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我们所经历的,所继续的...

      我是3月28号开始居家办公的,不是因为我们小区管控,而是震旦和来福士两边的办公楼都封掉了,算来今天是在家的第21天。4月1号之前,去了趟小超市买了点菜,当时还不是考虑自己用,而是有个客户朋友刚从酒店隔离出来家里没菜,我想买点,如果他需要,想办法给他送去,31号7点多忙完手头的工作,去外面转了一圈,想着无论如何要买点矿泉水,当时外面的店铺都是关门的,唯有离小区不远的一家烟杂店还开着,如愿的搬回了24瓶装550ml的农夫山泉,当时问老板其他店都关了,怎么他还不关门,他说想多坐一会儿。现在看来,那应该是这段时间最后的“自由”。自此以后除了下楼做核酸,拿抗原试剂盒,领小区发放的蔬菜物资,好像没有真正的下过楼。

      原本说的是4月5号解封,但是没有等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至今也没有,这二十多天以来,各种消息满天飞,多数都是消极的、恐惧的,给多数人制造了各种焦虑,也有悲剧的发生。作为一个疫情下的当局者,我想说说我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

      疫情刚开始紧张的几天,有在老家的同学发来微信,劝我先回老家待一段时间,他们的善意我特别能理解,也很感激,但都婉言拒绝了。回去可能会造成家里周围邻居的恐慌,而且影响家里人的正常生活;上海是我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超过了我在老家生活的时间,这里也是我的家,回去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还是要回来,每天居家办公也很忙,与其来回折腾,不如就安安心心待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度过这段难忘的时刻。

        跟在德国的同学聊天,她说因为经历过战争,二战以后德国人特别爱囤东西,每家的地下室都跟超市似的,他们特别不能理解,经常去超市油面货架是空的。她说女儿特别喜欢上海,知道上海有个地方叫陆家嘴,所以特别向往,我说我就在陆家嘴上班,每天都经过东方明珠塔,每天也都能看到上海三件套,早上的和晚上灯火通明的,找了一个去年100周年党庆浦江两岸灯光秀的视频和一个疫情当下上海24小时马路上空无一人的“空城”的视频,同学说马上转给孩子让她看看,她一定特别开心。而我印象中过去看到过很多介绍上海的视频,但一时怎么也找不到,生活在这里,我们平时所忽略的,可能正是别人所向往的。

      一直没有觉得封控的时间那么久,所以并没有囤很多菜,幸好小区发放了两次蔬菜物资,充实了我的冰箱,发的都是经放的菜品,连着几天吃的都是白萝卜、洋葱、卷心菜、胡萝卜、娃娃菜,到目前为止,卷心菜、胡萝卜和娃娃菜还有,这些都是平时很少买的菜,有些单调,但至少能保证一日三餐。有人可能会问我,你怎么不抢菜?没有参加团购吗?答案是没有。先说下抢菜,刚开始的时候,叮咚、盒马、美团也都尝试下单,每次都是选好了东西,提交订单的时候提示所有时段都预约满,有一次晚上11点多好不容易叮咚下单成功,送货时间是第二天的晚上8点以后,心心念念等了一天,晚上8点多没有收到下单的物品,收到的是叮咚取消订单的通知短信。于是果断放弃抢菜,美其名曰把机会留给比我更需要的人。再说说团购,疫情之下,有了楼里的小群和小区的大群,大群里最是热闹,早上起来看手机的时候肯定已经有人在说话了,等我关机睡觉的时候,还有人聊的热火朝天,刚有团购的时候,我观察了几天,各种团特别多,但是真正团到东西的不多,观察下来确实占用精力还没有预期想要的结果。楼里的小群组织过几次团购,接龙了一次,后面也没有了下文,今天又参与了一次团酒精,说是可以收到货,期待收货的喜悦。跟小伙伴们分享过我的冰箱照片,看下来说你的冰箱有点“穷”,的确,东西不多,但是有一个人有优势啊,一个菜可以吃两顿。这段时间,各类食材确实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价值,过年期间买的三只松鼠的坚果礼盒(一箱)、薯片(一袋)、芝士威化饼(一盒)、牛奶(两箱)、带鱼(一袋)、虾仁(三袋),在冰箱的冷藏里待了一段时间的苹果,同学带来的酸奶,朋友们带来的干松茸、黑木耳和巧克力,当时为了做可乐鸡翅还没用完的可乐,朋友送的自己买的还有公司发的五谷杂粮,给单调的食材增加了些色彩,充实了这段时间的生活。矿泉水早就用完了、牛奶酸奶喝完了、最后的苹果薯片芝士威化饼也吃没了,封闭的日子还在继续...

