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周边关系,有些属于感情型的关系,比如同学、朋友。
你遇到问题和困难,他们会给你带来感情上的支持、鼓励,以及物质上的帮助。
有的关系就属于社会型的,比如同事、领导、合作伙伴等。
这些关系更多涉及的是工作、事业及业务的内容。
相对而言,感情型的关系柔软,更多会给予你精神上的鼓励和滋养。
而社会型的关系的多少,则会更多决定你工作和事业上的发展。
所以,人们非常看重人脉和贵人。
自媒体上最流行的是:自己不牛逼认识多少人都没用。
但是这个说法太绝对化,你要是不认识优秀和牛逼的人,那更没用。
商业化社会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
你提供一些价值给别人,别人再反馈你一些价值,大家互相都开心。
举一个俗气的例子,人际交往和花钱找小姐一样的,你是什么身份,对应什么价位的服务。
所以,从“道”上讲,人脉的实质就是价值交换。
但是,从“术”上讲,拓展人脉总是有一定的“秘籍”,这是社交的精髓。
第一个秘籍:中间人
中间人又叫引荐人,推荐人。
有时候,普通人直接认识牛逼人物很难,但是认识他们周围的人相对容易些。
中间人在其中的一句话,比毛遂自荐,自告奋勇效果更大。
普通人耕耘和积累人脉的时候,那就去不断努力发展中间人。
然后,不断有人引荐、推荐,通过小领导认识中层领导最后再认识大领导。
第二个秘籍:找载体
很多时候,商场之人吃饭不是为了吃饭。
醉翁之意不在饭,在于:联络感情、获取信息、请托办事……
公司里周末爬山、打麻将,不仅锻炼身体和休息,也是交际载体。
商界大佬钟意的高尔夫,蓝天白云,轻松欢笑,是很好的交际载体。
2005年春天,美国加州的圆石滩高尔夫球场,马云和杨致远,一边打高球,一边完成了统治中国互联网的“隆中对”。
最终,杨致远的雅虎用10亿美元换来了阿里集团40%的股份。这场私人会晤上达成的合作,意义深远:不仅改变了杨致远和阿里巴巴的命运,也间接影响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命运。
还有那些校友会、MBA班、××俱乐部等,更是感情和信息的载体。
第三个秘籍:标注权重
一个人所能维持的关系有边界,很容易理解。
精力和时间等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自己的所有人脉关系标注权重,也就是区别出轻重,优先经营某些重要关系。
某种程度上来讲,人是高度依赖感情和利益两样东西的,并且有着敏锐的感受能力,对于接受外界信息和做出反馈也是十分敏感的。
你重点经营并深化的某些的关系,对方同样会看重你们的关系,并会做出与之适应的回应与反馈。
最重要的是:人的关系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亲疏远近,不叫人情炎凉,还是价值交换发生了变化。
不然怎么是商业化社会呢?