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态

    如果能掌握一种把一切大小问题都能正常化的能力,那就好了。你叨叨半天我也能风轻云淡的给你完美答复,程序化的几口鸡汤,你不解决问题,我也不损失分豪,但这样不道德。

  处于某种事情的变动,我也闲置了很长一段时间,生活节奏由跑步进入到了静止状态。短暂的停止可以让人补充体力,迎接的便是“穿林打竹”。

 我最近一天将近10个电话来呼都是电话营销。 “您好,张先生对嘛?最近生活压力大吗?是否处于失恋、失业…” 情感销售哈哈,准确说是心理导师。都说是人类的悲欢并不想通,倘若我俩达成某种交易,是不是就可以找到一个心灵的栖息地了?我非常反感电话营销,倒不是它的错,它是艺术,它表达一种生命力。是对面生命的社会活动。

 我相信每一个人渴望着倾诉自我,找到一个可以假装耐心的人就如同找到了知音一般,无话不谈,我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朋友。但我会对这件事情表示一定排斥,这并不是我厌恶沟通,而是努力维持一种交流的边界感。

    这个因人而异,当下盛行的交流人设有一下几种:(1)快餐型:这种人天生热情,短短的时间利用媒体媒介说几句抖机灵的话来立下人设,用正三观加持粉饰,然后稍有不慎就瞬间崩塌,被贻笑大方。粉丝便成为当今“成败萧何”(2)蜜罐型:蜜罐是当下社会的产物,利用年轻男女的青春话题来制造爆点。部分年轻人在一定时间段是属于蚂蚁体质的,对糖分的依赖性极强。一旦嗅到“含糖制品”就如同蚂蚁大军成千上万的扑去。(3)伪精英型:如果说快餐型和蜜罐型是当下空虚族的产物,伪精英型那么就是低端理想主义的收割机。他们擅长制造焦虑,危机,平凡是罪,用种种说辞来证明你的当下是非常差的状态,如果你一旦认同他的观点,那么恭喜你已经成为“精英”的潜在客户了,起码是意向客户。

 这是我接触以上三类人群总结出是比较能够成为组织,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己给自己建立的围城的那么一部分人。

  解决问题:(1)低糖生活,糖分摄入多了会在产生一定的肥胖,油腻。脱油脱脂的办法就是找到自己的精神健身房,建立自己的精神宝库。无论你的底牌有多差,初中毕业也好,工地小哥也好,像我无业游民到处乱走的背包客也好,只要底牌稳,一开口便是有规则的音调和符号,不会显得那么的飘飘然。(2)拒绝快餐:快餐人格就是信息价值快速变现,包括抄袭狗,歪理邪说型哗众取宠,这种交流是不对等的,一旦你跟他进行平视交流,他们立马就漏洞百出,恼羞成怒。如何辨认这类人群?找他的底牌。(3)拒绝焦虑,远离“精英”:听我的,朋友。你大可不必让自己短时间成为看起来比较完美的人。夜该熬就熬。工资没多少,攒不住钱也不要怪自己。无论年龄大与小,唯一能让人变强能力就是承担结果的能力。前辈不用假惺惺去帮助后辈人填坑,坑谁挖的你能不知道吗?有些坑我们非走不行,然而大部分人都是生活上的坑,也没多深。

  关于交流重申:深度交流是很费心气儿的,一旦有朋友,家人与我探讨更深的话题我都会表示沉默。不是不屑,而是我不想对任何人负责。我从来不会刻意麻烦别人,给别人带去负面情绪,也不会让别人来影响我。对方一旦开始掏心掏肺,燃烧自己的内核我都会很紧张。你把你内核掏出来,如果不和你做等价交换,这对你很不公平,我不想交换我的内核。我是个比较单调的人,这可能对有很多喜欢交朋友的,朋友圈比较大的人来讲的确很残忍,不过部分坑还需要自己去走。我见过利用仪式捆扎的友情,我也见证过友情的悲剧。

  一直想写点东西出版一下,预算不太够,给我纠正文法的人收费也高了,奈何没受过正统教育,文化也不够,好歹真诚。(复制的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