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创造货币的
前文说到了货币的起源,这篇继续货币,说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货币有用是因为人们相信它有用,可以说货币是人类创造出的最伟大的共同想象。
有了货币的帮助,可以避免双重偶然性的约束,减少质检成本,所以不管那个社会,都需要货币,而具体用哪种物品作为货币,反倒是其次的。
当然用哪种货币的都有,金银都可以。在五百多年前,英国铸币局局长发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流通中质量高的货币会被保存下来,质量低的反而流通中。
货币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们相信它有用,只要人们相信它就不需要用那么高质量的商品来充当。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是有效的,符合经济效率的:劣币是有效率的货币。
言归正传,看商业银行是怎样创造货币的?来看一个封闭社会,假如有1000块在流通,人们利用1000块的方便进行交易,有银行系统专门负责存贷业务,赚取利差。
想象一下,你收到1000块钱,肯定下班了存银行啊,银行收到钱后,肯定马上把钱贷出去,借给别人,而别人会马上花掉,因为不到急用他不会借,借钱是有利息的。
到了第二天,所有口袋里有钱的人,还会把钱存银行。经过这两天,看到银行账户上的钱从1000变2000,变第三天的3000,累记下来无止境地增长。
想想最初的1000吗?这就是一个创造货币的过程,当然其实不是无止境的,因为政府对每家商业银行规定:收到存款后,必须留下一部分作为“法定准备金”。
假定准备金率为20%,意味着银行收到1000后,只能把800贷出去,剩的200作为准备金。第二天800回流回银行,只能贷出去640,剩下的160是准备金。
总结1000块在20%准备金下,能创造4000块新生货币,加上基础的1000,整个社会有5000块货币流通。
这就是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创造货币的能力跟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准备金率越高,创造货币倍数越低。
当然这其实是理想状态,现实中创造货币的过程是有摩擦的,创造货币的实际倍数跟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也有关系,就是一部分资金很活跃,一部分资金在沉睡。
货币银行学中,活跃程度不同的货币有专门的衡量标准,分别是M0、M1、M2、M3等,M0是公众和银行持有的通货,M1是M0的基础上加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M2是M1基础上加低于10万美元的定存,M3就是更广义的货币。
如果现在有传言,大家去取钱,银行够不够大家取?不够,因为只要用户挤兑,银行一定会破产。不是经营不善,而是这种机制造成的,可能只能依靠银行背后的支撑,去尽量满足需要,平息谣言。
从另一面说,银行也是商业机构,跟楼下小卖部没有本质区别,也可能出现资不抵债问题,就是遇到这两个问题:
一个是因为挤兑传言,应该帮它,挽救整个银行系统;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自己经营不善,应该让它受到市场的惩罚,不然就没有人会负责任地经营。
问题是如何区分这两种困难?迄今为止,大家还在争论,这不好解决。
问题:你赞不赞成“大而不能倒”这种政府干预原则?为什么?
大银行倒闭是很可怕的,我们应该尽量防患于未然。怎样才能更好防范未然呢?
人有预见性,怎样分饼决定了饼能做多大,政府如何对待破产企业,影响了企业会不会做出导致自己破产的行为。如果大而不倒,商业银行在做决策时,就不会在乎它倒不倒,这跟防患未然的目标背道而驰。
要建立人们的预期,做错事是要承担后果的,人们才会小心谨慎,不管怎样,着眼未来,防患未然最重要。
中央银行的作用
上部分说了商业银行制造货币,整个银行体系就有这种本领。通过循环往复可以凭空增长账面上流通的货币。当然不是无限地增长,背后有控制者,其中一个就是中央银行。
在社会中,谁有权发行货币,就有一种重要的特权,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占有社会资源的特权。
首先货币是一种负债证明书。发行的人对使用的人说,你用我的货币,我保证等你哪天不用了,就能从我这兑换到相应的资源,可能是金、银,这是货币背后的本位支持。
但现实中,货币总在流通,在人们的口袋里,而永远不会拿来兑换真实的货物。也就是发行货币的人一本万利,他永远不需要用真实的财富兑换他所做出的承诺。
那这不是一门只赚不赔的生意吗?任何一种垄断地位都会遇到挑战,要维持这种垄断地位本身就要付出成本。一个国家要发行人人都愿意用的货币,要建立这种信用本身就不容易。
国力要足够强大,强大到人们相信哪怕危难时,这种货币也会被认可,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哪个国家和地区敢假冒这个国家的货币,你的军事实力足够把他们拿下,维持这种军事威慑,本身就有巨大的成本。
那么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国家的货币发行和流通呢?
比如美国,先由美国中央银行,也就是联邦储备局批准,财政部就可以印钱了,印出的钱叫联邦储备券,财政部把它卖给联邦储备局,所得存到财政部在联邦储备局的账户。
缺钱就印,印了就能花,成本很低,就是纸。这样印出的钱,不需要任何支撑,没有任何标准,靠的就是这个国家背后的实力。
联邦储备局除了批准印钱之外,还有两个调整货币流通的办法:
一当年是公开市场操作,它在公开市场买卖美国国债,从而向市场发放或回收美元。另一方面就是调整利率。
当然联邦储备局也可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但实际上很少被采用。
中央银行还有个作用,是充当最后贷款人的作用。银行体系本身就有一种困难,就是流动性困难。如果储户恐慌性挤兑,整个银行体系是没有那么多钱的,这时中央银行就要发挥作用,尽量满足储户需求,平息恐慌。
其实这就是各国中央银行的基本任务,稳定货币发行量。当然还有其他任务,比如调整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就业稳定等。
问题:当商业银行需要资金时,中央银行就提供,那商业银行会不会滥用中央银行提供的资金呢?
实际上商业银行的大部分资金不来自央行,央行只是一位最后贷款人,提供最后帮助,起一个保底的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哪怕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也是要收取利息的,随市场波动而波动。
谢谢欣赏,观点来自《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