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之读书“拿不起”怎么办?

2021.02.01day32

精神食粮

我一直为我的阅读速度而纳闷,老问自己是不是还没找到好的阅读方法?上学的时候一两小时就能把一本小说读完,现在有些书可以一两天读完,有些书读得很慢,读得费劲。

也许现在看书的目的变了,在读很多书的时候都想着精读,做好读书笔记,久而久之,一目十行的功能慢慢退化,理解能力也随着阅读速度的变慢而变慢,整个看书节奏变得自己感到担心。

抱着提升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的目的参加了《3天好习惯》的学习。刚听了第一节课,李拓老师讲得很好,分析了大部分人“拿不起”书怎么办?很多人不喜欢读书,一看书就犯困,对书没有什么兴趣?培根说过:“书籍从来不会教你书籍的用处。”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书与我们的关系。

我们跟书的相遇决定着你与这本书的缘分,比如那些一下就能吸引你的,就是该读的书;而那些大家都说好的,可以去读一读;那些不能打动你的书,就不必去读了。简单明了,方法有效。

老师让我们做一个负责任的读者。拿到一本新书,拆封的时候要有仪式感,先看书的前言,导言,封底推荐人是怎么写的,这些是书的精华部分,因为这是作者和推荐人提供的阅读这本书的理由,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它会让你知道,你是否有必要往下读,这本书有没有阅读的必要,有没有阅读的价值。

樊登读书会给出了一个TIPS读书评价方法,Tools:方法论;ideas:颠覆性;Practicability:可落地;Scientific:可证伪。

樊登老师说过:一本书就是一个方法。我们看书要权衡它的颠覆性,它所讲的理念对我是否有价值,从书中汲取的知识是否能够落地,对自己实用,书的结论是不是具有可证伪性等等,一系列的评价让你知道该不该往下读,豁然开朗。

这节课的内容丰富实用,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惊喜,特别是李拓老师讲的:你对内容的熟悉程度决定了你阅读的速度。正如我在看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得有些慢,说明书中内容我不熟悉,有难度,但我们不能只读容易读的书,读得快的书,正因为难懂,深度更深,读下来也许作用就更大,这便是知难而进的动力。

有这个认识,说明老师讲的“拿不起”,我听懂了,收获很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习惯之读书“拿不起”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