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时间还给阅读

上个月底,正午团队解散了。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想起来还是觉得有些感慨。那天上午我还在看非虚构的相关资料,下午就看到正午团队解散的消息,震惊之余又有些觉得在情理之中,虽然我自己很不愿意接受。

“正午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公众号之一。正午似乎是和如今新媒体时代潮流背道而驰,不去追热点,不去做碎片化内容。他们关注不重要的事情、快被人们遗忘的事情。但他们记录的都是真实的人生,关注着个体命运。正如他们的口号,“用故事凝视时代。”

无论是他们发的非虚构作品,还是写信与回信栏目,或者是每月总结的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我一直都很喜欢。看非虚构能把人拉入一种沉浸式的阅读,看写信专栏可以体会不同人的想法和人生,看每月那些不太重要的事给了自己一个看世界的新的角度。

之前叶三也提到过,正午团队一直是处于不盈利状态的。正午团队的解散,不仅反映出非虚构当下面临的一些困境,更是反映了当下专注深度内容的艰难。

想起前两天听网络上一个讲座,喻国明教授提出,“纸媒在未来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品存在,具有收藏价值不是信息价值。”纸媒停刊休刊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每次说到这个话题都还是有些无奈。前些日子整理明信片,有两张是高中时候喜欢的一个杂志寄来的主编签名版的。当时给杂志社写信,说自己有多么喜欢这本杂志,说以后到这个杂志社工作当编辑是我的梦想。虽然现在想来,当时说起的“梦想”不过是文绉绉甚至矫情的少女情怀,可是现在依旧记得我后来收到杂志给我寄的明信片时的喜悦。纸媒的退场速度远比我预想的要快,2018年这本杂志已经被迫停刊了。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这本书里有一段话——

“职业记者?职业编辑?职业摄影师?请别再使用这落伍的称谓!当出版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当媒体不再掌控机构特权,当大规模业余化的旗帜被高高举起,当社会化工具清除了公众表达的旧障碍,当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发布任何事情,这就是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而这本书是在2012年出版的。这么看来,真为自己的不够敏锐的洞察力而脸红。

最近还看了一个评分很高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一集讲的就是目前还在从事出版行业的资深编辑的故事。看完之后,敬佩他们被文字和书籍的热爱,也被他们的热爱所打动。顺手把片子里出现的书名摘录了下,放在了我的阅读书单里。

回到正午团队解散这个事情上。之前一直有想给他们写信的想法,却迟迟未动笔。现在团队已经解散,想起来觉得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把时间还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