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銅棒練習

1924年,Dr. Steiner 給予一系列有關 「語音優律斯美」 的演講(GA279:「優律斯美 – 猶如可見的語言」,Eurythmie als sichtbare Sprache),在第一講裡,他強調優律思美是一項新的藝術,它必須完全顯現為一種:源自於靈性的創作,轉化為可見的表達,突顯人類本身──與靈性同源──的活動個體。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習優律斯美的開始階段,有一些特定的準備練習,提供給學生,作為鍛鍊自己的方法,調整自己的身體進入一種狀態:如同一個樂器或是工具,可以帶出適當的表達。

在這樣的準備階段,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持棒練習」。這些練習具有各自特定專屬的法則、特質與律動。專心、投注於做這些練習的人,透過持續的反覆練習,可以轉化意志、顯現為內在的力量。初次接觸的人,可能會誤把它設想如同一般器械健身體操。所以,這裡首先需要了解,人類的身體,從人智學(Anthroposophie)角度的闡述,含有四重結構:「物質身體」、「以太身體」、「星芒體」,和「自我」。這些名詞,是為了方便指稱的術語,Dr. Steiner經常說,很難找到適切的語彙說明靈性世界的現象、法則、特性,而不得不借用俗世現有的詞彙。因此要理解這些名詞,不是去記憶這些術語,而是需要一再的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體驗。而這些「持棒練習」可以是其中一條路徑,幫助人們去體會,如何透過「物質身體」的活動,帶動「以太身體」裡生命本質的能量,同時關注到「星芒體」如何在當中興、衰、起、浮…,而最核心的是,「自我」如何貫徹於這三個身體;如此四重結構各得其所,和諧的互動。人的四重身體結構,或多或少都受到某些桎梏,而這些練習可以發展出內在的形塑力量,工作在這四重身體上,讓人的感官能力(Dr. Steiner明確的指述出人具有12種感官,不是只有眼、耳、鼻、舌、身觸的五種感官能力)得以開展,並且上昇、契合於心靈的感官(das Organ der Seele),然後靈性源頭的創發與傳達,才能適切無礙。

這些練習,依照Dr. Steiner的指示,是以銅金屬為主。草創初期,是以木棒纏繞銅線,後來才發展出現在的銅棒形式。銅金屬具備活化「以太能量」的效能(這方面的內容呈現在人智醫學、治療性-教育、優律思美,相關講座系列),讓這些練習很快呈現出顯著的結果。

這一系列的銅棒練習,共有六項。最早呈現的是「7-teilige」(該如何翻譯比較恰當呢:7重、7段、7部…?歡迎提供建議!)Dr. Steiner在1912年9月19日,教第一個優律思美學生Lory Smits如何做。之後,她將它呈現在第一場優律思美的介紹表演裡──1913年4月26日在杜賽道夫(Dusselforf)。就在這銅棒的表演之後,Dr. Steiner當場拿起銅棒,再給了其他的練習:「12-teilig」、「Wasserfall-瀑布」(這個名詞是後來人命名,當初Dr. Steiner並沒有給予名稱)、「So ist S-S迴旋」、「Qui-Qui」(Dr. Steiner直接採用鳥叫聲來凸顯這個練習的特質)、「Spiral-螺旋線」。

往後,將依序、逐次的介紹、解說這些練習。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麼是銅棒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