      昨天(4月16日)下午收到了公司发的爱心大礼包,三黄鸡,菠萝,土豆、胡萝卜、茄子、油麦菜、西葫芦、水笋,品种和量都超乎了我的想象,内心无比的开心和感激,做有温度的金融,不管是对客户还是员工,公司的确是做到了。首先把三黄鸡做了处理,配了红枣、黑木耳、铁皮石斛,变成了今天早上餐桌上的鸡汤,鲜香入味,忍不住喝了三小碗。

      3月中旬小区封闭的那两天我恢复了每天早上运动,不做太复杂的,平时是第八套广播体操,科学又简单,一套4分钟左右,每天做4-6次,再做些平时热身的动作,周末时间充裕,也会在跑步机上走一个小时,跑步伤膝盖,所以跑步机是用来走的。之前也做运动,但不是每天,最近有时会觉得小腿的筋是拉着的,总有些不舒服,恢复每天运动一个月时间,身体的感觉越来越好,即使疫情过去,每天运动也会继续坚持。

      在家的这些天,每天的生活非常规律,早上6点多最晚7点起床,喝水运动洗漱化妆吃早饭做核酸(或者抗原),然后是开早会,一天下来也是忙忙碌碌的,多数时候都是到近11点,有几次是11点过后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其他都还好,唯一觉得有些费嗓子,多数都是腾讯会议或者电话沟通,说话的声音比平时在办公室至少高一个八度,每天说话的时间不低于五到六个小时,感觉嗓子要长茧了。好在每天都会大量喝水,还有各种精油搭配着香薰机24小时不间断的守护,以及敲钵(听过一个沙龙,说的是钵的震动频率和脑波非常类似,每天敲钵十分钟,就会有很好的助眠作用),和各种音乐(以贝多芬的钢琴曲最多,从中可以汲取一些力量)相伴,整体状态也算是非常好的。虽说化妆没人看,但纯粹是为了取悦自己,还由此带动起来的精气神儿,可以让自己一天都能量满满,这种能量或多或少会传递给身边的小伙伴。

      当然,看书也是不能少的项目,跟着麦家陪你读书再读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新读了《我要快乐,不必正常》和《无人生还》,看完了纸质书《假如明天来临》(故事性特别强,看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M型社会》(预期很高,以为可以学一点养老或者长期规划的实质建议,花了几个小时通篇翻下来都是对日本政府的指责,借鉴意义不大,略失望),目前正在读的是《苏东坡新传》,从序言就开始被吸引,正文的内容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很多生僻字,所以一边看一边百度查字一边标记读音和意思,觉得特别好玩儿。愉快的阅读,两本厚厚的新传,得读到解封了吧?。

