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浮名浮利,镜花水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然苏轼却言: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又多少让人慨叹,只为名利,何其劳心,何其劳神,且不论若只为名利少了生命中的诸多平凡乐趣。

英国小说《名利场》中,也有着这样一些争名逐利的市井之人,他们这一生,名与利,执着于斯,可若这名与利带来的只是无穷的痛苦,无尽的明争暗斗以及尔虞我诈,虚情假意。太多执着是否又真正值得?


1863年圣诞节的前夕,仅仅52岁的伟大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因积劳成疾,在伦敦心脏病突发,骤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纵观萨克雷的一生,出生于资本主义阶级富裕的东印度公司职员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靠着父亲留下的大宗遗产生活。6岁时,他被送到英国的模范学校查特工学读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829年,他考入剑桥大学,一年后辍学出国,游历德、法,并在巴黎专攻美术。不久,印度银行的破产使他陷于贫困,只好以写作和演讲谋生。

他的代表作品有:《名利场》、《当差通信》、《凯瑟琳》、《纽克姆一家》、《弗吉尼亚人》等。

他的前半生富足无虞,在资本主义的上层人阶层中,看过了太多。他的后半生,妻子患病,他一边要照顾精神出了问题的妻子,一边他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饱尝沦为下层人之后的各种冷暖。

在他成年的最初年岁里,他也曾追求着华而不实的名利生活。但现实的残酷,将他拉入这红尘世事。

好在,他并不甘囿于现实,跳脱出了自己所在的阶层,用社会批判者的角度,写下了这部世界传名之作《名利场》。马克思曾赞誉萨克雷跟狄更斯等作家,是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说到底,他自己的一生何尝也不是一部在《名利场》中的起起伏伏呢?

名利场的主要故事线,是两个人物,一个是出生即富贵,但命运多舛的富家小姐爱米丽亚·赛特笠。另一个是出生贫苦却也一直在与命运做“抗争”的穷画家的女儿利蓓加·夏泼。

她们两人于1813年乘坐同一辆马车离开平克顿女子学校,都在遭到家庭反对的情况下于1815年结婚,分别嫁给即将参加滑铁卢战役的两名英国军官。

一场战争结束之后,两个人的人生发生了翻转。

爱米丽亚·赛特笠所心心念念爱着的丈夫死于战争,而利蓓加·夏泼利用计谋获得的丈夫却活了下来,开始将她带入了“五光十色”的上层社会。

两个人,一个始终将爱情和善良视为自己最大的人生财富和信条,而另一个,在接触了斑斓的上层社会之后,迷失其中,纵然她依靠着自己的姿色与手段,在一段时间里看似呼风唤雨,出尽风头。可到头来,繁华过后,一切成空,她再也回不去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生活。

如果将这名利场仔细地分辨一番,你将能看到。

一,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书中,在描写童年时的利蓓加·夏泼时是这样的:“贫穷的生活,已经让她养成了阴沉沉的脾气,比同年的孩子懂事了许多。......她说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孩子,从八岁起就是成年妇人了。”

生命不可能给予每个人绝对的公平与安逸,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利蓓加自幼失去双亲,孤苦无依,她在一所寄宿学校里半工半读。这恐怕就是她后来为什么始终要费尽心机,挤进上层社会的根本原因。

你没有苦过,所以不懂得苦过之后的甘甜尤为的难得。

前段时间,带货女王薇娅住进了医院进行了半月板的手术,破天荒的拥有了她自己的休息日。

她曾言,她懂得直播行业竞争的惨烈,她很怕自己偶尔的一天不努力,就会被取而代之。

因此,多少年来她全年不休,凌晨开始选品,然后五六点开始录直播,她们都是“早餐见”,也就是别人开始吃早餐的时候,她才能开始休息一会儿,然后下午继续投入其他工作。

她还在介绍自己的书《人生是用来改变》时说,她其实也很怕,别人之看到了她仿佛一夜之间的成名,却不曾看到她前面几十年的艰辛铺垫。

我们只看到了别人在名利面前的光鲜亮丽,高光一刻,却不知,名利的背后是多少辛苦换来的日积月累。

二,浮名浮利,亦是贫穷

周国平曾说:“凡心灵空间被占据的,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所以,一个忙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的人”。

利蓓加·夏泼一生都在争名逐利,她渴望扎根在她甘之若饴的上层社会里。

于是,她无用不尽其极,她利用单纯善良的爱米丽亚的友谊,获得了工作的机会,然后利用工作的机会,虏获了可以作为跳板的男人的心。

可当她发现她的丈夫开始落魄,难以满足她继续待在上层社会的野心时,她就将丈夫抛在一边,转而引诱更加有利可图的其他人。

她甚至不愿意亲近自己的亲生儿子,怕他成为自己上升道路上的绊脚石。

就这样,蝇营狗苟皆为利来,一步一步,爱情,友情,亲情,她哪一个都不曾拥有过。她曾如此富有,可她却又如此贫瘠。

曾有个古代的故事,有一天,有一地的河水暴涨,有五六个同乡人一起乘船渡河。谁知,船行知河水中央,却开始漏水下沉,船上众人见状,纷纷跳水逃生。

其中有一人,竭尽浑身力气划水,却行动缓慢,同伴问他:“你平时水性甚好,今天怎会如此?”他喘着粗气回答:“我腰缠钱财,数量颇丰,故难以尽力向前。”同伴忙劝他说:“弃之!”他不回答,只是摇头。过了一会儿,他越发筋疲力尽。上岸的人向他呼喊:“财与命孰重?快弃之!”他依旧摇了摇头,于是卒于泱泱河水之中。

可见,越是沟壑难填的欲望,越是想要拼命追逐名与利,越是在另一个层面上趋于贫乏。

三,浮名浮利,镜花水月

利蓓加·夏泼的结局,是众叛亲离之后,无法归国,只能浪迹欧洲,隐于繁琐复杂的市井生活。

爱米丽亚·赛特笠的结局,则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即收获了财富,也收获了爱情。曾经一直爱慕并始终在身后默默保护她的都宾得以和她相伴余下一生。

所以,萨克雷说:“浮名浮利,一切虚空,我们这些人里面,谁是真正快乐的?就算当时随了心愿,过后还不是照样不满意?”

莎士比亚也对着生命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老子更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越是智者,越能看清这名利场上的虚无缥缈,人生如戏,人生又匆匆如过往云烟,再繁花似锦的舞台也终有谢幕的时候,再险峻的高峰,也终有被征服脚下的时刻。

人生须臾,不过尔尔。人们愿意仰视别人的高光夺目,但更敬佩别人的急流勇退。

名利场里,乱花渐欲迷人眼,为名利而累的人,也终将被名利所累。

所以,俱往矣,所谓名利,终不过一场围城般的镜花水月,在外的人想要进去,在内的人却在拼命的想要出来。

即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又何必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利场》——浮名浮利,镜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