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小院 | 人间有味是清欢(11)

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爷爷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小碟菜和几张玉米面煎饼。给我们打牙祭。

煎饼,是传统美食,山东人习惯吃。煎饼的种类很多,有玉米面煎饼、地瓜面煎饼、米面煎饼等。口味根据喜好,可咸可甜亦可酸。据清代蒲松龄《煎饼赋》记载:“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铮,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与现在做法相去不远。煎饼经烙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口感异常筋道,十分耐咀嚼。过去人卷蒜而食,现在会卷上肉、蔬菜,配上面酱。味道相较更为丰富。

碟子里装着配菜。像是酱菜,闻起却十分香,吃起来又有点鱼肉的咀嚼感。爷爷说是河蚌肉,早上去水库旁的池塘拾的。煎饼卷上河蚌肉,面香、肉香、酱香、辣椒面子香味混合,煎饼的劲道揉合河蚌肉的Q弹,愈嚼愈香。瞬间勾起我童年时钓虾、抓田螺的记忆。随便去田里、湖里找一找,都能张罗两三个菜,这也是乡村生活的趣味所在。

除了湖里的田螺、河蚌、鱼虾,田地里的野菜也是乡村不可或缺的美食和难以忘记的味道。以前回家,时常跟随母亲去采野菜。芥菜、蕨菜、苜心菜、草籽、荠菜(地米菜)、茼蒿等。在城市困顿久了,回来就想到田野间去放飞拥挤的心。听村里的老人说,人要经常与土地接触,与生命产生连接,能获得稳定与踏实,离开土地太久容易疲倦。这是祖祖辈辈都在与土地与老天对话的人的经验与智慧。或许,真是这样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应与连接,让人安定与自在。

每次去采野菜都是一个队伍,三五成群。一个人起心去采野菜,然后前后左右舍邻邀约。你一句,我一句,达成共识。然后互相讨论,哪里的野菜比较好。或者电话去问对田地情况十分清楚的老人。还没开始就已经十分热闹。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做事,在乡村是不存在的事情。打探好采野菜的片区后,大家纷纷回家换上雨鞋,拿上袋子、镰刀之类,携着上小板凳。这样的农用装备在每家都有一套。水田里耕种用的、菜园里用的、挖莲藕用的、采野菜用的……很多我也说不上学名。

一条农机路直伸向田野,一路上说说笑笑,家长里短,玩笑互怼。也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聊天中,家家户户几乎是不可能有隐私。在乡村,人与人之间仿佛是一个异常默契的“消息组织”,或是同一个神经系统,不需要新闻、不需要广播、也不需要特意打探,各种家长里短、八卦事件,一时间就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传遍各家各户。谁家发生了什么,谁谁谁又做了什么,没有刻意隐瞒,也没有刻意传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无心的关心”,也是一种好奇心驱使的无聊谈资。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但在乡村似乎不存在这种观念,没有所谓谁丑谁不丑,大家知根知底,都很丑。有时候我们特别在意不想为人所知的事情,在她们口中传来传去、说来说去,到最后也就那么回事,谁也没认真当回事。我走在后面,看到她们之间这般真实、无害、热闹的关系,十分温暖。

跨过一座桥,沿着田埂走下去便到了。各自找一块地,便开始采。

有诗云:“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初正是吃荠菜的季节。时常从超市买荠菜饺子吃,也不知荠菜为何物。看见时才知道是鸡蛋花的“童年”。农村有句俗话叫“三月三,吃鸡蛋”,鸡蛋花就是用来煮鸡蛋的荠菜草。荠菜,我们叫做地米菜(这三字为音译)。母亲让我挑几颗地米菜回去包春卷。地米菜是根生叶丛生,锯齿状叶子紧贴土地向四周圈生长,一圈贴着一圈。开花时会在圈层中心从根处抽出一根枝条,枝条顶端会开出白色米粒大小的花朵。等花朵长出来,地米菜便也不再鲜嫩。挑没有开花,叶子鲜嫩,肥美的。挑整株地米菜要用镰刀从根部斜切,割断。不太熟练,力气太大通常会连根系拔起,根系发达,泥土覆盖,后期处理也会费力。

还有苜心菜,长的有些像四叶草,三片原状叶片伸展出来。一株苜心菜可以发出很多枝系,各枝系还会长出许多二次叶。掐二次叶即可。她们一边采,一边聊天,时而撩拨互怼,时而哈哈大笑,时而互相较量谁多谁少,真是“老夫连挖三蓝满,乐煞山居有福人”。

荠菜采回来通常用作饺子、包子、春卷的馅料。苜心菜采回来清炒或焖饭吃,口感犹如杂草,味微苦回甘。芥菜也称辣菜、萝卜菜,切碎清炒或腌制起来。

野菜因口感杂硬和味道清苦,古时通常为穷苦人家所吃,富贵人家一般视其为穷酸之菜。如今人们开始注重养生,清苦之味开始渐渐流行起来,一些餐厅也能经常吃到野菜,一时之间“不美珍馐宴,忘情摘嫩椿”。但像这种按时令自在生长出的野菜也不多见,可说是难得吃上几回。

正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采野菜是清苦之事,吃野菜是清苦之味。在乡村,贵就贵在清苦之事,乐趣多;清苦之味,难遍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舍小院 | 人间有味是清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