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禅》读书笔记

《妈妈禅》

《妈妈禅》(央金拉姆著 方智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初版 2020年1月5刷)读书笔记

1.愿力就是动力,是一切功德的根源。P008

2.一切怖畏,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P009

3.专注一境为禅,以心仅存慈母抱恩之心称为“妈妈禅”。P010

4.一个孩子没有伴的孤独,是父母无法弥补的。P027

5.当我的心不在自己身上,内心自然没有了苦;内心没有苦,身体上的劳累其实不算什么。P088

6.心自在,才算真正的自在。P089

7.要先发愿,才有清楚的方向和动力。不过,为了自身私利而发的心愿,一般不大会成功;而为了别人或众生所发的心愿,时常会出现很多神奇的因缘,帮助我们完成。P101

8.发愿其实就是学习做菩萨的开始。P101

9.法教由弟子继承,称为师徒传承;由孩子继承,则称为血脉传承。P107

10.发了愿之后必须去行愿,也就是要活在自己的愿心中,以行动落实。P111

11.口头上发愿利益众生不难,真正做起来是挺不容易的。P140

12.念力的强弱和动念的人有两方面的直接关系。第一是此人的定力:有禅定训练的人,念力强度很高;如果很散漫,或是一面看电视聊天,一面发出心念,则没有什么作用。第二是此人的用心程度:如果很关心、很重视、很用心,则念力强度很高;若是漫不经心,则没什么作用。这种念力,传统上被称为“加持力”。P179

13.不烦、没有恐惧,只是在当下一件件地处理事情,这就是生活中的禅修。P195-196

14.阿妈是一位超越自己的苦、超越对别人的怨恨,心怀慈悲、生活在佛法里的母亲。P201

15.要“用心”做事,是不是“用心”,别人能感受到的。P201

16.忙而不凡,工作即练心。P219

17.无论做什么事情、身在何处心在何处,都是在转心、练心。P225

18.修行人不是悠悠闲闲没事做,而是没有焦虑、不被情绪左右,心在当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P226

19.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是内心的显现。P228

20.他们用慈悲关怀你们,用智慧善巧解决你们内心的问题,让你们能够吸收到佛法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这是你们人生经历中极为殊胜的缘份。P232

21.女人的心一静下来,尊贵、恬雅、温柔、贤淑这些气质就会自然显现出来。P269

22.“婴儿独立教育”观念是受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的影响。P331

23.心理学家哈利哈洛透过一系列实验,彻底颠覆了华生提出的错误观念,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爱源自接触,而非食物。“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地满足孩子饥饿和干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触性的关怀、拥抱、抚摸、亲昵。”P331-332

24.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时两个家庭的融合。P336

25.现在的孩子最缺乏的不是物质,而是父母爱的陪伴。孩子其实只是想得到安全感,如果妈妈很稳定,不被情绪牵着走,自然就能理解孩子的需求,读懂孩子的心。P354-355

26.皈依是超越宗教的。皈依真正的意思,是“回归”自己内心的“觉”,然后“依靠”自己的“觉”,消除烦恼,升起慈悲和智慧。P362

27.最重要的是启发孩子对生命的尊重和慈悲心,尤其要帮助他们找到一生的愿心。孩子八、九岁开始需要思考和了解人间的痛苦和生死无常,启发他们的同情心、同理心。P366

28.体悟:这是指深入禅修和密法,开发特殊潜能,并透过觉,体悟到宇宙心性的本质。P366

29.做着一件事,心中想着另一件事,幸福指数会显著降低。美国哈佛大学的马修˙基林斯沃思和著名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伯特研究了来自83个国家、86种职业,从18到83岁,不同收入和教育阶层的15000人,得到一个核心结论:人有47%的时间,所做的事和所想的事是不同的,也就是所谓的“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P379

30.许多科学研究显示,现代人不快乐、没有幸福感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念头过多。太多不必要的需求、欲望、想想填满我们的心,使得我们停不下来,也就是所谓的头脑发热;而轻松的坐着,是让我们静下来的最好办法。P381

31.根据禅宗的观点,认识“觉”是一切禅修的根本,而在传统的藏传佛法里,“觉”也是一切智慧和慈悲的起点。P384

32.我们都觉得自己挺认识自己的,但是如果静下来仔细感觉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每天的生活,乃至一举一动,其实都受到性格(天生的人格特征)、习惯(后天养成的惯性轮回程式)、观念(后天养成的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记忆(人生经验的累积与储存)这四个元素的影响。P385

33.真正的福报其实来自你的心态。重点不在捐钱,而在于改变自己的心态。P387

34.持戒,是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忍辱,是培养宽广、坚毅的心态,能够原谅他人错误的心态。精进,是不退转、不急躁也不拖延,持续不断地努力。禅定,是保持清明的觉性,练习放松、专注、不散乱的禅修方法。智慧,是指具有处理世间事的能力,理解修行的教理,认识心性的实相。P391-392


读者感悟:

阅读此书的收获是,从中领悟到“当下”就是专注,就是一心一意,就是“仁”,是不走神、不溜号,是生命与所思所想所学所做一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禅》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