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无明》究竟谁疯了?

      《一念无明》这部电影讲述了患有躁郁症的黄世东(余文乐饰),因为母亲意外过世而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出院后和久不来往的父亲一起生活,经历了一系列令人唏嘘的事情后,被邻居的小孩子用《小王子》救赎的故事。

        整部电影,既是讲救赎,也在讽刺社会,讽刺人心。开场父子见面的场景设计的非常耐人寻味,阿东出院的原因是什么?黄大海(曾志伟饰)问医生阿东是不是痊愈了,医生的回答很模糊,“可以这么说”,还说医院的床位有限,而且留在医院也没什么用了,换句话说,医生知道阿东的躁郁症并没有完全治好,当然这并不奇怪,精神类疾病彻底治愈的几率是非常非常低的,但即使如此我们也看到了医生对待病人竟是如此冷漠。后来的复诊医生态度同样冷漠,导演把医生黑了两次。之后另一位患者家属说了一句话点明了整部电影的主题“这个世界的人都是疯子”(尽管这位家属很可能是想摆脱这个负担说出这句话的)。之后父子见面,作为“正常人”的父亲在医院抽烟,随地扔烟头,而“精神病”儿子却默默捡起烟头扔进垃圾桶,不禁让人思考,究竟谁疯了?究竟谁不正常了?

      阿东的好朋友Louis结婚邀请阿东,见面的第一反应是拥抱阿东,这是整部电影为数不多正视阿东没有因为阿东的躁郁症歧视他的人,而这个人在电影里却并不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正常人”,因为最后他也自杀了。婚礼上阿东说“医生说,我发病时会漠视别人的感受。但我仍懂得尊重别人”,婚礼上Louis发言,感动到哭,台下的人在做什么?在讨论红酒怎么样,菜品好不好,婚礼排场够不够气派……除了阿东没有一个人认真听台上两位新人讲话,更谈不上对新人的祝福了。这并不是电影的夸张,事实上,现实中的大多数婚礼都是形式而非仪式,参加婚礼的人又有几个是真心想去真心祝福新人的?到这里,阿东哪里像个精神病患者了?我们只看到了他对朋友的真诚,对侮辱他的人他选择漠视,对不尊重别人的人敢于大声说出来。在我看来,他是个很正直的人,反而是其他的宾客粗俗无礼。难道不是这些人疯了吗?

      电影中把阿东照顾母亲的片段穿插进来,用插叙的方式一步步告诉观众,究竟阿东是如何患上躁郁症的。既是他母亲逼的,又有他自己的原因,因为精神类疾病,往往最不肯放过自己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他为什么执着于照顾母亲呢?即使这位母亲只想着优秀的小儿子,从不肯正视大儿子,尽管她对这个大儿子非打即骂,尽管这个大儿子照顾她无微不至她也不领情……其实原因很简单,阿东不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是因为母亲在,他的家就在,世界就是这么奇妙,这个备受冷落的儿子反而认真照顾着母亲,那个捧在手里的儿子却一去不回。阿东努力地照顾母亲,就是想被认同,希望母亲能够正视他,能够用“母亲”的身份对待他而已,这里有一个细节,阿东为母亲清洁身体时,他母亲说“麻烦你了”阿东却哭了,之前被打被骂阿东都没有哭,为什么现在哭了?因为这句话拉开了母亲和他的距离,他母亲仍然不愿意承认面前的这个人是她儿子。这段悲剧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原生家庭”的悲剧,是失败婚姻的悲剧,阿东的母亲本来是一位娇生惯养的大小姐,阴差阳错嫁给了什么都不出众的黄大海。为什么呢?下面是我自己的猜测并非影片正面描述的,应该是东母想嫁给一个爱自己的人,一个所谓的“老实人”,事实证明黄大海确实是个老实人,但东母想错了,她接受不了老实人的普通生活,但也回不去“大小姐”的日子了。在这还要奉劝想找老实人结婚的女孩们,慎重一点吧。

      那这段悲剧的婚姻最无辜的人是谁?是阿东!阿东没有做错任何事,却承担了一切的后果,现实中也是这样,承担婚姻悲剧的往往是小孩子。阿东从小不受父母重视,父母眼中只有成绩优秀的小儿子。从父母的争吵,到黄大海彻底离开这个家,阿东都看在眼里,从成年阿东照顾母亲的情形,我们也不难看出儿时的阿东同样不好过。童年的阴影,母亲的蛮横,工作的不顺,生活的压力……种种原因造成了阿东的躁郁症,蛮横的母亲过世了,黄大海象征性表演地扮演着“父亲”的角色,那个备受呵护的弟弟更是彻底断绝了来往。阿东是最无辜的,却也是最悲惨的一个,阿东病了吗?是的,他的病是那些比他更病入膏肓的人给的。

