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读书笔记

      三毛出生于1943年,一个以战争和饥饿作为标签的年代。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台北做出自杀神一样的姿势,享年48岁。

      第一次读三毛,是她的《雨季不再来》,从作者简介以及书中的故事初步了解了她。如今又看她的传记,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关于家庭,可以说是书香门第,父亲是律师,母亲的文化素养也很高。三毛打碎瓷缸后撒谎,父亲会教育她说:“东西碎了是小事,说谎,关乎人的品质,绝对不能有。”三毛用压岁钱买了书柜,父亲也会默默帮她填满。在三毛拒绝与外界沟通却从画中看到希望时,父母会带她去寻找老师,学习艺术等等,这都是三毛生命中一段被守护的人生。

      关于老师,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如果说三毛十二岁时的数学老师扮演了魔鬼撒旦的角色,那么她十五六时遇见的顾福生便是博爱的上帝。”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不好的影响会让孩子沉浸在阴暗之中,好的影响却能够带领学生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在顾福生的指导下,三毛开始绘画,尝试写作,逐渐有了信心,性情也变了。因为顾老师的爱,三毛被数学老师打入地狱的灵魂也找到了返程的路。

      关于爱情,三毛是幸运的也是悲惨的。幸运的是她遇到了荷西,一个真正懂她的男人。三毛爱好拾荒,向往沙漠,荷西喜欢海洋,但荷西却能为了三毛去撒哈拉沙漠工作,布置属于她们的沙漠小家。荷西六年的等待,六年的陪伴,十二年间,撒哈拉虽然荒芜,却给了三毛似海情深。悲惨的是荷西在潜水中不幸生亡,三毛说:“你等我六年,和我同床共枕六年,一共十二年。现在我为你守护十二年,这一生我们不再相欠了。”而后便把握了生命的自由。在爱情这条路上,不论是初恋梁光明、画家邓国川、未婚夫Gerbet,还是挚爱荷西,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悲痛。

      三毛是智慧、勇敢、豁达的,一生孤独、追寻、守望、涅槃。看完她的传记,我有些悲痛,感觉书中所写的一幕幕已经显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仿佛看到了三毛在坟墓旁看书、被数学老师责骂、关上与外界交流的窗、在悲痛中失去挚爱、在医院中了结余生,种种景象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我想,从中我更应该思考以后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怎样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又该怎样因材施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