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法国画派压轴,告别卢浮宫(十二)

      说了那么多,其实还有一些精品中的精品没谈,放在最后压轴出场,也算我此次学习欣赏卢浮宫画作与主编《七探卢浮宫》的结尾吧,暂告一段落,我想卢浮宫是迷宫,而大巴黎是宝藏,靠我一己之力一天观赏是无法穷尽精品的,且待我慢慢学习,发掘宝藏。

      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安排顺序,首先出场的必须是这幅《红衣主教黎塞留》,也是黎塞留馆看到的,当时看书时就把这幅画看了又看,因为这幅画主教的衣服质感曾让我赞叹不已,我就想一定要看看真品是什么样子?带看到时觉得就是想象中的样子,大幅的作品占据了墙面的一边,站在他面前你能感到你与这位睿智高贵儒雅的主教face to face。这幅作品是尚佩涅的经典作品,书中这样介绍:宽宽的额头,熠熠生光的双眼,直勾勾的眼神,被修剪得整齐的胡须积压的双唇,还有像山羊一样的下巴,他走路的姿势和他扫视众人的态度都显示了无以伦比的尊贵。

图片发自App

我为什么如此关注这红色衣服:整幅画就是在红色中的一部交响乐,丝绸的光泽轻盈和布料带来的厚重感相得益彰,融合在一种简单而负责的和声里。从没有如此明亮而又华丽的亚瑟被一种更加冷静而又娴熟的力量所驾驭。好吧,看完后我依然对红色衣物的印象更加深刻。

尚佩涅的另一副作品《1662年还愿图》是在叙利馆里看到的,画中是他的女儿凯瑟琳和堡罗亚勒修道院院长。凯瑟琳26岁时得了一场重感冒,导致她在病床上瘫痪了14个月,却奇迹般地在修道院康复了。出于感激,他创作了这幅带有神秘色彩的作品。


图片发自App

夏尔丹的静物画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过去很少看类似的油画作品,所以当时看《七探卢浮宫》时就对那幅《鳐鱼》很感兴趣,觉得构思很巧妙,,那个硕大的鳐鱼被悬挂起来但仍然非常新鲜的样子一直在脑海里,待到看到作品时想欢呼雀跃的感觉,经典果然名不虚传。


图片发自App

    再放几张书中没有提到的静物画,因为确实喜欢这种幽默的风格。书中提到:夏尔丹的静物画让人联想到20世纪的后印象主义画家保罗塞尚。有人这样总结他们的不同:塞尚可以让您感觉到他对绘画的考究,夏尔丹却能让您在沉重的主题下依旧可以会心一笑。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夏尔丹的肖像画看起来也与众不同的感觉,画面的人物非常安静淳良。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书中介绍布歇的学生让奥诺雷弗拉格纳尔(Fragonard)的几幅知名画作都被我捕捉到了,他曾经在1765-1805年居住在卢浮宫,1793年成为卢浮宫的馆长。一副是《舞蹈家吉玛尔》,优雅的骨架,苗条的身姿,让你可以理解主人公在台上40岁的她看起来不过15岁,当时的吉玛尔大概不到25岁。


图片发自App

《门闩》,画家简化了构图,将画面简化成一条对角线,这条线连接苹果和门闩,掠过两人的面庞。


图片发自App


还有一副《人物幻想曲》,这幅肖像画的感觉也是有棱有角,线条感很强,有精神力量,书中没有介绍,是我自己的感受呵呵。


图片发自App

最后不能不说的就是普桑了,之所以把普桑放在后面也是因为他的画作在黎塞留馆的原因,在展馆的尽头必须有大家压轴,跟我叙述顺序差不多哦。

先看看自画像?借出去了,我就看到这个,向工作人员确认,是位美丽年轻的姑娘,很幽默的做了个鬼脸跟我比划了一下意思那个老头不好看哈哈哈,像美国女孩子。


图片发自App

那幅知名的枫丹白露画派两姐妹经典作品也被借出去了。


图片发自App

继续往下,普桑的作品很多,先看这幅《埃利泽尔和利百加》,这个故事取材于圣经,画中的每个面孔每个物项都很完美,我仔细看了人物服饰颜色的搭配,感觉真的好美,难怪说普桑的画是带有诗意的。


图片发自App

还有几幅相似感觉的作品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我在找四季,但没看到,估计也借出去了?但从以上这些作品中已经能够体会普桑的风格了,以上这些作品不仅人物完美,人物后面的背景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户外风景给人的感觉都是非常宏大的场面,所以我想也能弥补下遗憾了。

    与普桑同为古典主义风格的洛兰的作品,更得英国人的喜欢,卢浮宫有他的这幅杰作《克娄巴特拉登陆大数》,主编在《七探卢浮宫》中还提到了他的一位美国朋友发来的20世界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对洛兰的观感。我就不转述了,各位看官,去卢浮宫吧,去看《七探卢浮宫》吧,你想知道的都在里面,我的卢浮宫画作欣赏学习之旅就到这儿了,以后有机会再继续。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续法国画派压轴,告别卢浮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