想来自己真的有逃避的心态。
高三那年,自主招生的名额落在我头上。
自然不能浪费,连夜赶到了北京,第二天参加复试。
对于习惯了高中老师讲、我们低头记的模式,第一次坐在圆桌前和老师讨论竟有点怯场。
反观其他同学,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好几次自己鼓着勇气计划发言,却被其他同学直接开口,接着老师的思路探讨。
而我,也只能默默地跟自己说,下一个,下一个一定是我。
但是等来的却是每一个人一句话的总结,我这时候已经知道,我浪费了这个宝贵的名额。
细想想,如果我能像其他同学那样,流畅自如地发言,和老师互动,兴许就是另一个结果。
是啊,这就是鸵鸟心态,一次又一次地逃避,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才错失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
03
确实,小时候的教育形成了自己这样的心态。
小学课堂上,举手的姿势已经被规定好了。
遇到自己会答的问题,只用把手举好,自己再把背挺直。
这样的暗示,老师一定懂:我会,点我起来回答问题。
于是乎,大家都变得很内秀,表现自己也不争不抢。
因为总有老师熟悉自己,会发现自己,给自己表达的机会。
慢慢地,初中、高中也是如此。
同学、老师基本不变,彼此熟识。
但是一下子上了大学,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我大一时候感叹大学的课是按周上的,老师可以不用认识同学,照单点名即可,下课一转身就不见人。
这时,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熟悉程度就会得很低。
要是自己再像鸵鸟那样,遇到学生组织招新、各类比赛、文艺演出的机会还是等待别人发现自己,不敢大胆尝试,
那么机会就会被敢于表达的人抢走,自己只会失去提升自我的机会,会越来越平庸,越来越不敢去面对挑战,去克服困难。
突然想起小学辩论,自己还不主张毛遂自荐。现在觉得,自己是缺乏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罢了。
04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高效率。
这样的环境,即使自己再有内涵,依然要做那颗埋在土里的金子等待被人发现,那么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仍旧安安静静地躺在土里。
更别说像鸵鸟那样,遇到危险把头埋在沙子里了,虽然自己看不见了危险,但它依然存在,威胁着自身。
引申到我们自己,如果遇到困难,一味地自我逃避,依然想着有下一次,那么一定不会有下一次的机会了。
因为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而且会表达出来的人的。
写到这里,我想改变鸵鸟心态,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