     再说说阿东自己的女友吧,阿东的女友确实很不容易,在这段感情里,阿东也犯了很大的错误,把一切责任丢给了女友,自己住进了精神病院。可是女友明明主动找他了,并有复合的意思,阿东为什么又选择一走了之了呢?这一次,并不是阿东选择了逃避,恰恰相反,他明白自己的过错,也知道女友的艰难,他是诚心想复合的,逃避的是他的女友。女友没有原谅他,对他更是无比的怨恨,但为什么还要复合?因为她入了宗教,因为信徒是不能怨恨不能抱怨的,信徒必须宽恕,不是自己主动宽恕的,是上帝要求我们要宽恕的而已,所以她才想复合。阿东当然不愿意了,复合不是因为女友爱他,只是因为上帝“要求”宽恕罢了。这里,导演把宗教狠狠地黑了一次。

      整部电影,重点表现阿东躁郁症的三次都是因为这段感情。第一次是想多挣些钱结婚生子,而进行了大量的非理性投资,第二次是女友想复合阿东兴奋地像个孩子,第三次是复合无望阿东边哭边吃了很多巧克力(也有其他细节表现,不过这三次是重点)。我们抛开躁郁症这个专业名词,单单看这几件事,投资失败只能说明阿东的理财头脑一般,兴奋或悲伤的表现也只能说明阿东的感情丰富,失恋加上朋友自杀把自己闷在屋里不也是很正常的悲伤表现吗。这哪里像个病人了?阿东的母亲是意外身亡的,阿东没有杀害母亲。整部电影,如果不说躁郁症,恐怕没人认为阿东是个精神病人。但贴上了“躁郁症”这个标签,所有人就都带了有色眼镜,应聘被拒绝,住房被邻居驱赶,和小孩子玩被误会要伤害他。阿东为什么把药都吐了?因为导演想告诉观众,阿东没有病,病的是这个社会!

      “一念无明”本来是个佛教词汇,比较深邃,但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就直白露骨多了——Mad World。疯狂的世界,而没有取名疯狂的阿东,为什么?因为阿东没有做错什么,病的也不是阿东,这个疯狂的社会给阿东贴上了“精神病人”的标签,但这个“精神病”却比正常人更加善良,更加孝顺,更加懂得尊重别人,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影片的最后黄大海终于醒悟了,懂得承担自己的责任,放下了手中那把锤子,也放下了心中的锤子。阿东明明没有伤害过任何人,亲生父亲却用锤子防身,可见这位父亲对儿子的感情了。但是他能说出是不是什么事都可以交给别人去做,也已经让人欣慰了,也更显出那些“精神病”家人组成的小团体是多么的冷漠和善于逃避了,也呼应了最开始那位家属说的话了“这个世界的人都是疯子,我不让你出去是为了保护你”,某种意义上说,这句话还真是对的,因为外面的世界真的都是疯子。

        影片中还有一个真正善良的人,就是救赎了阿东的余果小朋友。余果完全不在意阿东所谓的病情,即使余妈妈禁止他接触阿东他还是愿意和阿东一起玩。阿东最绝望的时候,是余果每天默默地为他朗读着《小王子》,希望他能振作起来,而阿东也真的跨过了这道鸿沟。其实这是电影一个美化的表现,现实生活中,阿东很有可能像朋友Louis一样自杀,不是因为什么躁郁症,而是因为这个世界满满的恶意。阿东只是和余果在天台坐一会,还一直提醒余果这里很危险,却被误会要伤害余果。周围的人也都投来愤怒和怀疑的目光。而这位余果小朋友,也许就是下一个阿东,同样很小就没有父亲的关爱,同样有着一位苛刻不理解自己的母亲……

     尽管影片着重表现了社会的病态,人性的丑恶,但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的,也许你一个简单的话语就能拯救一个人的未来甚至是生命,你的一个无意的行为也可能会彻底摧毁一个人,希望我们能时刻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善待周围的人。我们的世界也不该是Mad world,而是Beautiful world。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念无明》究竟谁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