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8

生日随笔(写于2018.11.07)

转眼来广州已经两年多了,离开了原有的圈子来到这个新的城市一开始我是排斥的。我总想着深圳的人儿,深圳的事儿,想着那个朝气蓬勃给我无限活力的地方。就如同之前从海南毕业刚刚去到深圳的时候一样,我会天天下班了跑去电话亭打长途,挨个打给室友朋友,一聊就是一个小时。就好像跟他们聊着就如同自己还在校园里一样。那个时候长途话费还很贵,刚出社会也没赚到什么钱,就自己躲在那个透明房子隔间里开聊了。现在已经看不到那种长途电话亭了,大一点的电话亭有好多个隔间,但每一间都小的只能容纳一把椅子和一个简易到只能放一个电话的迷你桌子。就这样,我度过了白天上班,晚上没人的时候就把自己关在透明隔间里打电话的日子。不过,渐渐地,我就不怎么打电话了。好像也不全是因为同学们和我都忙碌起来了,还有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圈子,开始认识新的朋友。我也开始听飞扬971,开始看第一现场,开始跟着大家去莲花山,梧桐山,开始逐渐认识深圳。

是的,这跟现在的情形也很像。我开始认识广州,融入这个城市。开车的时候我喜欢听EZFM,因为广州是落地城市之一(不过这一阵子收不到了,不知道咋了),周末的时候去图书馆陪果果借书看书,顺便欣赏小蛮腰的风景,朋友来的时候我会带他们去夜游珠江,然后在顶楼吹着凉风习习,慢慢跟他们一起听解说讲的珠江沿岸的广州故事。经过三元里,我会跟果果讲三元里抗英的故事,到了星海音乐厅,我会跟她说冼星海的故事。以前来广州,都是急匆匆要赶紧赶回深圳,而现在去深圳,都要急匆匆赶回广州。以前走出罗湖火车站,直奔地铁站去,一切都那么熟悉。现在,广州东站熙熙攘攘的人群好像更让我安心。似乎,家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这两年,我跳出了之前的工作环境,看到了不一样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慢慢想通,也似乎明白那句话:“现在你觉得过不去的坎儿,十年后再看都不是事儿。”之前在困扰我的我在慢慢想通,现在在我左右的,我慢慢理解并接受。

上周回去跟深圳的大学同学见面聊心得,他们说我进步了,其实我想说,只有痛过才会真正想去弄懂弄明白。只有真正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才可以不断向前。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愿意去尝试也努力付出的人,现在想想都是假象。你只想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一项一项完成,别人邀请你去做一件你可能认为自己不太擅长的事情,你就退缩了?你还觉得我每天都在努力啊,怎么可能是不愿走出舒适区的人呢?我要舒适就在家躺着了。是的,但此“舒适”,非彼“舒适”,不是身体的舒适,而是精神的,内在的。每天很努力很努力重复一件事情只是简单重复,别没有创新和挑战,只有去做那些你觉得自己不太擅长的事情,才可以真正推动自己的进步。我们都不是圣人,所以需要那个推自己一把的人和事。当你被推动了,你就感觉自己真的有提升,内心是充盈的,满足的。

希望看到文字的你,也能喜乐平安。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