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佛--逃不过的理想与现实, 光明与黑暗

        我们想象中的美好都是被理想化了的。

谈我到如今为止对佛与佛教的认识:

        佛教很久以前就创立了,它得以广泛传播归功于两点:一是它是逃避现实的,人活着,都有不如意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佛的存在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这是对教众来说的,伟大的,救苦救难的佛。二是对于宗教长老等高位人物,他们需要一种洗脑文化,一个工具式的佛,在这里,阶级制度一直存在。到了今天,佛教的派别,规章制度,更是分的清清楚楚。美其名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还是独立于王权之外的,又一种新的游戏规则。

        所以我们想象中的佛,都是自己的佛,就像那句话,佛在心中。

        佛教派别林立,我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因为都是一些条条框框,遵规守距的东西。

        所谓禅心,应该是修己的。人活一世,不过几十春秋,与其苦难的活着,不如跳脱出来看待事物,让自己的心去寻找一份平和安逸。佛教讲究不悲不喜,是因为大悲大喜都会伤身。从这一点讲,它是养生的,包括习武为了强身健体,打坐为了养神,出家是为了隔绝外世,减少琐事烦心。

        所以我心目中的佛教,其实应该是一个养生堂。追求长生,追求平淡中的快乐。而不是皈依佛门就要诵经背典,考资历。说是修行,那和十年寒窗有什么区别,谁背的多谁就背选中。

      世人都说佛门圣地,是超脱的地方,但事实是这样吗?我想非佛门中人,喜欢礼佛的原因,应该是对一种文化的崇敬吧。毕竟佛教传承了这么多年,总要有点真东西,让人信得过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用科学都是可以解释得了的,比如功夫,确实是实践中得出来的真东西,听梵唱可以静心?你听轻音乐也容易使心情缓和。

        其实这么想是悲催的,你推倒了你思想中美好的东西,神化的东西不存在了,救人于水火的菩萨便不在了,你还是要一人独闯世事,没了一个灵魂伴侣,精神支持,做什么就容易畏惧不前。

        我写东西一直没有章法,总感觉有好多想写的东西,可是写写的就忘了。很多时候写到一半自己都会忘了自己行文的观点是什么。

        暂时就写这些,欢迎来批评辩驳。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佛--逃不过的理想与现实, 光明与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