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病之王癌症传(一)

由于自己老家很多人死于癌症,所以我对于癌症非常的恐惧,在浏览书籍的时候浏览到了一部《众病之王癌症传》,为了了解癌症同时也是希望自己在阅读后能够记住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我决定开始在上记录自己的读书笔记以及心得体会,梳理后也让感兴趣的读者能够快速了解。


作者悉达多/穆克吉是一名癌症研究医生,一开始作者是想打算从癌症的治疗的实战观点出发写一部癌症治疗日记,但是这一追求很快的扩大成了一次广袤的探索之旅,详细的考究了癌症的过去和未来。

疾病是生命的阴暗面,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迟或早,至少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要不得不承认——我们也是另一王国的公民。——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文章一开始的引子是2004年患有急性白血病的三个孩子的妈妈卡拉,详细的描述了她病症初期以及就诊和治疗的过程,阐述过程紧凑合理,让人不得不跟紧他的节奏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第一部分  黑色液体,淤积不化

一开始说的是波士顿的法伯收到了一个快递,他是一名病理学家,天天与尸体打交道,但是在他的眼里病理学正在与医学分道扬镳,成为了一个过度关注死者的一门科学,他厌烦了每天只能侧面冷眼旁观疾病却不能接触或者治疗疾病,因此他决定在职业方向上做出重大的转变,从她在显微镜中观察和掌握的微观世界,跳到患者与疾病的广阔天地中;他要利用从病理标本中获得的知识,设计出新的治疗手段,这就是这个快递包裹里面的东西。

自从发现白血病以来,对该疾病的研究就陷入了混乱和绝望中,1845年贝内特接收到一位白血病病人,贝内特用尽了各种治疗手段也无济于事,尸检中发现病人的血液中充满了白细胞,他认为血管系统内也会广泛的存在着脓液但是却无法找到脓液的来源,于是将这个病例确定为“血液化脓”就结束了研究。

四个月后魏尔啸也接触到了一名白血病患者,他无法相信贝内特的说法但是自己又找不到其他原因,为了描述这种病症他给找了一个名字——白血。魏尔啸是维尔兹堡的年轻教授,他开启了一项以简单的细胞学术语来描述人类疾病的计划。他创建了一种人类生物学的细胞理论。立足于两大原则:首先,像所有动物和植物一样,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第二,细胞只能来自于其他细胞,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细胞来自于细胞”(omnis cellula ecellula)。

魏尔啸就“人类生长的本质”问题,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假说。如果细胞只能起源于其他的细胞,那么“生长”就只能以两种方式发生:或者通过增加细胞数量,或者通过增大细胞 体积。魏尔啸把这两种方式分别称为“增生”(hyperplasia)与“肥大”(hypertrophy)。“肥大”发生时,细胞数量并未改变,而仅仅是每一个单细胞的体积都发生了增大,就像一只气球被气吹起来了。与此相反,“增生”则是由于细胞数量增生而成长。每一种人体组织的生长,都可以用增生和肥大这两个术语来描述。在成年动物中,脂肪和肌肉通常是通过“肥大”来生长的。相比之下,肝脏、血液、肠道和皮肤,都是通过“增生”来成长的——细胞变成细胞,变成越来越多的细胞(omnis cellula ecellula ecellula)。

1903年魏尔啸去世一年,西德尼/法伯出生子啊纽约州的水牛城。1924年法伯以一名外来的转学生身份进入哈佛大学,同学们发现他为人傲慢,令人难以忍受。而他自己也备受折磨,因为他要重修已经学过的课程。他为人一本正经、严谨、细致,装束和行事又拘泥刻板,风度威严。因为有上课时穿正式西装的癖好,他很快就获赠绰号“四扣西德”。他写出了一本教科书《尸检》,被人们普遍奉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30年代中期,他已经是一名杰出的病理学家,牢牢地困在医院的后巷里,被人称作是:“给死人看病的医生”。

那个10月的早晨,从纽约寄来的包裹正在实验室里等他。他撕开包裹,拿出装有化学制剂的玻璃瓶,同时几乎没有意识到,他正在揭开一席对于癌症全新思考的大幕。

你可能感兴趣的:(众病之王癌症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