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杂记

文/西山鸢

我的老家在陕西关中西部,坐车到我们镇上之后,还需要再导一趟车,搭个城乡客运的小巴车。

在公交车站(张家祠堂)下车后,要得走过一条两旁栽满柿子树,只能容许通过单辆车的林荫老街。在老街的最西头,便是我的老家,很好认的,这是一座典型的陕西关中风格的老宅,前面是临街的两间半大瓦房,门口有个一人抱的龙爪槐,修剪的整整齐齐,静静的矗立在大门的右侧,像一个忠厚的老仆人拿了把大伞时刻呵护着家人,庄严肃穆。与之相辉映是门楼上的“紫气东来”的青石匾,虽不是古物,但也甚是气派。

从青石匾下进入大门,需要经过十来米的门厅,然后才能进入中庭院。中庭院不大呈长方形状,与门厅走廊成倒“L”型,门厅南北向偏短,庭院东西向稍长。

中庭院的右边,也就是门厅走廊的正对面是土地祠,供奉着土地爷,每年逢年过节都要点红蜡烛上高香,祈求土地神保佑一方平安。再往里走的中庭院是青砖铺地,两面的墙上挂着农具,诉说着这是个农耕之家。院里中间还有个大水缸,以前承的是水,现在则养着金鱼。小院不大但是干干净净,在一个小角落里有几盆指甲花,一串红等小花。青灰,土黄,鲜红等颜色搭配,加上散落在院中的小木櫈,组成一副完美的中国画,自然和谐甚是有趣。

院子后面是正屋,一字排开三间大房,中间是客厅,藤椅沙发围了一圈,在白墙的承托下显得格外的恬静。西屋是爷爷奶奶的屋子,碎花拼角的门帘挂到一边,可以看见里面全是一些老实的家具。这些东西一直是爷爷他们用的,时间久了也有感情了,都舍不得扔掉。

东边是间厨房,厨房不大但一应俱全。还是老式的铁锅土灶,锅台上方的黄色的铁管头被用塑料袋子包了起来,奶奶说柴火做的饭好吃,那个天然气用不来。奶奶年纪大了,爸妈也随了她们。

每次回到老家最喜欢吃奶奶做的饭,地里自己种的菜,简单的炒煮,再配上手擀面,只要盐醋辣子直接在锅里调好,我们叫连锅面。那个味道甭提了,太香了!铁锅煮的饭,有真正的面香味,每次在老家吃面,都是要把口子解开,那才就吃的欢快才能吃爽。紧挨着厨房的是个小仓库,里面堆些杂物。

客厅后面有个小门,打开之后就到了后院,厕所杂物柴火都在后院。后院有颗核桃树,茂密的树叶都遮住半面房子,依靠在墙角边上,为房子遮风挡雨,尤其是在炎热的夏日,外面艳阳高照酷热难耐,正屋里面确实凉爽的,比开空调都凉快。

整个老屋是回子型布局。左邻有舍都有房子挨得紧紧的,但从外面看,似乎一点儿都不显拥挤。他是个正回子型,不高不窄恰如其分。

虽说现在回老家得次数少了,大多数时间还是爷爷奶奶他们住,我们也是偶尔回去一下。就是爷爷奶奶想念我们了来城里小住住一下,过不了几天,他们就回去了。

其实呢老家不老,他只不过是离我们远了。我这一代还是对农村得老家是有感情的,等我终老时,我是希望回到老家颐养晚年的,在门外的槐树下,晒个太阳打个盹,看着日落,那是多么舒服自在啊!

不知道等我老的时间,老家还在不在,老屋能不能留住!

但愿能留住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屋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