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差距

今天张老师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通过两天的学习,感受到了大师的风采,再回到常态课堂,找自己与名师间的差距。

张老师依旧用故事串起课堂。整堂课的故事主线是:图图和小怪在公园玩的时候,把公园里的标志牌弄坏了,要做几个标志牌。标志牌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为了做好标志牌,先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故事主线在这节课中,略显冗长。特别是导入环节,用时太多。建议把故事情节再精炼一些,串起课堂即可,不要喧宾夺主。

用的最好的地方:图图是个大力士,把长方形推成了正方形。这个环节设置巧妙有趣,形象直观,体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图片发自App

在课堂一开始,张老师请学生读题目,提问题。提问题的意识,需要不断培养。读图找信息提问题的方法要坚持。

进入学习后,张老师请学生猜一猜,长方形的特征可能有哪些。因为这是第一次研究图形的特征,可以让孩子明确,研究图形可以从边、角等方面进行。在这里弄明白了,给孩子埋下一颗种子,以后研究其他图形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自然想起。这里还是跟着张宏伟老师学习的,从大局上学习,不要局限在一节课中。

孩子们其实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没有系统地整理。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应在课前做个前测,了解孩子的知识基础,确定教学起点。

猜测之后是验证。张老师请孩子折一折,量一量,验证想法对不对。

如果能让孩子自己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研究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研究?那这节课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不敢放手给学生,是我们好多老师的通病。就像昨天在调查学生时,学生说的,我们老师就是照着课件来讲课。不敢放手,不会放手,生怕收不回来。这说明,对这节课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还不够。

验证之后,是交流。验证的过程很重要,是学生亲历检验,亲自设计并动手操作的过程,交流更重要,是去伪存真,明晰道理的过程。有些在操作过程中并不清楚的问题,通过交流,会真正弄明白。但是这节课的交流中,没有达到这个效果,只是把结果说了一下而已。学生折了,量了,知道结果了,但是为什么要折,为什么要量?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会自己想办法吗?从这节课上,体现不出来。

长方形的学习过后是正方形的学习。几乎同样的设计。

回头看的环节,带着孩子把学习过程再过一次,还要提炼出学到的知识。这个环节普遍的问题是太快,要再慢一些,再慢一些。

在名师的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都会给予适当的鼓励。如果有说错的,老师会纠正,但是仍旧会表扬孩子举手的勇气。每个孩子都需要这样的鼓励。当我们看到,从来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孩子被叫起来回答问题,在老师的鼓励下回答完整后,他们的脸上那种骄傲的表情,真是令人难忘。比如昨天在罗鸣亮老师的课上,那个不知道该怎样骄傲地走下来的孩子。每一个名师,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

在练习中,可以看到,孩子真正应用本节课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并不是很多,好多孩子在判断图形是否长方形时,用的还是直观印象,而不是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等方法,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否相等。

与第一次讲这节课相比,张老师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只是在听过名家的课堂后,总会不自觉地想,如果这个地方罗老师来上的话,会怎样处理?常思常练,一点点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