      再说说身边的人,我住在602,隔壁601是一对60多岁的上海本地夫妻,叔叔叫小胖子,一看就是老实人,阿姨戴着黑框眼镜,配有不知怎么形容的超酷发型,阿姨对邻居都很热情,唯独对小胖子总是骂骂咧咧的,而且是大嗓门,整个楼里很多人应该都能听到,我就有点看不下去。有两次做核酸回来又听到阿姨骂叔叔,叔叔很委屈的样子,嘟囔着说凶什么凶,内心戏应该是人家不要面子的嘛。有几次我都想跟阿姨聊几句,让她有话好好说,担心阿姨“骂”我一顿,就把想法跟朋友说了下,朋友提醒我这是人家夫妻的相处模式,多说无益,于是放弃。阿姨腿脚不灵便,六楼爬上爬下特别不方便,这两次的核酸她都拒绝下楼,也没看到有人上门做核酸,中午听到一个邻居阿姨来敲601的门,用上海话说着急死个人,你把门开开听我说几句,咱们是20多年的老邻居了,我很担心你,你开门听我说几句,如果我说的不对,你可以骂我,听不清楚门里面阿姨的回复,邻居阿姨重复了几次,601的门始终没开,最后邻居阿姨声音里带着哭腔下了楼。今天做核酸看到了601的小胖子叔叔,依然没有看到他家的阿姨,这两天阿姨骂叔叔的次数少了,我感觉清静了很多,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清楚,也不敢问。

        小区的群里有四百多人,这个群简直就是信息情报站,有一次两个穿便衣的人直愣愣的从大门口方向走进了小区里面,趴窗口的邻居拍了照发到群里,各种跟进讨论,当时的情绪非常紧张,经过不断的核实确认,最后“破案”两人是小区的志愿者,大家才松了口气。当时的过程不亚于看谍战片。群里经常看到的是呼叫志愿者,呼叫志愿者,从几号几零几拿牛奶或鸡蛋,送到几号几零几,再从几号几零几,取什么东西送回来,资源紧张,邻居们都在互助,用我同事的话说,以前邻居谁是谁都不知道,从不打招呼,更不用说有任何的往来,但居家的这段时间,第一次也是非常深刻的体会到了远亲不如近邻。大群里最多的是各种团,不知道具体买到了多少东西,但场面真的是热火朝天。当然大群里也时常发生前面你一句我一句说的挺开心,接下来就翻脸的,要吵架了,每到这个时候,总有好心的邻居会跳出来说个好消息(多数跟啥时候解封有关),缓解当下的敌对情绪。再后面群里的氛围就又是一片祥和了。虽然相爱相杀,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互相鼓励,从我做起,自律,实现小区清零,早日解封,为此,我们都努力着。

      说完大群,再说一下我们楼里的小群,这个群是方便志愿者通知做核酸或抗原而建的,大群的信息太多了,所以有些团购的信息会在小群里发布,群里303的小姐姐是最热心的,发布团购信息,做表格,给大家核对,先代付钱,收到货以后再赚钱给她,不厌其烦。昨天,群里再一次发起了面粉、盐和酒精的团购,目前解封还看不到时间点,思索再三,也加入了,一袋面粉、两袋盐、一瓶酒精,面粉可以做些馒头、包子,面食可是我的最爱,希望可以顺利收到。小群里也有互帮互助的点滴,温暖着我们的心。疫情当下,互帮互助才是最真实的发生。同事说前几天她老公找朋友帮楼里买了一些盐糖小米辣料酒生抽醋之类的生活用品,邻居们转账他都没收,结果他们家门口就送来了一堆堆的东西,牛奶、香烟、白酒、巧克力、牛肉、棒棒糖、曲奇饼干等等...对于网上的那些断章取义、妄自菲薄的消息,还是少看为好,用心感受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今天的太阳特别好,下楼做核酸的时候,发现了墙角的几束小花儿,趁排队,拍了几张照片,紫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花儿们,随着春风摇摆,忽然飞来了一只蝴蝶,楼下的小朋友兴奋的叫着蝴蝶、蝴蝶,还追着蝴蝶跑了几步,爸爸妈妈看到孩子这么兴奋,也开心的不得了,跟孩子说,你问问蝴蝶,你做核酸了吗?不能飞出小区哦。分享给几个朋友同事,大家统一的总结是既可爱又特别无奈。

