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简明教程-第二章逻辑与语言

第二章逻辑与语言

概述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对思维形式的表达必须要依靠语言和文字(事实上,对任何事物的表达都要依靠语言和文字)。

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语言能否完整的表达思维。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人类的大脑是很奇妙的,某些体验和感觉完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比如“直觉”“灵感”,因此语言并不能完整的表达思维。“辞不达意”这种情况甚至是很常见的。

我们想表达的思维内容,具有一定的形式,而这些形式又要语言来描述,它们不能完全的等同。只能说好的语言表达,更能接近思维内容。

逻辑学直接研究思维本身,逻辑学与语言的关系较其它学科而言更为紧密,因此在用语方面要求更高。在学习逻辑学之前,我们需要要对语言进行分析,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表达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分析。


人类形成的自然语言,可以用来表达逻辑学,但是逻辑学并不依赖于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缺点,因此在特定领域,人类创造了很多符号语言来表达。符号语言有单义性、精确性和简洁性等优点。逻辑学也不例外,有一套符号语言来表达逻辑形式,这部分是现代逻辑的内容,我们后面会讲到。

逻辑与汉语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维的工具。其核心任务就是表达,而表达得好不好,在于受众是否通过语言而准确理解了表达者的意图。

汉语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代汉语,一是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主要是以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作品为源头,后世学者一直模仿他们作品中的用语习惯,形成一种书面文体,叫文言文。

从先秦一直到清末,这两千多年间,中国的书面语言一直是文言文。但是不得不指出,文言文有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面语与口语差异太大。因文言文刻意模仿先秦时期的用语习惯,导致变化不大,而口语则一直在变化,导致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太大。

2,文言文喜用古字古义,喜用典故,讲究对仗,导致难以掌握。

3,行文过于简练,经常省略语法结构,导致难以理解。

4,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文言文崇古的特点导致难以适应。要兼容新生事物,满足更多人对知识的需求,就会自然而然的变为更易于学习的白话文。

综上所述,文言文严重的影响了普罗大众的表达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的积累,对语言的精确性与普适性有了很高的要求,而文言文这种崇古的书面语,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20世纪初胡适等人发起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中国社会的书面语就全面转向了更容易掌握和更精确的白话文。现代白话文,引入了很多新生的词,总结和规范了汉语的语法结构,而且统一了口语和书面语,由此,汉语从古代汉语发展成为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逻辑学著作,先秦诸子里面的名家和墨家对概念等基础知识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后世并没有继承和发展。而且,中国文化崇古,以阐释圣贤之言为正统学问,而圣贤之言往往直接立论,不解释也不给出立论的前因后果。由此,中国古代学者缺乏对推理这种过程的关注。现代汉语得益于整个大环境的知识大爆发,使得我们能直接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因此,用现代汉语来表达逻辑学,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反过来,逻辑学也可以规范现代汉语的用法,使之更精确,条理更清晰。

现代汉语知识

逻辑学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逻辑学中的某些知识与语言单位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分析逻辑问题,最先也是要分析语言形式。

在逻辑学中,语词用于表达概念,而语词就是语言单位中词和词组(短语)的泛指。命题用陈述句来表示,而复合命题就表现为语言中的复句。我们需要记住重要的语法成分,这通常是分析别人的观点时,首先要做的事情。日常用语中经常会省略某些语法成分,这也需要我们用语法知识来还原和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下面列出现代汉语的基础语法知识,可做为参考。(没法添加这种表格,因此做成图片方式)


 几个需要注意的语法

1,汉语中的负概念

汉语中较少表达负概念,但是在逻辑学里面,负概念与正概念是同等重要的。现代汉语通常在概念前面加上“非”字来表达负概念,如“非金属”,“非P”。应该把这种形式看成一个整体的词。

2,全称量词的省略

汉语对概念的表达,默认就是全称的。比如:“苹果是红色的”和“所有苹果是红色的”是一个意思。加上全称量词,是一种强化。

3,特称量词的“存在性”

日常用语中,“有些”这种特称量词,隐含有“另一些”的意思。如“有些苹果是红色的”,隐含有“另一些苹果不是红色的”的含义。而在逻辑学用语中,特称量词没有这种含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逻辑学简明教程-第二章逻辑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