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相当不讨人喜欢的孩子。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开始还很介意,到后来倒不是很介意了,但是有时候会思索,我到底属于哪里?
我也许是从四年级开始暗暗疑惑自己是属于哪里的,有时候,海面平静,微风吹过,而海底则波涛汹涌。我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世界。
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写的第一条微博是:浩瀚的宇宙里我们就如同一叶扁舟。
当时没有多想,只是新学到了个成语叫“一叶扁舟”,感觉意境相当美,就用在了宇宙里。我觉得那句话写得相当好,但是我却被大人责备了。大人们告诉我,我这是消极思想,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觉得自己是一叶扁舟,估计也不会有人注意到你。
我本来需要的也不是注意,一开始我以为我需要的是归属感,后来我才慢慢明白我只是需要自由。
后来我自己了解了宇宙知识,知道了宇宙大概出现在137亿年前,而不到两亿年就形成了恒星系,而不到二十亿年,开始出现了生命。我知道了我所居住的的地球,不过是太阳系中其中一颗星球,而太阳系不过是宇宙中数不尽的恒星系其中之一。
我们连星星都数不清楚,将自己比作一叶扁舟,倒是恭维自己了。
我那时才知道,我那句话不但没有贬低自己的意思,欲望还相当强烈。
我想,我与爱因斯坦,霍金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的探索是我惧怕的探索。我是个懦弱者,我佩服的不是他们的相对论或者黑洞理论,平行空间理论,我佩服的是他们面对探索宇宙时没有畏惧的心理。
我害怕接受亿万年后宇宙的变化,而我,就像一粒灰尘一样,微不足道地消失,在宇宙时间的面前,我是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由微粒构成的无足轻重的物质。这种强烈的不甘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在我的心里根植,我了解得越多,我的恐惧感会越深,我会时不时的想起,看到落叶飘落,看到流水远去,感受到风,甚至是呼吸,都会让我感到恐惧。
我知道,这是自私。
爱因斯坦和霍金探索宇宙真理的时候,心中是全人类,而我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只有自己。我看了不少科幻片,很少是关于宇宙探索的,还好的是,漫威并不经常写宇宙变迁。
看流浪地球的时候,很多人都哭了,我也哭了,但是我跟他们哭的时间点不太一样。我在开头的时候就哭了。
太阳消失殆尽,人们要齐心协力搬家。为地球,重新找一个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
当然我知道,我是等不到那一天的,如果这是真的话。我会为此庆幸吗?不。就像很多人想到未来地球的资源会消失殆尽,太阳不再燃烧都轮不到自己的时候感到庆幸,而我是会难过的,我会痛苦,会悲伤。我看不到那一天,看不到绝处逢生。
我惧怕死亡,不是难舍世间的一切,只是因为不甘心面对时间的渺小。我不想没有意识,变成有机物,埋在土下,为土壤提供完养分后,变成无机物,最后什么都不剩。我有时候,真希望自己生活在几亿光年外的星球。
我看星际穿越的时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
而我最难过的,是墨菲最终头发花白地死在病床上,她的父亲就坐在床边,一样年轻,一样刚强。
这就是时间相对论,太阳系的时间太短,我们还太无知。 因为无知,所以我们还无法对抗时间,我们还需要一百个,一千个,甚至百万个霍金。
上个学期,斯坦李去世了。
写宇宙故事的人去世了,因为他也无法对抗时间,但是漫威的故事还在继续。我选择文科,是因为我喜欢地理、历史和政治。
喜欢地理,是因为天体,开普勒定律,和地球构造。
喜欢历史,是因为那些过去的故事是如此灿烂,如此振奋人心!
喜欢政治,是因为想了解基础的政治知识,了解利益,了解其他国家的体制,了解共产党费尽心思,经历磨难,用生命打下的江山,后来又怎么样了。
我记得上周一,校长国旗下讲话,讲了关于九零后葬身火海的事情,他是这样说的:“这件事证明了之前说九零后不靠谱的话,其实是不对的。”然后就没有了。
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极端的悲伤。九零后,按照最大的一组人群来说,也才29岁,他们是怎么愿意奉献自己这辈子最珍贵,最难得的东西,冲进火海之中的?他们走之后,甚至连名字都不为人所知,一句话就结束了,到现在,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校长曾说过这句话呢?
那些当初,为了分出个高下,因为一站,二战,中日战争,中欧战争,内部战争,而死去的那些鲜活的生命,他们都是宇宙历史变迁的产物,他们早早地丢掉了自己活在世界上的权利,为什么?我不想听什么为了民族,为了正义,为了世人安康的话。
在浩瀚宇宙面前,冠冕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