      闺蜜的室友高烧有被确诊的风险,而她有被传染的风险,换做谁都会紧张,胡思乱想,距离远,我能做的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是给她发微信问候,有时间了就聊些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共同的朋友同事和熟悉的人还比较多,晚上睡觉前基本上也是跟她说晚安。后来她的室友确诊了,而她被接到了外地隔离,隔离的条件不错,心情也慢慢好起来。她这里没啥事了,告诉我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个朋友因为是密接,有点发烧,生活在恐惧之中,让我多去关心关心她。说到这个朋友,也是闺蜜,有点时间没联系了,问了下情况后,每天早晚问问身体情况,吃喝拉撒各种事情,在这个时候,无法替朋友承担身体带来的不适,但是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也是有很大作用的,经过几天的按时吃饭、休息,这个朋友的身体情况也算稳定了。听说有小伙伴心情不太好,或者情绪比较低落,我也会时不时的关心一下,聊聊天,想说的就多说一会,不想说的关心到即可。我们属于封控区,有同事在防范区,可以外出的,知道了小伙伴有实际困难的,身体力行马上给小伙伴送去实物温暖的,这份心意帮助人的人不一定会记住,但是被帮助的人一定会记得,甚至一辈子。

      前两天收到同学的电话,因为在开会,让她先留言,她又打了两个电话,说是急事需要帮忙,了解才知道,她6岁的侄女儿来上海看病被困在了上海,现在医生要求出院回家,问我能不能找辆车把孩子和孩子的妈妈送出上海。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大部分人都是足不出户的,能出去的也是不能开车,步行能走到的距离可以想象的到。打了12345和120都是忙线中,孩子的妈妈打了110警察表示帮不上忙,我又打了居委的工作人员,被告知居委会无能为力,推荐120再试试。又尝试几次还是打不通,最后让她把整体情况写了下,发朋友圈求助,好心的同事朋友们分别私信和评论里留言告诉我可能有用的方式和语言注意的事项,最后总结下来有两种办法:一是现在出去非常难,跟医生好好说,继续住院一段时间,医院相对安全,而且有吃有住,直到解封;二是孩子的爸爸求助当地政府,请政府部门帮忙协调上海方面协助母女俩回去,回到当地接受隔离。最后的结果是当地政府表示无法解决,跟医生沟通后,同意继续住在医院。孩子得的是朗格罕病,1岁半时发现并治愈,如今6岁多又复发了。如果不是这次联系,我都没听说还有这么种病,借此文章,普及下朗格罕病。

      朗格罕是一种与体内免疫细胞功能异常相关的反应性增殖性疾病。朗格罕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在0.001%~0.003%之间,具体可分为三型,即莱特勒西韦综合征、韩-薛-柯氏综合征和骨嗜酸性肉芽肿。朗格罕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据研究发现,该病主要与人体免疫调节紊乱有关,当患者的体内出现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现象时,就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细胞和组织的异常增殖,从而诱发该疾病发生。郎格罕患者在疾病早期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基本上都维持在38℃~39.5℃之间,容易与其他常见疾病混淆;大约50%的患者在疾病早期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皮疹有自愈的倾向,一组皮疹消退后,另一组皮疹就会再次出现;部分患者的内脏器官,比如肺部、肝脏、脾等也会受累,可能会出现肝大、脾大、肝功能异常等等症状。

      前几天朋友找到我,说丈母娘平时用的药吃完了,拜托了很多朋友帮忙找认识的医生看看能不能给配到。我找了认识的医生,也拜托身边的小伙伴找了认识的医生,回复是一致的:配药由居委会专人统一安排,或者自己到网上去碰碰运气。看到跟买药相关的信息都会第一时间转给朋友。昨天收到朋友的信息,药全部买到了,药价70块,跑腿费150块。开心的是老人可以有药用了,叹气的是跑腿费是不是要的太高了?这个时间段,在外面东奔西跑有风险,加点钱非常能够理解,但是不是可以合理一些,或者根据物品的价格,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收取。

