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共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

    语言是一扇窗,如果沟通不好,就变成一堵墙,形成一种沟通障碍,影响彼此之间的障碍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发脾气等,什么都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家长都没有做到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呢?有没有通过倾听孩子的表达,来了解孩子的一些需求和内心的感受呢?当孩子再给我们家长表达的一件事情当中有没有感同身受呢?有没有及时觉察孩子情绪变化呢?有没有不做主观的倾听和接纳呢?有没有共情到孩子,支持他表达自己的情绪,把他内心不开心的情绪疏导出来?

    所谓共情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倾听不单单是光听孩子的表达需求,也要感知我们家长自身的感受。我记得有一次我儿子晚上12 点多偷偷跑去网吧上网,当我在网吧看到孩子那一刻,内心真的很生气,感觉作为一个妈妈很失败,孩子有话也不给我说。我问儿子是怎么了,他两眼湿润,我们一起回家,路上我们没人说话一直到家,他认为我肯定会揍他,我真的想动手,最后还是忍住了。我拉着儿子一起坐在沙发上,就问他为什么要去选择半夜出去去网吧,你知不知道妈妈多担心你吗?说完我嗓子有点哽咽,两眼也湿润了,就用两手把儿子搂在怀里,轻轻拍了两下,声音放低问,是不是最近妈妈太忙,忽视你了,还是学习压力大呢?我刚说完,儿子哇了声哭起来,委屈的抽搐着,我搂着儿子没有动,我没有说话?静静听着,哭声持续的好几分钟,才停住。我拿着纸巾给你摖脸上的泪水,这是儿子才开口说自己学习压力大才去网吧的,听完孩子的诉说,没做任何的评判,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一些问题,自己在原生家庭保留的一些不好脾气,在有意无意的影响孩子,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没有及时做好调整,有时候都发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敢和我说他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怕我吵他!控制他!

        我在心里问自己,在生活中,对待孩子,我做到忍住不说了吗?显然没有,不但没有,还怕说得少,孩子做不到位,我把孩子当成了机器,觉得输入什么,都会呈现什么,可是孩子是个有思想,有感受的人,想着之前对待孩子,都是孩子刚一张嘴想说什么,我都会说他,嫌他话多,让他安静! 

      我要多反思,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不要急于用否定、联系、提问、同情、逻辑分析等态度来否定孩子的感受。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倾听与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