        封闭以来,我的整体情绪是非常平和的,有两次有些情绪小波动,一是刚开始的几天,吃着晚饭突然觉得有些焦虑,不能想,感觉会掉入深渊,还好,几分钟后恢复到正常情况。昨天看了小提琴家自杀的介绍,不由得有些愤怒,跟朋友讨论了下这个事件,因为没有核酸报告而不能上120的救护车,又因为没有核酸报告被医院拒接,最后失去的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跟谁说起,普通人的第一反应是先治疗再说其他的,大家都明白救命要紧,可几次三番看到因为没有核酸报告而去世的无辜生命,病毒并没有那么可怕,要命的核酸报告才最可怕。疫情过后,这些无辜的生命是不是该有人负责?

      封闭在家看似是打乱了我们以往的正常生活,但静下来心来认真体味一下这段日子,除了足不出户,经历起早贪黑的抢菜参团,没有时间点的大小会,还有各种制造焦虑的信息,但这应该不是全部,还有很多我们看到看不到的暖心人和事,我认识的朋友同事中有成为所在小区自愿者的,也有是楼组长的,还有成了团长的。大家在尽自己所能的发挥着各自的能量和善意。所以,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很多温情。所以我们要

      一、学会珍惜,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平时好像永远都很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没有时间陪父母,没有时间夫妻之间好好说说话,但是疫情逼着我们慢下来,跟家人在一起,哪怕什么话都不说,就那么静静地坐一会儿,或者看看电视玩个游戏。

      二、懂得陪伴,这里的陪伴有的是生活在一起的家人,还有每天早会夕会的同事,还有空了就互相问候的朋友,一个段子,一段感人的视频,亦或是自己做的菜的照片,一通电话,你来我往的语音,都给我们这段生活增加了生趣。

      三、容易满足,火锅、烧烤、肯德基、蛋糕面包、啤酒炸鸡...这些在平时唾手可得的食物在现在变成了奢望,白萝卜、胡萝卜、土豆、洋葱、卷心菜、莴笋成了这段时间的主旋律,单调但幸好有它们,总算一日三餐有了着落,因为这些单调,让家里的五谷杂粮变成了香气扑鼻的豆浆,也正是这些单调,十多天后见到真正的蔬菜吃到嘴里,第一次感觉到了一丝丝甜,也正是有了这些,即使过期了的咖啡零食,也变成了宝贝。这些单调,也在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物质过生的日子未必是最好的,适当匮乏的生活才更容易感到满足,不是吗?

      四、发挥自己,朋友圈里好多朋友都发过自己种小葱,发豆芽的照片了,平时想都不可能想的事情竟然成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一个姐姐说她近期做了各种包子、馒头等面食,调侃自己一个南方人天天干北方人擅长的事,而我作为北方人看了心生佩服。今天第一次用有限的食材做了一份菠萝饭,超级好吃,开心的像个孩子,还跟好几个朋友分享了照片。你看。民以食为天,为了吃,我们有无限潜能。

        五、依然感恩,居委会、志愿者、楼组长的辛苦付出,邻居的相互照应,家人朋友的关心,同事小伙伴的陪伴,公司的爱心补给,还有那些我们知道不知道为抗疫胜利而付出的人们,此时,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感恩别人的付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可以帮助的人,多一份理解和善意,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能力。

        写在最后,据说明后天我们将收到第三批政府发放的物资,有食用油、盐、纸巾、卫生纸、大米...由此看来,解封可能还需要有一段时间,此时,反复循环的是莫文蔚的《这世界那么多人》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人群里 敞着一扇门

      我迷蒙的眼睛里长存

      初见你蓝色清晨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多幸运 我有个我们

      ...

      是啊,这世界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是上海2500万人中的一员,跟大家一起共同见证这段难忘的生活片段,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身边的故事还会继续...

      加油,上海人民!

你可能感兴趣的:(疫情当下,我们所经历的,所继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